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英哭错尸,舞阳假死逃,长安诡案成笑话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2 17:54 1

摘要:去年秋天《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上线播出,原班演员都还在,收视情况也没有下滑,但观众们却纷纷表达不满,他们不是批评演员演技或者服装造型不好看,而是觉得剧情发展太过离奇,故事逻辑完全站不住脚,传递的价值观也显得混乱。

去年秋天《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上线播出,原班演员都还在,收视情况也没有下滑,但观众们却纷纷表达不满,他们不是批评演员演技或者服装造型不好看,而是觉得剧情发展太过离奇,故事逻辑完全站不住脚,传递的价值观也显得混乱。

有个案子叫“成佛寺哭声”,卖面脂的老板娘赤英发现女儿舞阳不见了,她看到一具女尸穿着舞阳的衣服,身形也像舞阳,当场崩溃想自杀,后来查出那尸体不是舞阳,关键证据是舞阳左腕有梅花烙印,而尸体没有,赤英却只顾看衣服就认定那是女儿,没注意这个明显的标记。

更离谱的是,舞阳根本没有死掉,她因为家里管得太严格,就跟一个叫阿木的灰工一起私奔了,走之前她还换上那个被害女孩的衣服,故意让妈妈以为她已经死了,这种做法听起来实在让人生气,可是剧里那些查案的人居然还夸她有主见、胆子大,好像这事做得还挺值得表扬一样。

后面还有更离奇的情节,舞阳被关进铁笼沉入河中,阿木跳下水去救她,但舞阳双手被反绑着,水下那么深的地方,她还能自己挣脱绳子,剧中没有交代她用了什么工具,也没有说明她是如何做到的,连氧气够不够都没有提,总之就是“她挣开了”,就这么简单,观众看得一头雾水,这哪里是探案剧,简直成了玄幻片。

有个叫沉空居士的人,利用姑获鸟的叫声去吓唬寺庙里的人,僧人香客听见奇怪的声音,全都跑光了,谁也不敢过去看一眼,结果这位居士就在大佛背后凿起了石棺,一直没有人发现,石头软得像豆腐一样,凿的声音大得连耳朵不灵的人也听得见,可就是没人去查看。

这部剧让人不舒服的地方,是把舞阳的行为说成反抗压迫,她拿别人的命当垫脚石,害得自己妈妈差点自杀,剧中却觉得这没有错,赤英因为女儿长得像武则天,怕她在外面受欺负才管得严一点,结果被说成专制家长,孩子想要自由是没错,但用别人的命换来的自由,根本不能算正义。

皇权斗争那段显得很滑稽,大长公主在那里念台词,情绪激动,但一点策略都看不出来,权力怎么运作的,谁站在哪一边,利益链条在哪里,这些都没交代清楚,就靠她喊几句话,好像整个朝廷都会听她的,这和真实历史差距太大,观众看了只能摇头。

这个剧本为了多拍几集,硬是加了很多反转,推理的关键部分总说成忘了、刚好、莫名其妙就成了,之前根本没做铺垫,反转一个接一个,看完只觉得累人,说是悬疑片,其实挂羊头卖狗肉,里面那些志怪元素,比如姑获鸟、石棺、水下救人,听着挺玄乎,但跟唐代的民间风俗或技术一点不沾边,完全是瞎编出来的。

服装道具做得挺用心,衣服好看,布景也讲究,可惜故事本身太差劲,观众花钱买票进影院,不是为了看场面多漂亮,而是想听一个讲得通的故事,结果现在外面看着光鲜,里面全是漏洞,让人看得难受。

和第一季相比,那时的案子还贴近现实生活,商人如何谋生,工匠怎样挣扎求存,和尚又怎么过日子,都带着人间的味道,到了第三季,整个变成孩子反抗父母的戏码,把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化成二元对立,历史背景消失了,文化深度也没了,只剩下喊口号。

现在很多古装剧都这样,为了制造悬疑就硬加悬疑,为了表现反抗就强写反抗,完全不顾历史背景,观众起初还相信这些情节,看得多了就觉得厌烦,这不是在认真拍剧,这是在糊弄观众,大家心里都明白,能看出哪些是用了心思,哪些只是随便应付。

来源:影视热评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