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佛寺哭声”里女儿用假死私奔、铁笼沉河还能安然获救,探案小队还夸她有主见——这一下,争议彻底爆了
“成佛寺哭声”里女儿用假死私奔、铁笼沉河还能安然获救,探案小队还夸她有主见——这一下,争议彻底爆了
我承认,这部剧开播那几天风头很猛,11月8日一上线就拿了上新长剧首日有效播放量冠军,豆瓣开分8.1,爱奇艺弹幕一周破百万,微博主话题阅读量也飞过10亿
热度是真热,但热度和合理并不是同一回事
由巨兴茂执导、魏风华编剧,杨旭文、杨志刚领衔,郜思雯、陈创、孙雪宁、石悦安鑫、岳丽娜、刘智扬出演——阵容是原班人马,钱也没少花,据报道复刻盛唐场景耗资4500万
开播前预约超过400万,八个独立案件的单元设计,名义上延续系列的志怪探案路线
前两部豆瓣8.0和8.6分摆在那儿,第三季还喊着要打破“续集魔咒”
可这次口碑两极,不是偶然,是内容把观众的耐心消耗得太快
那天我在客厅泡了壶茶,顺着“成佛寺哭声”看下去,看到赤英去认尸的一幕,我差点把茶盏按不住
她说“自己的女儿我能认不出来吗”,然后看到穿着舞阳衣服的女孩就认定是女儿,还差点一头撞死
最让我哑然的是,舞阳手腕上有梅花烙印,这种关键信息居然被亲妈忘得一干二净
这不是细节上的小疏忽,这是把人物基本可信度打穿了
接着是更刺眼的一笔
为了摆脱母亲的管束,舞阳把自己的衣服换到遇害女孩身上,让赤英以为她已死,自己要和去灰工阿木私奔
用假死让亲人承受毁灭性打击,这做法居然在剧中得到探案小队的认可与夸赞,称她“有主见、有胆量”,这价值观的站位,观众怎么可能不拧巴
我不反对年轻人的选择权,但“自由”不该以亲人的崩溃为代价,更不该拿别人的死亡来遮掩
生活里,多少父母因为担心而严管,严管可以商量、可以反抗
但拿“假死私奔”当拍手叫好的桥段,真的不合适
观众不是苛责悬疑,而是要基本逻辑
剧集可以志怪,可以神叙事,但该闭上的逻辑闭环不能撒手
比如沉河那场戏——舞阳被反绑双手,连人带铁笼沉入水底,阿木潜下去割绳开笼,下一秒两人就像从泳池里翻水花一样安安稳稳上岸
这段几乎没有呼吸、时间、束缚细节的处理,像是把“奇观”当“奇迹”
如果创作想走浪漫救援,我可以理解情感上的用力,但请给角色一个合理的生路,比如提前设计脱困的可能性,或者留出足够的求生时间与动作连贯
否则就是把危险当表演,把生死当噱头
再说“姑获鸟”那条线
沉空居士弄来几只鸟制造怪声,僧众与香客一听就四处乱跑,然后他居然能在大佛背后凿石棺,悄无声息
古代的石头可不是豆腐,哪怕夜深人静,凿石的声音也很难完全掩住
如果要立“怪力乱神吓退众人”的局,也该有合理的掩护与时间安排,或者利用寺庙结构、祭祀仪式来遮掩——
现在的呈现更像“为了让坏人得逞,所以大家都不去看”
有人说,“你别太抠细节,志怪就是要玄”
我赞成玄,但不赞成胡
以前《神探狄仁杰》那样的古装探案,权谋厚度、逻辑链条都给得很稳,志怪只是一层风味;
本剧却常在关键节点把因果掐断,靠“反转”续命,反转却没有因
当悬疑被当成障眼法,观众就会觉得被戏弄,而不是被惊喜
权谋线也被不少观众吐槽
我能理解创作想拉开叙事尺度,把案子和皇族角力串起,但呈现出来的几场博弈——
大长公主的出场与台词,常常给人一种“情绪很满,逻辑很空”的感觉
如果真要写宫廷对弈,哪怕不复杂
也应该有清楚的动机、筹码和后果,而不是靠气势硬撑
这部戏并不是毫无可取
盛唐的光影挺好看,服化道也有诚意,有些角色的情感动机本来可以更饱满,比如母女之间的拉扯、个体与礼法的冲突,这些都是好素材
可惜,当创作把主要力气放在“更热闹”“更翻转”“更玄奇”,而不是“更合理”,最后就会被观众的常识一把拉回地面
总监制郭靖宇在报道里提到,过去流量剧盛行时,团队坚持逆流而上,“我们相信剧本和故事的力量”
我认同这句话,也愿意把期待留给创作团队
但“相信剧本的力量”,前提是剧本要经得起推敲,人物要经得起人性
我也知道,剧集还在更新,有人依然看得很开心
热度是市场的选择,争议也是观众的表达
如果这几天豆瓣分数有波动、主创团队出来回应,都是正常的舆论流程
从行业角度讲,这次讨论并非坏事
它提醒古装探案创作者:志怪与逻辑、戏剧与价值观,哪一头都不能丢
我想起一个很日常的场景
家里老人追剧时,会问我:“他们怎么又跑了,怎么又救回来了?”
我解释两句,老人摆摆手,说:“别解释,我就想看清楚”
观众要的不是复杂,是清楚,是合情合理地把戏讲圆
这部剧开了好头:热度上来了、关注也在,但口碑要稳,还是要回到剧本
前两季的分数不是护身符,是标尺
把人物的选择写得像人,把案件的因果接牢,把权谋的来龙去脉说透,志怪就能成为锦上添花,而不是遮羞布
剧本是一剧之本
当故事站稳脚跟,盛唐的风、古寺的影、案中人的悲欢,才会真正打动人
我们不缺钱、不缺景,不缺热度,缺的是对逻辑与人性的敬畏
如果这一季能在后续修正叙事,给出更扎实的闭环
时间会替它说话;
如果不能,时间也会替它作答
来源:才思敏捷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