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拖累整部剧?一个脸肿歪嘴一个表情呆,陈乔恩也救不回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31 22:33 1

摘要:开播首夜,《山河枕》就被一句“两毛钱特效加主演不给力”钉在弹幕上,连陈乔恩的稳场也被说成“救不回口碑”

开播首夜,《山河枕》就被一句“两毛钱特效加主演不给力”钉在弹幕上,连陈乔恩的稳场也被说成“救不回口碑”

2020年4月20日,光线传媒把晋江头部IP《山河枕》提上影视化日程时,书粉和观众的期待是真实的

到2025年10月23日定档物料释出、10月26日情感特辑上线,再到10月30日腾讯视频正片开播,热搜与话题点一件件铺开

截至10月31日,热度攀升、口碑撕裂这两件事同时发生,像两股力把这部剧往不同方向拉

镜头里的问题先被看见

红衣站上高处的楚瑜,是个典型“要做名场面”的构图,观众很快联想到李沁在《一笑随歌》的招牌画面,只不过一个舞剑一个射箭

区别也摆在眼前,后者背后是泥路扬灰和树梢风声,这边却是雾墙式的天空,合成边缘发灰

镜头一推远,人物轮廓就糊,背景一看就“假”,这类技术性的破绽,很难在大屏上蒙混过去

少年卫韫回城,遇上城头舞剑的楚瑜,心动设定来得干脆,粉色纱布罩住两人的那格画面,显然是为心动做氛围

问题在于匹配度

观众对宋茜的“英气”和“年龄感”意见不一,对丁禹兮“故作天真”的表情也存疑

当角色需要一眼万年的轻盈,演员却交出用力的甜,浪漫就容易泄气

情感线外,权谋线试图立住

楚瑜当众“表白”实则与卫珺联手找内奸,“八角弩”的纸条从花球里落出,牵出卫家兵器与父仇

慢镜头的花瓣雨铺陈得久,意图明确,有人觉得仪式感过多

随即卫家七子披甲出征,排面强、甲胄齐,情绪被鼓起来

大战之后,七人仅一人归的走向,引来“像极了杨家将”的讨论,内奸造成惨败的解释,把故事拉往权谋

观众在同一集里经历热血、溃败和反转,也在同一集里不断被特效的“轻”拽出戏

哀痛的表达是一道考题

卫韫目睹父兄惨死,仰天怒喊,镜头给到特写时,嘴角的抽动比眼神的湿润更醒目

有人留言“表情管理出了问题”,也有人记得后续在棺椁前那场戏里,眼眶红、泪粒亮,情绪总算落到脸上

好故事经得起近看,粗糙特效只能躲在远景里

同场对比很直观

付辛博“嘴角略挑”的脸,谈情时能带出宠溺,决断时又收住锋芒;

曹骏一站定,正直的劲儿不需台词;

宋茜在对话场里,偶有“发愣”的空拍,粉口红描出唇线外,镜头里会显现代;

丁禹兮怼脸镜头皮相过净、战后血污停在嘴角,观感上的“偶像包袱”很容易被观众挑出来

两位主演不是不能演,而是这份人物的质地和他们此刻的表演方法,没完全扣住

权力场的表演高下,陈乔恩的长公主给出了答案

她上场三两句,喜笑与杀意之间瞬间切换,台词“敢算计到本宫头上”落地,眼神锋利到能把气场切出边界

“敢算计到本宫头上”

弹幕顺势评价“笑面虎”,这类人物的危险感是观众一秒读懂的

细节里还有安悦溪一闪而过的情绪,嫂子们抱灵牌进宫打感情牌,戏份短却接地

陈乔恩把“宫廷老手”的经验感撑起来,也把整部剧的表演天平校了一次

故事线往下走,楚瑜为查内奸不得不入卫家,前一步还在与卫珺配合,后一步就去牢里救成了替罪羊的卫韫

血迹在衣上,脸却干净,这种“伤痕与磨皮”同时存在的画面,削弱了真实度

当质感与美化硬碰硬,观众一般会选质感

把视野拉远一点,会看到这场争议不是孤立事件

2025年4月,《念无双》引出“中年古偶”的讨论,争议集中在套路堆砌与服化道粗糙,年龄只是表象;

如今《山河枕》又让“适配度”成为关键词

观众不是拒绝年龄,而是拒绝无诚意的套路

同期还有《水龙吟》《天地剑心》在打擂,《天地剑心》靠粉丝冲击纪录的打法,再次提醒这个赛道的“流量逻辑”依然强势

问题是,这种外部推动,能否覆盖作品内部的问题

制作方也交出了数字

拍摄126天,搭了176个实景,做了2200多套服装,客观上并非“草台班子”

开播后,预约数看好、舆论热度高,说明市场对古偶的关注还在

但一个硬问题摆着:126天与176个实景,为何挡不住雾蒙蒙的天空和糊掉的人脸

是特效流程的时间预算不足,还是拍摄与后期在风格上没有对齐,这些都需要创作团队在复盘里给出答案

此处也能补一条行业公识

业内共识是:古偶的核心竞争力,不在演员流量或IP热度,而在剧情原创性、制作精良度以及演员与角色的适配度

五年前的《楚乔传》给过一次课,抄袭争议叠加抠图与粗糙特效,最终5.4分收场;

《念无双》的讨论也在提醒,单靠滤镜与情怀兜不住结构性问题

被记住的,永远是“这部戏里的人可信不可信”

回到《山河枕》自身,叙事的抓手并不差:家国线与情感线并行,内奸谜题推进,救出卫韫后两人从互防到并肩,逻辑上是有张力的

被诟病的是表达的方式:慢镜头堆砌名场面、合成天空缺层次、情绪戏里微表情不够丰富

这不是某一个演员能独自扛起或毁掉的工作,而是全链路的协同结果

有人会继续追,是为了看楚瑜与卫韫如何挖出内奸,也有人是为了陈乔恩的下一次“变脸”,还有人只是把它当作与同档期剧集的对照样本

当讨论的焦点从“谁红”挪到“怎么拍”,其实是件好事

毕竟,观众的耐心正在把票投给制作的认真

最后留两个真正值得创作者念叨的问题

在工业化程度更高的今天,为什么“糊脸与磨皮”依旧是古偶的通病

以及

当观众的眼睛越来越挑,创作要用怎样的真实与细节去重新赢回信任

这两题想清楚,比任何一次营销节点都重要

现在的进度里,楚瑜与卫韫的关系正在由戒备转向惺惺相惜,查内奸的主线逐步推进,相关争议也仍在发酵

如果后续在表演的火候、特效的真实度与叙事的耐心上补课,这部剧仍有把口碑拉回中位的机会

不然,它会像一些前作一样,留下一地名场面截图,却难留下一个扎实的评价

来源:俗人俗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