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共同推出的人文自然纪录片《中华古树》,将于10月31日起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播出。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共同推出的人文自然纪录片《中华古树》,将于10月31日起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播出。
《中华古树》深度聚焦中华大地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古树名木,首次完整建立中华古树国家级影像档案,首次系统阐释中华古树重要文化价值,首次全景展现中华古树生存状态与保护举措,深度探寻古树跨越千年的生命传奇与人文故事,生动展现东方生态智慧的深邃与瑰丽。
古树,即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全国绿化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现存古树名木508万余株。中国以数量庞大、年代久远的古树及古树群落,成为全球古树保护实践的典范。
每一棵古树都是一本可读的“活历史”,《中华古树》用镜头语言讲述它们如何以年轮为笔,在神州大地写下不朽史诗。在陕西,从桥山轩辕庙的黄帝手植柏,到白水仓颉庙的仓颉手植柏,再到保生柏、老君柏、洛南古柏,全国现存的五棵5000余岁古柏至今仍苍翠擎天,以不朽年轮保存着华夏文明最初的呼吸与心跳;京西潭柘寺,1400岁的银杏金叶簌簌,七人方能合抱的粗壮躯干下,岁序更迭的钟声回荡千年;江西上饶,被雷击中、燃烧三天三夜、千疮百孔的300岁古樟树,如今依旧枝繁叶茂、向阳而生,书写着大自然令人敬畏的生命韧性。
一棵棵苍虬古树背后,蕴含着中国“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生态理念,更凝聚着守护“绿色国宝”的磅礴力量。黄山1670米高山之上,千载迎客松探身云海,成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背后是19任专职“守松人”的接力坚守与精准数字模型的无声托举;湖北利川的“0001号”水杉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水杉树,中国植物学家对“0001号”的发现使这一被判“灭绝”的物种从化石中“复活”,书写了“20世纪植物学的重大发现”;60年前,技术人员在冰雪荒原塞罕坝上看见一棵孤松挺立,由此坚定信心建设林场——如今,塞罕坝已发展成120万亩世界最大人工林海,一棵“功勋树”让荒漠变绿洲,生动述说着中国绿色坚守的奇迹。
政策与科技并重,守护与传承同行。我国已将古树名木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并颁布专项行政法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依托智慧系统,实现508万余株古树全部入库上图,为每一株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建立详细的电子身份和健康记录,通过现代科技密切监测古树生命状态,实行“一树一策”精准保护,确保千年苍翠历久弥新,永续生机。
守护记录中华古树,不仅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注脚,也是赓续中华文脉、传承古老文明的深情行动。为更好地呈现古树风貌,《中华古树》摄制组对古树进行了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不同光影下的图像采集,通过多种摄影技法,深入展现其生态价值与生存智慧;用镜头捕捉独特瞬间,创新呈现古树震撼心灵的自然之美。通过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富有想象力的表现方式,纪录片描绘出古树坚韧的生命历程与岁月故事,让古树成为真正的“主人公”。
触摸年轮轨迹,感受古树脉搏,聆听大地之声。10月31日,CCTV-1央视综合频道22:30档,《中华古树》邀您启封苍翠史诗,于枝柯间窥见中华山河春秋,于绿意中感受古树生生不息。
栏目主编:陆益峰 文字编辑:傅璐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