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剧情狗血得一塌糊涂,一级演员也被指责为戏混子,《四喜》这部剧又该何去何从呢?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怕央八力挺大家也不买账。
当剧情狗血得一塌糊涂,一级演员也被指责为戏混子,《四喜》这部剧又该何去何从呢?
从还没上线就引来一片骂声,到开播之后被指责演技感人,究竟是剧组能力不行还是观众审美的改变呢?
早在《四喜》上线前,大家还是非常期待这部剧的,毕竟央视出品向来质量不会太差。
可谁承想,三十多秒的预告片一放出来,网上已经是骂声一片。
给这部剧取名叫《四喜》,完全看不出喜从何来。
童谣饰演的女主简直就是人间小苦瓜,很难想象都2025年了,还有这么狗血的剧情出现在央视推出的电视剧中。
故事一开头就给观众来了个暴击,作为一部都市生活主旋律的电视剧,女主的丈夫竟然一开始就去世了。
虽然导演给他安排了一个“见义勇为”的下线方式,但他刚结婚没多久的妻子又该如何自处呢?
更可怕的是,童谣还怀孕了。
婆家上上下下多少双眼睛盯着这根独苗,童谣的生活那叫一个水深火热。
偏偏祸不单行,抚养自己多年的父母竟然是养父母?
亲生父母更是不早不晚非要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一心想要认回自己的女儿。
养父母的尴尬,再加上亲生父母下跪哀求女儿认祖归宗,丈夫的灵堂上还有对自己肚子虎视眈眈的婆婆,以及丈夫死后突然冒出来的债务……
这哪有“四喜”,直接改名叫“四悲”得了。
大家能理解,导演是想借助矛盾来推动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性格,但这样一来会不会用力过猛呢?
一位女性在短时间内遇到如此大的人生变故,这真的符合逻辑吗?
导演简直就是为了虐而去虐,让观众感到一阵生理不适。
近些年来,不少电视剧都打上了女性成长的标签,但说到底真正突出成长内核的作品也是寥寥无几。
这些导演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苦难不是一个人成长的唯一途径。
观众看了这么多年的狗血家庭伦理剧,现在还要被迫接受这样的剧情,也难怪网上骂声一片。
或许也是受到这部剧的影响,一级演员许娣也成了网友的炮轰对象。
演了大半辈子戏,最后落个“戏混子”的外号,不知道许娣心中作何感想?
一部优秀的作品,除了有主角的精彩表演,更要有配角的点缀。
这些配角戏份不多,甚至演了多年也没能被大家记住名字,但他们却是每一部作品坚实的支撑。
许娣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演员,在近几年的家庭伦理剧中,许娣饰演的丈母娘和婆婆形象深入人心。
在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她饰演女主罗子君的母亲薛宝珠,一位独自带着孩子们生活的单身母亲,她要强且泼辣。
当女儿的婚姻被第三者介入,薛宝珠直接找到对方当面对质。
这样一位鲜活的母亲形象,就这么生动地出现在大家面前,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其实许娣老师近几年来作品非常多,可以说是“劳模”。
这次在《四喜》中,她饰演了女主童谣的婆婆。
当儿子突然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让她痛不欲生,得知儿媳怀孕后,她像一只饿狼般盯着女主的肚子,这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
为了让女主保住孩子,她步步紧逼。
客观来看,这不是个完美的角色,她自私且泼辣甚至还强人所难。
但观众讨伐许娣其实和角色人设无关,更重要的是许娣本人。
虽然后面的剧情还没有播出,可大家已经能想到许娣到底要怎么演了。
无非就是瞪眼捶胸大喊大叫,在过去的多部作品中,许娣就是这样来演绎角色的。
顶着国家一级演员的名头,却演千篇一律的角色,难道不是“戏混子”吗?
这一类型的角色已经成了许娣的舒适圈,她不需要费多大的力气就能演出相似的角色。
对一位演员来讲,这并不算好事。
许娣演了这么多年,为什么突然在这部剧中爆发了呢?其实一切都有迹可循。
早在此前许娣就被人吐槽演戏表情浮夸,只会扯着嗓子大喊大叫。
表达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比起许娣的浮夸,大家更喜欢含蓄有层次的演技。
有时候一次落泪,一个微蹙眉头的小动作都能传递很多信息,这才是大家想看到的。
《四喜》这部剧从剧情到演技全线崩盘,也算是观众给业内的一个警告,一味敷衍的作品只能被观众放弃。
许娣本人难道就想一直演这样的角色吗?那倒也未必。
是大家给她贴上了标签,认为她演这类角色能带来“安心感”。
为了追求所谓的稳定,许娣就在相似的角色中来回穿梭,直到这次爆雷。
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应该做到“剧抛脸”。
每出演一个新的角色,都能让观众觉得毫不违和,这才是演员成功的秘诀。
希望这次许娣老师也能反思自己的问题,以后带给我们更加精彩的作品。
而导演的问题显然更大一点,即使这部剧各路大咖云集,不少实力派演员都来做配,可观众以后不买账。
哪怕央视力挺,导演也解释还有很多剧情反转,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不少人都已经放弃了追剧的欲望。
过去那种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播剧方式已经不流行了,现在只有真正优秀的作品才能打动网友,才能赢得口碑。
整个剧情俗套且混乱,在前期没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大家又怎么会有耐心看下去呢?
家庭伦理剧不是苦难流水线,不用在主角身上堆砌苦难。
《四喜》的“扑街”也算打破了大家的固有思维,央八出品也未必精品。
随着观众审美的不断变化,只有更用心打造的作品才能被大家接纳。
观众的“较真”,对整个影视作品市场来讲是一件好事,毕竟他们才是检验作品质量的关键标准。
来源:东乐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