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余则成离开大陆的时候是保密局天津站副站长,军衔是陆军中校,1949年天津解放前夕被站长吴敬中带去了台湾(怀疑吴敬中是故意的,他很可能知道了余则成地下党的身份)。
余则成离开大陆的时候是保密局天津站副站长,军衔是陆军中校,1949年天津解放前夕被站长吴敬中带去了台湾(怀疑吴敬中是故意的,他很可能知道了余则成地下党的身份)。
吴敬中贪污了那么多钱,到了台湾之后估计不敢在保密局任职了,他要么是谋求一个闲职,要么是急流勇退辞职不干了,但余则成还需要继续潜伏,毫无疑问保密局是他能发挥作用的最大舞台,那么以他的资历在保密局的职务和地位能超过谷正文吗?
不妨来对比一下两人在军统(保密局)中的资历、军衔和功劳:
李海丰叛逃,军统总部需要派一个生面孔前去锄奸,戴笠选中了余则成问他什么时候加入军统?余则成回答说是民国二十六年也就是1937年参加了上海青浦特训班,戴笠说那还是特务处时期也算有点资格了。
戴笠这么说是有原因的,1938年中统和军统分家,真正意义上的军统才算正式成立,八年抗战军统前前后后办了几十个特训班,青浦特训班是第一个,戴笠亲自担任特训班主任,青浦特训班的地位相当于是军统特训班中的黄埔军校,
余则成初到天津站的时候还只是少校军衔,所以陆桥山和马奎争夺副站长都没把他当作对手,原因很简单,余则成对他们两人构不成威胁。
对军统来说余则成除了刺杀李海丰有功劳之外似乎并没有立下其他什么较大的功劳,他之所以能当上副站长是因为陆桥山和马奎一个被调走了,一个死了,新来的李涯有能力更有个性不好掌控,余则成不仅能办事还能帮自己敛财,站长吴敬中这才把余则成推上了副站长之位。
谷正文的资历和功劳都比余则成厉害多了,谷正文原名郭同震,北大中文系毕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秘密加入我党成为学运积极分子,1935年又加入军统(当时还是特务社),据说1937年抗战爆发后还在八路军115师担任侦察大队大队长(这个存疑),执行任务时被捕叛变又加入军统,期间又被日本人俘虏了。
谷正文早年的信息比较乱,有些是他晚年的自述,但曾加入我党又加入军统,以及被日本人俘虏过应该有较高的可信度。
戴笠对谷正文评价较高,1946年戴笠死于空难后毛人凤整理遗物时发现戴笠在日记中批注“郭同震读书甚多,才堪大用。”
1946年谷正文担任北平特别勤务组组长,1947年破坏了地下党在北平的一个重要电台,台长李政宣叛变后供出了一份名单,名单涉及到第十二战区的两名中将和17名少将,最后我党以西安为中心的北方地下情报系统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
余则成看似有点资历,但国民党那么多特务僧多粥少,资历和军衔比他高的人一大把,谷正文的资历比余则成深,功劳也比余则成多,但他也只是上校侦防组组长,连保密局行动处副处长都没他的份。
《沉默的荣耀》中还出现了一个大特务叶翔之,叶翔之早年在国民党军队从事党务和政训工作,1940年才加入军统,先是担任军统局党政情报处的副科长,后来又先后担任军统重庆特区区长、保密局南京站站长、保密局二处处长兼国防部二厅联络参谋处处长等职务。
叶翔之虽然加入军统较晚,但他在国民党败退之前就担任军统要职,职务和地位比余则成和谷正文高多了,就连吴敬中都比他略逊一筹,叶翔之去了台湾之后也只是少将军衔的保密局行动二处处长。
余则成区区一个中校在保密局根本不算什么,老上级吴敬中自顾不暇也帮不了他什么,余则成在保密局又没什么人脉,处长副处长和主任副主任这些都没他的份,他的地位大概也就比余骁男和翁连旺高一些,能当个侦防组副组长或行动处下面的科长副科长就已经不错了。
来源:百丈之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