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递纱布给李亨时,手指却在纱布角上顿了一下,我当时以为是手滑,过后才想明白,哪是手滑,就是在等李亨接话。李亨接纱布时指尖碰了她一下,俩人没说话,眼风却飞快对了半秒,就这么借着处理后事的由头,偷偷传了信——他们早认出来了。
《隐锋》第五集没什么大场面,和《沉默的荣耀》路子一样,全是细节戏,可李亨和贾云英的心思,全靠小动作露出来。
医院里,老周躺床上已经牺牲,李亨冲进来,为了护住带自己入党的人,也为了守住组织线索,他脚底下慌慌张张,眼神却没乱。贾云英正在处理老周后事,手挺稳。
递纱布给李亨时,手指却在纱布角上顿了一下,我当时以为是手滑,过后才想明白,哪是手滑,就是在等李亨接话。李亨接纱布时指尖碰了她一下,俩人没说话,眼风却飞快对了半秒,就这么借着处理后事的由头,偷偷传了信——他们早认出来了。
刚在病房传完信,手术室外突然就吵起来了,军统的唐猛带着人闯进来,扯着嗓子喊要拉老周遗体去审讯,为了拦住他,李亨直接堵在门口。
动手时看着凶,可没下狠劲,胳膊肘顶在对方胸口就停了,怕真打坏了人,和军统撕破脸不好收场。唐猛气得跳脚,李亨却松了劲,慢悠悠说:“人刚牺牲,现在带走,出了事你担?”
这话听着软,他心里却门儿清,就是在等中统的人来。过后没两分钟,那俩主任果然到了,于是既拦住了人,又没跟军统闹僵,分寸捏得正好——哪儿是冲动,分明早算好了时间。
李亨拦人的时候蹭破了手,贾云英给他包伤口。绕到第三圈,突然多绕了一圈——我当时没在意,还以为是包得紧点。李亨低头瞅了一眼,没吭声,只是攥了攥拳头,他知道这不是随便绕的,是碰头的信号。
想不被人发现,俩人没说一个“约”字,就这么靠这圈胶布定了时间——贾云英是告诉他,今晚老周后事稳住了,按照这个“圈数”的点,去后门碰头,这比黎晴摔文件试聂曦藏得还深。
之后李亨去了茶馆,坐在角落,台上正唱《林冲夜奔》,“朔风阵阵透骨寒”的调子飘过来。他手里拿着戏折子,慢慢折成纸飞机,可没扔,攥在手里转了两圈。
正在把老周牺牲前塞给他的纸条,藏进飞机翅膀里——纸条上写着接头人的特征,怕放身上不安全,他就借着折纸飞机的由头,把纸条夹进了戏折子夹层,而“林冲”的戏,也在提醒自己得沉住气,不能露马脚。
晚上接到转移通知,李亨皱着眉,我当时还纳闷“他怕危险?” 可贾副主任说“今晚转移,你押后”,李亨没立刻应,问了句“就我一个?” 贾副主任说“对,其他人先走,你断后”。李亨点头应了,转身时却摸了摸口袋里的戏折子——哪儿是怕自己出事,是猜透了这是试探。
想不被抓住把柄,他不能跑,可押后就是最后一个走,前面的人把老周遗体拉走,他断后遇上军统就是替罪羊;要是带老周遗体跑,又会坐实“通共”,所以只能咬着牙接下,这哪儿是信任,分明是把他架火上烤,看他露不露马脚。
结尾李亨站在望江楼门口,下着小雨,手里攥着个缺了口的青花瓷盖碗,碗底“蜀地无大寒”的字被雨打湿,看得更清楚了。这碗不是随便捡的,是老周以前用的,老周说过,“蜀地无大寒”,是再冷的天,心里有信仰就不觉得寒。
现在老周已经牺牲,李亨攥着碗,想给自己打气,也想不丢老周的念想,于是不管今晚转移是坑还是机会,都得走下去。
这集看完,和《沉默的荣耀》黎晴那段一样,越品越有滋味,李亨不是天生就厉害,贾云英也不是天生就跟他默契,他们的每一步,都是在乱世里算出来、熬出来的,不靠大场面,就靠这些“递纱布顿一下”“多绕圈胶布”“攥紧盖碗”的小动作,把潜伏者的“藏”和“守”写透了。
回头想,这些小动作里全是不能说的心思——但唐猛不知道,李亨拦他时留了分寸,是为了护住老周遗体、不撕破脸;当然,唐猛更不知道,那圈胶布藏着碰头时间,折纸飞机里夹着情报,缺角盖碗装着老周的念想——这些小动作里,全是不能说的心思。
最戳人的不是他们多勇敢,是明明知道前面是坑,却还是一步一步往前走——不是不怕,是心里有要守的东西,和黎晴最后守住初心一样,他们也守着自己的初心,守着组织的线索,守着彼此的信任。
来源:华夏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