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条弹幕辱骂!《山河枕》再一次赤裸裸诠释古偶剧爱男的本质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2 18:08 1

摘要:“嫂叔恋”一曝光,弹幕像开了闸的脏水,全往女主身上泼,男主却靠一场“自愿挨鞭子”的戏码,被刷成“深情担当”——这条最刺眼的双标,把古偶剧“爱男”的老底撕得明明白白。

“嫂叔恋”一曝光,弹幕像开了闸的脏水,全往女主身上泼,男主却靠一场“自愿挨鞭子”的戏码,被刷成“深情担当”——这条最刺眼的双标,把古偶剧“爱男”的老底撕得明明白白。

《山河枕》的名场面很简单:女主被泼墨、造黄谣、骂上热搜,男主只挨几下家法,镜头还给特写,光影打得像受难圣徒。观众席里,女性ID占八成,骂起同性来却比谁都狠。平台数据不会说谎,那条“楚瑜去死”的弹幕被点赞3.7万次,同期刷“卫韫好惨”的,只多不少。同一个故事,两种尺子,量出来的永远是女人的错。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于正早在采访里摊牌:古偶想爆,男角色必须“苏”,女角色最好“有争议”。翻译成人话,就是男主可以杀人放火,只要最后低头一笑,观众就原谅;女主走一步错棋,就得被骂到注销微博。套路熟练得令人发指,却回回管用。

把镜头拉远,根子埋在老故事里。明清小说里70%的爱情,结局是女方死掉或出家,男方换个名字继续考科举。《莺莺传》的张生,始乱终弃,作者还替他补一句“善补过”,好像甩手也是种美德。到了今天的女频文,只是把“补过”换成“救赎”:他杀人是童年阴影,他囚禁是占有欲,他挖女主的肾,最后还得靠女主的子宫治愈。套路换了包装,味道还是那股陈旧的大男子泔水。

更魔幻的是,买单的恰恰是女性观众。2024年某平台问卷,65%的姑娘承认“对男角色道德瑕疵容忍度更高”。一句话,她们看剧时自动代入“拯救者”位置,把母性投射到屏幕里那个偏执狂身上。制片方嗅到商机,剧本越写越离谱:女主可以没有事业,可以没有脑子,但必须有一腔滚烫的圣母血,用来给男主洗白。洗白完成,流量就到位。

有人把锅甩给“市场”,好像资本天生长了一张男脸。其实资本只认钱,谁肯花钱就朝谁鞠躬。当大部分观众还在为“他好惨”氪金,剧组当然懒得给女主写成长线。于是出现荒诞景象:女主在戏里被千夫所指,戏外被代言退货;男主背负血债,商务却接到手软。屏幕内外,双重绞杀完成闭环。

也不是没人想破局。《梦华录》让姐妹合伙开茶坊,男主被晾在河边吹风;《知否》把盛明兰写成算账小能手,感情只是她人生的一道配菜。可惜这类剧一出现,就被部分观众吐槽“不够甜”“男主像工具人”。可见惯性之大,连受害者都帮着维护牢笼。

想逃开这个怪圈,第一步是承认“心疼男人”是一种被训练出来的本能。观众得先意识到:那把专门裁女人的尺子,也悄悄量过自己的腰。下次再看到“他好惨”的弹幕,不妨先问一句:她就不惨吗?第二步是把点赞权用给更正常的叙事。制片方比猴还精,一旦“女女互助”能换播放量,他们能在三天内写出十个“姐妹发财”剧本。市场永远跟着钱跑,而钱藏在每一个普通观众的指尖。

屏幕里的墨汁已经泼了几百年,是时候让它停一停了。古偶剧可以谈恋爱,但别再让恋爱成为女人的断头台;男主可以帅,但帅不能成为豁免令。观众不改变自己,下次打开新剧,看到的依旧是“卫韫们”在圣光里落泪,而“楚瑜们”在烂泥里求生。想摆脱这个循环,得先让那条最狠的弹幕,发不出去。

来源:糖果电视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