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闻女王》最新剧情一爆,不少人惊掉下巴:坐拥顶级资源的律师、救死扶伤的医生、手握财富的企业老板,居然扎堆跳进“精药学院”的邪教陷阱?
《新闻女王》最新剧情一爆,不少人惊掉下巴:坐拥顶级资源的律师、救死扶伤的医生、手握财富的企业老板,居然扎堆跳进“精药学院”的邪教陷阱?
他们不是该最懂法律、最信科学、最有判断力的人吗?可剧情里,有人为“赎罪”捐掉几百万,有人为“改运”跟妻子离婚,连卧底的文慧心都差点被洗脑——这背后藏着的,根本不是“傻”,而是每个人都可能踩中的心理死穴。
为啥上当的偏偏是“聪明人”?3类人群早被邪教盯上
你以为邪教专挑没文化的人骗?《新闻女王》里的“精药学院”偏不。它瞄准的,全是看似“不好骗”的人:
- 高知精英群体:律师、医生、企业老板,他们懂规则、有资源,却也更怕“失控”——律师赢了官司却背了“帮凶”的负罪感,医生见多了重症患儿却无力改变,这些“理性解决不了的痛苦”,成了邪教突破的缺口。
- 情感脆弱者:有人对着“大师”哭:“我看到一岁孩子在氧箱里哭到崩溃”;有人委屈:“我想给学院买岛,却被人笑、被打压”。当生活里的压力、愧疚、孤独攒到顶点,“有人听你说、有人理解你”就成了致命诱惑。
- 缺认同感的“空心人”:就像那个“纨绔子弟”,明明能拿到10亿市值的岛,却因为别人的质疑自我否定。他们或许有钱有地位,却没找到自己的价值,邪教一句“你没罪,是世界不懂你”,就轻易攥住了他们的心。
邪教不玩硬的,3招软刀子戳中人心
“精药学院”的“大师”从不用暴力胁迫,却能让精英们心甘情愿掏钱、站队,靠的就是精准戳中3个心理弱点:
- 情感安慰:先当“情绪垃圾桶”
它不先讲“教义”,而是先听你诉苦。你说官司赢了却不开心,它说“你没错,是法律有漏洞”;你说想做好事却被打压,它说“是他们不懂你的格局”。先接住你的委屈,再慢慢给你“画饼”,让你觉得“终于有人懂我”。
- 相互认同:打造“专属圈子”
里面全是跟你一样的“同类”——律师、医生、老板,大家坐在一起“祈祷赎罪”,一起说“外界不理解我们”。这种“我们是一伙的”的归属感,让你慢慢脱离现实社交,眼里只剩这个“温暖的小团体”。
- 罪孽转移:把锅甩给“命运”
你觉得自己“有罪”?它说“这不是你的错,是你身上的‘业’”;你过得不顺?它说“是你没跟对‘大师’,捐钱、听话就能改运”。把你对自己的怀疑、对生活的不满,全变成“只要跟着我,就能解决”的简单答案。
比骗局更可怕的:是“清醒着沉沦”
剧情里最扎心的,不是精英们上当,而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半清醒半糊涂”——明明知道“捐钱改运”不合科学,明明清楚“赎罪”不该靠邪教,却还是忍不住陷进去。
就像文慧心,一开始是带着卧底任务去的,可看着身边人哭、听着“大师”的安慰,竟也差点被绕进去;还有那些捐几百万的老板,他们未必真信“拯救运数”,只是太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来缓解心里的焦虑和空虚。
而当刘艳曝光丑闻后,邪教的反击更狠:让“自己人”文慧心出面澄清,用“自己人说的话更可信”堵住悠悠众口——这也恰恰说明,邪教最可怕的不是骗术多高明,而是它能把“理性”变成“帮凶”,把“清醒”变成“自我说服”。
后续文慧心能否挣脱洗脑?张家岩会不会加入公开平台反击?剧情还没更,但《新闻女王》早把最真实的警示摆出来了:
别觉得“我聪明,不会上当”——当你孤独、焦虑、自我怀疑时,那些告诉你“我能救你”的声音,才是最该警惕的陷阱。
来源:龙吟R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