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沉默的荣耀》讲的那些隐蔽战线的事儿里,吴石的身份那可是捂得严严实实的——表面上是国民党的“国防部参谋次长”,暗地里却给咱们递关键军事情报,按规矩,他这种级别的人得跟普通地下组织彻底隔开,就像藏在铁盒子里的底牌,敌人按理说连他的影子都摸不着。可偏偏这么个“保
在《沉默的荣耀》讲的那些隐蔽战线的事儿里,吴石的身份那可是捂得严严实实的——表面上是国民党的“国防部参谋次长”,暗地里却给咱们递关键军事情报,按规矩,他这种级别的人得跟普通地下组织彻底隔开,就像藏在铁盒子里的底牌,敌人按理说连他的影子都摸不着。可偏偏这么个“保密大佬”,最后让叛徒轻松就揪了出来,说起来,这事儿不是一个人、一个错造成的,是好几件事凑到一块儿,像多米诺骨牌似的,一块倒了全塌了,把吴石的安全防线全给砸没了。
要说最直接把吴石卖了的,就得提蔡孝乾这个人。他当时是中共台湾省工委的书记,本该是守着组织秘密的人,结果他自己先乱了阵脚,还犯了一堆糊涂错。早先是营救地下党员林义良的时候,蔡孝乾从联络人那儿知道了聂曦的名字——聂曦是谁啊?是吴石身边最信得过的副官,吴石传递情报全靠他搭线。按说知道了这个名字,就该烂在肚子里,别多问也别多查,可蔡孝乾偏不,顺着聂曦的身份一路摸,最后竟摸清了“聂曦的上头是吴石”。更要命的是,他还把这事儿记在了自己的记事本上,特意写了“吴次长”三个字——要知道,当时台湾军政圈里叫“吴次长”的没几个,这跟直接写吴石的名字没区别,这本子后来就成了特务手里的“定心丸”,一拿出来就知道找谁。
后来蔡孝乾被抓了,更是一点骨头都没硬起来。1950年1月,他因为别的叛徒举报被特务逮住,一开始还想装糊涂,可没扛几天,特务一吓唬、一利诱,他就全招了,不仅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还把底下一些党员的名字说了出去。要是这时候他能有点骨气,也不至于后来更糟,可他逃脱后又犯了浑——趁特务看守松的时候跑了,却没赶紧找组织转移,反而躲到亲戚家,结果又被抓了回去。这一次,他彻底垮了,成了实打实的叛徒,不仅把那本记着“吴次长”的本子交了出去,还把吴石怎么跟咱们联系、走什么流程,甚至“吴石通过朱枫递情报”的事儿全说了。特务拿着这些话,几乎没费劲儿就锁定了吴石,连带着朱枫也被盯上了。其实蔡孝乾早有问题,之前就因为生活不检点被组织说过——比如不管保密规定,老跟不相关的人来往,还挪组织的钱给自己改善生活;工作上也不上心,底下人有没有问题他都不管,连身边混进特务都没发现,这些小毛病没及时改,最后就捅了大篓子。
除了蔡孝乾,朱枫的一个不小心,也给吴石的安全添了大麻烦。朱枫本来是上海的爱国人士,之前从没做过地下情报工作,1949年底才受组织派去台湾,任务就是接吴石的情报,再转给上级。出发前,组织跟她反复强调“必须守单线联系的规矩”——啥是单线联系?就是每个人只跟自己的直接上线、直接下线对接,哪怕是一个组织的同志,也不能随便说自己跟谁联系,这样万一一条线断了,其他线的人也不会受影响,核心的人才能安全。
可到了台湾,蔡孝乾遇到麻烦来求她帮忙的时候,朱枫一着急就忘了规矩。当时蔡孝乾因为自己那条线出了问题,慌了神,找到朱枫想让她帮忙联系更上层的人。朱枫本来该一口拒绝,说自己只跟自己的对接人联系,可她没做过这种工作,没意识到这事儿的严重性,竟跟蔡孝乾说了“我能联系上高层”——这里的高层,就是吴石。就这一句话,把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吴石线”和“蔡孝乾线”绑在了一起。要知道,当时蔡孝乾那条线已经岌岌可危,跟他扯上关系,就等于把吴石的位置暴露给了敌人,之前组织给吴石设的保密屏障,一下子就被这句话捅破了。
而且那时候台湾的地下党组织本身就有不少漏洞,没给吴石筑牢安全网。那会儿组织扩张得太快,没多长时间就发展到快一千人,好多新加入的人,既没经过严格的审查,也没接受过系统的地下工作训练,有的人连基本的保密意识都没有,很容易被敌人钻空子。再加上上级华东局对蔡孝乾和台湾的党组织管得太松——早就知道蔡孝乾工作不负责、生活不检点,却没及时管、没换人,让这些问题越积越多;更关键的是,吴石这么重要的人,他的关系一直放在地方组织,没早点转到中央层面去重点保护,等蔡孝乾叛变的时候,地方组织自身都乱了,根本没法及时保护吴石,最后只能看着他被敌人抓住。
说到底,吴石自己没犯一点错,他的暴露,就是蔡孝乾的叛变递了精准线索,朱枫的失误破了保密规矩,再加上组织的漏洞没守住最后一道防线,这三件事凑在一起,把本该藏得严严实实的他,就这么轻易地暴露在了敌人面前,想想真是让人可惜又气愤。
来源:xx幸运漂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