摘要:《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白泽的踪迹”一案,把大唐朝堂的权谋厮杀藏进了终南山的迷雾里。瑞兽现世的传闻令人神往,可由卢凌风带领进山的九人小队,没见着神兽先遇着杀机——猎户假死、向导殒命、金吾卫离奇惨死,这场看似寻兽的旅程,实则是针对卢凌风的夺命陷阱。而在这场迷局背后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白泽的踪迹”一案,把大唐朝堂的权谋厮杀藏进了终南山的迷雾里。瑞兽现世的传闻令人神往,可由卢凌风带领进山的九人小队,没见着神兽先遇着杀机——猎户假死、向导殒命、金吾卫离奇惨死,这场看似寻兽的旅程,实则是针对卢凌风的夺命陷阱。而在这场迷局背后,处处都有太平公主心腹崔相的身影。
崔相的必除之心,从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权力场上最现实的“清理法则”。卢凌风的身份本身就是颗定时炸弹:身为太平公主之子,却不愿做母亲夺权的棋子,一门心思扑在查案上,这份“中立”在崔相眼里根本不是清明,而是“不可控的隐患”。
要知道崔相毕生所求,是辅佐太平公主登顶权力巅峰,对他而言,权力场没有中间地带,“不能为我所用,便只能除之”。更关键的是,卢凌风在右金吾卫根基深厚,武功高强又有声望,若是哪天被皇帝拉拢倒戈,凭着他对公主府的了解,必然成为致命威胁。比起明面上的敌人,这个游离在阵营之外的“软肋”,才更让崔相坐立难安。
白泽案的每一步,都是崔相精心铺好的杀局,连“祥瑞”都是杀人的幌子。他先是借皇帝重组探案小队的机会,顺势安插了李典军、火晶、灵吉三人——表面上是公主府派来的助力,实则是执行暗杀的死士。
灵吉故意谎报白泽踪迹,把队伍引向荒无人烟的深山古庙;火晶上演“坠崖假死”,躲在暗处伺机偷袭;李典军则在队伍中制造混乱,一步步切断卢凌风的后路。终南山的密林成了天然的屠宰场,而“白泽现世”的传说,就是最好的遮羞布——哪怕卢凌风横死山中,也能被伪装成遭神兽反噬或意外身亡,谁也查不到崔相头上。
最绝的是,崔相把自己的杀心,裹进了三方势力的博弈里,让这场谋杀看起来像权力斗争的“附带损伤”。他太懂朝堂的微妙:皇帝本就忌惮卢凌风的身份,借着寻兽之名派来四名金吾卫,明着协助实则监视,巴不得借深山险境除掉这个隐患;太平公主派李典军进山,是为了制衡皇权势力。
崔相恰好利用了这层错综复杂的关系,让李典军等人在铲除金吾卫的同时,把核心目标对准卢凌风——既借皇帝之手削弱皇权,又能除掉心腹大患,一箭双雕的算计,狠到骨子里。连李典军最后都动摇了——卢凌风多次舍身救她,让她看清这不是阵营之争,而是崔相预设的必杀局。
剧情后期的伏笔,更坐实了崔相的图谋。太平公主抽刀直指崔相的名场面,早已说明真相:作为母亲,她或许不认同儿子的中立,但绝不容许旁人擅自谋害自己的儿子。
崔相看似为公主大业谋划,实则早已越界——他不仅想除卢凌风,还忌惮狄公弟子苏无名的智谋,担心日后苏无名会争夺宰相之位,所以想借着白泽案“一石二鸟”,把两个威胁一起除掉。这份私心,早已超出了“辅佐主君”的范畴,成了他自己的权力野心。
说到底,白泽案哪里有什么祥瑞,不过是权力场上的你死我活。崔相用智谋为刃,以传说为盾,把卢凌风推向绝境,背后藏着的是权力最阴狠的算计:为了登顶之路畅通无阻,哪怕是主君的儿子,也能成为被牺牲的棋子。
而卢凌风凭着一身孤勇和苏无名的智谋侥幸生还,恰恰戳破了权谋的虚伪——再精密的算计,也抵不过人心未泯。这大概就是《唐诡》最吸引人的地方:把朝堂的黑暗、人性的复杂,都藏进一个个诡案里,让人看得脊背发凉,又忍不住深思。
来源:ymzt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