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欣能不能别再做樊胜美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3 10:24 1

摘要:蒋欣饰演的知夏是家里的老大,天天管弟弟,管父母,反正家里鸡毛蒜皮的事都得她操心,连找丢失的妹妹都是她的责任。

1

看《四喜》最大的感受是,蒋欣这是又做了一次樊胜美呀。

蒋欣饰演的知夏是家里的老大,天天管弟弟,管父母,反正家里鸡毛蒜皮的事都得她操心,连找丢失的妹妹都是她的责任。

自己家里还有孩子要管呢,还在做自媒体的工作,天天到处拉广告。

所以意外怀二胎以后,她没有当妈妈的喜悦,天天愁得不行,在想要不要把孩子打掉。

看着就替她觉得累。

剧里蒋欣的扮相,为了贴合角色,的确也是很沧桑疲惫的。

这样的状态,怎么可能做得好自媒体嘛,刚写了几个字,就得为家里的各种事情操心。

以前我可能会觉得,摊上这样的原生家庭,没办法。

但有了一定生活阅历之后,我发现不是的,其实樊胜美可以不那么累的,她的累,有一半是自找的。

比如找妹妹这件事,父母天天没事干,可以让父母去做。弟弟在家没工作,天天花着父母的钱,这事儿交给弟弟也合适。

但为什么最后成了知夏一个人的事?

因为她总是大包大揽啊,而且按照惯性,父母和弟弟都知道姐姐靠谱,她能一个人搞定,所以他们干脆都不管了,只等着每天问她进展。

她可以不做的,说自己工作忙,孕吐不舒服,反正撒手不管就行了。

她只要不管,父母要么自己去干,要么就逼着弟弟去干了,她就可以从这件事情里解脱出来。

父母出门,弟弟不会做饭,还等着姐姐点外卖。

这说明,姐姐平时事无巨细管得太多了,弟弟都习惯依赖她了。

对于家里的事情,一定要学会抓大放小,就是必须管的事管,能不管的事就不要管。

父母生病住院,这是必须要管的事,得担起责任。

但父母吵架,弟弟不会做饭,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完全可以不用管。

别觉得离了你家就不转了,这地球离了谁都能转。

很多人管的多,不是因为真的有那么多事情需要管,而是不管自己难受,自己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结果就是,你管得越多,有事情大家就越愿意找你,于是你管得更多了。

2

剧里的知夏,情绪非常不稳定,动不动就炸毛。

其实这是管得太多的副作用。

因为管事的时候,你已经介入了别人的生活,跟别人同频共振了,别人就能影响你的情绪。

跟别人纠缠得越多,别人的情绪越能影响你。

不管医生还是心理咨询师,在面对客户时,都得小心保护自己,避免让自己和病人产生共情。

知夏管的事情太多,共情的地方太多,情绪怎么可能稳定?

而且,管的多就会有更多的期待,会觉得,家里啥事都是我在管,你怎么可以忽视我?

父母给丢失的妹妹送各种好吃的,但是没有给知夏送,知夏心里就很难过,很不平衡,妈妈给她送小龙虾时,两个人就大吵了一架。

她之所以心里不平衡,就是因为自己付出那么多,在妈妈心里的排位却不是第一。

一个人长时间又操心又情绪不好,面相都会变差的。

弟弟就没有这种不平衡,因为弟弟管的少,没有那么多付出,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意难平。

3

人最重要的,是先管好自己。不管任何事情,都以自己为先,而不是被别人带着走。

比如我妹妹在县城买了房,而且没和公婆住,所以亲戚朋友特别喜欢麻烦她。

有人去县城看病,会住到她家,周末了,让孩子到她家住两天,暑假了,更是有好几个孩子在她家住。

她本来睡眠就不好,还要写作做公众号,结果就是,因为家里经常有客人,文章很久才写一篇。

我知道后说她,让她以自己的事情为主,别人要来家里住,可以说自己没时间。因为她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把文章写好多赚钱。

但凡你不以自己为主,别人就会让你以别人为主,最后就是你围绕着无数的人转,自己的事情没法做了。

在这方面,我的边界感就很强,比如说我这个月要录课程,不管多么重要的亲戚来,我都不会改变计划。亲戚要么自己在我家住着,要么早点离开。

暑假我让姐姐妹妹的几个孩子来武汉玩,也定好了时间,就玩一周,时间长了会影响我工作,所以一周后买票送孩子们回家。

刚开始大家会觉得我挺冷血的,但时间长了,都习惯了我的节奏,做任何事情都会想着不要打扰我。

我妈生病在武汉住院,大家也没想着说我住在武汉一切都交给我,而是几个姐妹轮流照顾。

当然,钱上我会多出一些,这样也达到了一种平衡。

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事事围绕别人转,留给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变少,最后就是燃烧自己,也不一定照亮了别人。

那不如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给到自己,其他事能不管就不管。当你真不管了以后会发现,别人都会成长的。

有时候管的太多,反而阻碍了别人成长,也把自己搞得很累,双输。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汤小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