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顶着马识途原著IP、号称“川味谍战”的大制作,还有涂松岩、任正斌等老戏骨压阵,开播前就备受期待。
毫不夸张的说,《隐锋》是我近两年在央视看过的最离谱的谍战剧。
这部顶着马识途原著IP、号称“川味谍战”的大制作,还有涂松岩、任正斌等老戏骨压阵,开播前就备受期待。
可谁也没想到,开播仅1晚,就被观众接连要求下架,剧情离谱,胡编乱造,演员演技参差不齐,让人大失所望。
打开评论区,差评满天飞,“神剧”、“积压五年是有原因的”、“赶紧下架”这些词汇层出不穷。
不仅如此,这剧演员的演技演技也是观众的槽点,尤其其中两位,堪称“两颗老鼠屎毁了一锅粥”的程度。
谍战剧的核心魅力,从来都是隐蔽战线的步步为营、敌我双方的智力博弈。
可《隐锋》偏偏把这最关键的东西丢了,转而拍成了悬浮又离谱的“爽文戏码”。
刚开播的接头名场面,直接让谍战迷看傻了眼:
杜淳演的李亨和王迅客串的老周在茶馆接头,刚坐下就发现被军统、中统双重包围。
按说地下党接头讲究隐蔽谨慎,暴露后要么迅速撤离要么智取突围。
可老周突然智商下线,提着枪就往外冲,等于直接喊“我是地下党”,被抓完全是意料之中。
更离谱的是李亨的操作,被特务团团围住时,他既不想突围策略,也不伪装身份,反而一记“窝心脚”踹向特务头子。
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解放前夕的成都明明白色恐怖笼罩,军统特务对地下党恨不得赶尽杀绝。
可这位被踹得倒地不起的头目,居然带着人灰溜溜走了,既不封锁现场也不全城搜捕,仿佛刚才的埋伏只是一场误会。
这哪里是谍战,分明是把敌人当傻子,把残酷的历史当成了“过家家”。
剧情的逻辑硬伤还不止于此。
审讯室里,老周还没受刑,李亨刚进门就红了眼眶,对着敌人大谈“共党是有信仰的人”,生怕别人看不出他和老周是一伙的。
要知道,潜伏特工的第一准则是保护自己、保守秘密,就算心里再难受,表面也得强装镇定。
哪有刚进审讯室就暴露情绪的?这不是明摆着“自爆身份”吗?
还有李亨装醉混进宴会的戏,看到颖儿饰演的贾云英后,立刻从醉态切换到“浮想联翩”。
注意力全在儿女情长上,完全忘了自己是来执行任务的,这样的特工,能潜伏下来简直是奇迹。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剧中的穿帮镜头。
贾云武用刑具刺老周的脖子,刑具还没碰到皮肤,老周脖子上就已经流了一圈血。
王迅饰演的角色脚上中枪,喷出的血柱像水管破裂,可下一秒换了白衣,身上只剩几道血印,完全不符合出血量逻辑。
《隐锋》的剧情既辜负了原著的真实历史背景,也亵渎了那些为革命牺牲的地下工作者。
先来看看老戏骨们,他们用教科书级的表演,证明了“演员和演员的差距,比人和人的差距还大”。
涂松岩饰演的反派贾云武,堪称“行走的演技模板”。
一场雨中撑伞戏,他眼神阴鸷地盯着李亨,嘴角挂着假笑说“喝茶”,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却让观众浑身起鸡皮疙瘩。
他在《以家人之名》里演的温柔爸爸、《灼灼韶华》里的夏老板,和贾云武这个阴狠反派判若两人。
这种“变脸式演技”,才是演员该有的水准。
任正斌饰演的沈主任更绝,表面上笑眯眯地给李亨递烟,手指却悄悄摸向枪套。
一个眼神的转换,就把反派的多疑和狠辣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看的时候头皮发麻。
还有王迅,虽然只客串了三分钟戏份,却把地下党老周从被捕后的惊恐到坚守信仰的坚定。
演绎得层次分明,有观众看完直呼“想起了《风声》里的张涵予”,这就是老戏骨的功力,哪怕戏份少,也能让角色立住脚。
如果说剧情硬伤是《隐锋》的“先天不足”,那男女主杜淳、颖儿的表现,就是让这部剧彻底“没救”的“后天绝症”。
先说说杜淳饰演的男主李亨,这个本该是“深藏不露、内心坚定”的地下党,被他演成了“全程皱着眉头的面瘫”。
不管是被敌人追杀、传递关键情报,还是和女主谈情说爱,杜淳永远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两条眉毛拧成麻花,仿佛全天下的烦恼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好不容易看到他不皱眉了,要么是开枪后的狰狞表情,瞪大眼睛、腮帮子往里缩,要么是审讯时的“怒吼式表演”。
有一场戏,李亨和老周暗地里传递信号,为了转移敌人注意力,他对着老周大吼大叫,表情刻意到尴尬。
