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俞乐山的五金厂被肖二宝砸了一堵墙,他居然选择不报警。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甚至有些窝囊。 但就是这个“窝囊”的决定,让五金厂在三个月后员工数量翻倍,季度营收增长300%。 而同期靠关系上位的乔正君,却因为任人唯亲导致分管工厂亏损严重。
俞乐山的五金厂被肖二宝砸了一堵墙,他居然选择不报警。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甚至有些窝囊。 但就是这个“窝囊”的决定,让五金厂在三个月后员工数量翻倍,季度营收增长300%。 而同期靠关系上位的乔正君,却因为任人唯亲导致分管工厂亏损严重。
当大多数人都在计较眼前得失时,俞乐山看到了更远的东西。 他明白肖二宝只是被人当枪使,真正的矛盾不在于一堵墙,而在于如何化解潜在的地方对立情绪。 放弃追究看似吃亏,实际上却用一堵墙的代价换来了整个社区的认可。 这种思维模式,正是俞乐山与乔正君、王潇最本质的区别。
真正的身价
俞乐山去请谢敬思出山时,前后跑了三趟。 当时厂里资金紧张,他依然提出给一百元路费。 这笔钱在80年代相当于普通工人三个月工资,但俞乐山眼睛都没眨。 他清楚专业技术的价值远远超过这点投入。
对比乔正君靠刘天瑶拿到大学准考证的方式,两种价值观高下立判。 一个用真金白银和诚意换人才,一个用婚姻关系换前程。 五年后,俞乐山的五金厂拥有自主核心技术,而乔正君因为能力与职位不匹配,始终得不到老丈人刘达生的正眼相看。
爱情
王潇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一个大记者,陪伴盛雪竹这么多年,却输给了“个体户”俞乐山。 他犯了一个关键错误:把感情当成了一场交易。 他认为自己付出了时间和关心,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 这种“付出感”让他的爱变得沉重,让盛雪竹感到压力。
俞乐山送盛雪竹项链,她收下了。 这个简单的互动背后,是两个人格独立个体的相互吸引。 盛雪竹不需要哄着俞乐山,不需要为他的情绪负责。 和俞乐山在一起,她可以做自己。 这才是健康感情的基础,不是谁依附谁,而是两个完整的人并肩站立。
安全感
俞乐山做每个决定都冒着极大风险。 贷款办厂可能失败,请谢敬思可能被拒绝,甚至包容肖二宝可能被当作软弱可欺。 但他每一次都选择了那条更难走、更不确定的路。
反观王潇,他需要盛雪竹给他安全感,需要不断确认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位置。 乔正君更典型,他人生的每一步都是算计好的,靠婚姻上位,靠关系巩固地位。 这种极端“安全”的活法,反而让他的路越走越窄。 刘达生看不起他,同事不信任他,连妻子刘天瑶对他的感情也掺杂着征服欲而非尊重。
选择
《依依向北风》最残酷的地方在于,它展示了选择如何一步步把人引向不同的结局。 俞乐山在资金最困难的时候,依然坚持给谢敬思路费;乔正君却在仕途顺利时,依然收受肖树德的好处。 一个在困境中守住了底线,一个在顺境中突破了底线。
王潇在感情里的付出带有强烈的条件性,“我对你这么好,你应该如何回报我”。 俞乐山对盛雪竹的感情则更加纯粹,送项链就是送项链,没有附加条件。 这两种对待感情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在关系中处于什么位置。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 俞乐山看似“窝囊”的不报警决定,实际上包含了极深的处世智慧。 他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战胜别人,而是能够化敌为友;不是寸土必争,而是懂得什么值得争,什么值得放。
来源:剪剧为乐的萧千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