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依依向北风》的谁没为俞乐山捏过把汗?之前五金厂快黄了,工人工资拖仨月,食堂顿顿咸菜,俞乐山接这烂摊子时,没人觉得他能成。结果他跑断腿找销路,熬夜改流程,硬生生把厂子救活——订单堆到仓库装不下,工人终于能拿全工资,连孩子都能偶尔吃块奶糖。
追《依依向北风》的谁没为俞乐山捏过把汗?之前五金厂快黄了,工人工资拖仨月,食堂顿顿咸菜,俞乐山接这烂摊子时,没人觉得他能成。结果他跑断腿找销路,熬夜改流程,硬生生把厂子救活——订单堆到仓库装不下,工人终于能拿全工资,连孩子都能偶尔吃块奶糖。
可好日子刚冒头,俞乐山就被搞到一夜回到解放前。你以为是乔正君那老狐狸?或是王潇那愣头青?都不是!藏在国营厂的那个“笑面虎”,才是真阴,毁了人还装“为公家办事”,好多人到现在都没看透他。
先说明面上的坏——乔正君和王潇,坏得都写脸上。
乔正君本来想调回市里,见县工业局高副局长靠俞乐山的五金厂(效益爆好)被提拔,眼睛都红了。之前他管五金厂时,差点把厂子折腾垮,现在见俞乐山救了厂,不佩服反而使坏,就为抢个“回城名额”,找了贪污犯肖树德去扒俞乐山的“黑料”。
肖树德找的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比如“进货多买两箱钉子”,根本伤不到俞乐山。乔正君不死心,盯上俞乐山和盛雪竹的关系——他知道王潇疯了似的喜欢盛雪竹,专门跑报社堵王潇,装模作样说“给报社提个醒”,绕来绕去就挑事:“我听俞乐山说,以后要去梁川娶漂亮媳妇,盛雪竹知道了得寒心吧?”
王潇本就因盛雪竹收俞乐山的项链酸得慌,被这么一挑当场炸了。乔正君再补刀:“俞乐山搞个体,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你报道出去是帮公家。”结果王潇忘了记者本分,跟着胡编,一篇报道发出去,俞乐山的客户全退单,辛苦攒的家底全没了。
乔正君坏得自私,王潇坏得蠢,肖树德坏得贪,这仨虽可恨,但至少坏得“直白”。真正的狠角色,是国营五金厂的沈经理——一个好多人没在意的角色。
为啥说他最装?因为他比谁都清楚问题在哪,却偏走歪路。
国营厂干不过俞乐山的小厂,沈经理门儿清:人家小厂效率高,客户一个电话当天送货;国营厂呢?工人上班嗑瓜子聊天,客户催货还摆脸色。之前车间主任侯明跟谢敬思吐槽“咱厂就像烂泥,只想着自己捞好处”,这话难听但实在,沈经理知道,却从没想着改。
他不想着提效率、改服务,反而跟侯明合计:“俞乐山抢咱生意,把他搞黄,咱日子就好过了。”
怎么搞?先拿谢敬思开刀。谢敬思是技术骨干,跟俞乐山聊过改进生产的想法,沈经理表面夸“有想法”,转头就找谢敬思老婆,暗示“你家老谢跟俞乐山走太近,被人说闲话就不好了”。
接着更狠:直接停了谢敬思的职,调去车间扛零件——一个天天画图的技术人员,被逼着搬重物,美其名曰“下基层”,其实就是怕谢敬思帮俞乐山。谢敬思跟他说“国营厂得改,不然迟早淘汰”,他不听就算了,还把提建议的人办了,这不是坏透了?
最恶心的是,沈经理总把“为国家利益”挂嘴边。他搞俞乐山,不是俞乐山错了,是俞乐山的厂比他好;他看着国营厂效率低、服务差,不琢磨改进,反而怪别人“抢生意”。
俞乐山是靠真本事把厂子做起来的,沈经理握着最好的设备、最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却搞不好厂子,最后为了自己的面子,要断几十号工人的活路,这哪是“为公家”?分明是私心!
现在再看《依依向北风》,乔正君、王潇顶多是“小恶”,沈经理这种藏在“公家”壳子里,拿冠冕堂皇的理由干损人事的,才最让人不齿。现实里不也有这种人?自己没本事,见不得别人好,还拿“正经事”当幌子,比明着坏的人更恶心!
来源:梦想启航一点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