既没有威慑力,也看不出任何情绪层次,全程像在“念台词式演戏”。
要知道,杜淳当年可不是这样的。
《走西口》里的田青、《北京青年》里的何北,还有《敌营十八年》里的卧底,那时的他演技在线,眼神里全是戏。
可这几年,他像是中了“演技滑坡魔咒”,要么演油腻霸总,要么当资源咖接烂片,演技越来越刻板。
除了皱眉就是怒吼,完全没了当年的灵气。
如果说杜淳是“演技拉胯”,那颖儿饰演的女主贾云英,就是“加戏加到观众反感”。
原著里,贾云英原本只是个小配角,戏份不多。
可到了剧里,硬是被改成了“谍战大女主”,不仅和男主有大量狗血爱情戏,还让老戏骨杜志国都给她作配。
剧中,不管是紧张的接头现场,还是凶险的审讯环节,都能硬生生插入她和李亨的感情戏。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颖儿的演技,全程只会“瞪眼睛”。
开心时瞪眼睛、紧张时瞪眼睛、愤怒时还是瞪眼睛,表情单一到让人记不住角色特点。
想当年,她在《千山暮雪》里饰演的童雪,灵动又有层次感,哭戏更是感染力十足。
可到了《隐锋》里,不仅演技没进步,还染上了“加戏”的坏毛病。
有观众吐槽:“颖儿的戏份比老戏骨还多,演技却连配角都不如”。
这两位主演的问题,本质上是“不敬业”和“没能力”。
他们就像两颗“老鼠屎”,坏了《隐锋》这锅本有机会成为精品的“好汤”。
其实《隐锋》的翻车,早就埋下了伏笔。
这部剧原名《没有硝烟的战争》,2020年就拍摄完毕,积压了足足五年才播出。
了解影视圈的观众都知道,积压多年的作品,大多存在各种问题。
要么是剧情过时,要么是制作粗糙,毕竟影视审美和创作标准一直在变,五年前的作品放到现在,很容易让观众觉得“脱节”。
更关键的是,《隐锋》的积压不是没有原因的。
据说剧集曾因“剧情太浪漫”“演员太靓”不符合谍战剧调性,多次审查受阻,直到改名《隐锋》、修改剧情后才得以播出。
从《隐锋》的呈现效果来看,导演完全没有把控谍战剧节奏和质感的能力。
该紧张的时候插入爱情戏,该展现专业性的时候拍得像“抗日神剧”,穿帮镜头视而不见,演员演技放任自流。
对比《风筝》,同样是积压五年的谍战剧,却凭着导演的精准把控和扎实剧本逆袭成经典,可见导演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剧集的下限。
除了导演和积压问题,制作上的敷衍也随处可见。
剧中人物的造型完全不符合时代背景:
杜淳饰演的地下党,要么穿大皮衣配贝雷帽,要么穿西服套装加大风衣,墨镜不离身,活脱脱像时装模特。
女配角们妆容浓重,眼影、口红一应俱全,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成都,特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哪有心思打扮得这么花枝招展?
这些细节上的疏忽,不仅让剧集失去了年代质感,更让观众难以代入剧情。
央视本是“金字招牌”,可奈何这剧偏偏不争气。
观众看谍战剧,看的是逻辑在线的剧情、有血有肉的角色、专业严谨的细节,而不是央视的Logo。
《潜伏》《悬崖》这些经典,没有央视重点推送,照样靠口碑封神,这足以说明,好作品从来不是靠平台“喂饭”,而是靠实力说话。
资源咖们该清醒,观众的容忍度是有限的,一次两次靠资源拿到好角色,或许能赚点热度。
但长期敷衍演戏、消耗口碑,最终只会被市场抛弃。
杜淳、颖儿当年都有过代表作,可如今却成了“戏混子”的代名词,这就是最好的教训。
一部剧的成功,从来不是靠平台、IP或者老戏骨的“绿叶衬托”,而是靠扎实的剧本、在线的演技和严谨的制作。
杜淳和颖儿这两位“戏混子”,用敷衍的表演毁了一部本该成为爆款的谍战剧。
也浪费了涂松岩、任正斌等老戏骨的心血,这样的结果,既可惜又可恨。
最后想对片方说一句:别把观众当傻子,也别再迷信资源咖的流量。
谍战剧承载着观众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好故事的期待,不是用来让资源咖“镀金”的工具。
只有尊重历史、尊重剧本、尊重演员这个职业,才能拍出真正的好作品。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隐锋》?你觉得这部剧的问题到底出在哪?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隐锋》
来源:水生烟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