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情这事很老套?《喜人2》直接亮出三个亮点:一镜到底、民国时期的狗血情节、高难度的场景调度,把原本俗气的梗炒成带糖霜的样子,让全场女生一边疯狂嗑糖,一边忍不住落泪,周铁男连续三次为爱情尝试,最终用《安可》证明:不是爱情没用了,而是我们从没给它更新过装备
爱情这事很老套?《喜人2》直接亮出三个亮点:一镜到底、民国时期的狗血情节、高难度的场景调度,把原本俗气的梗炒成带糖霜的样子,让全场女生一边疯狂嗑糖,一边忍不住落泪,周铁男连续三次为爱情尝试,最终用《安可》证明:不是爱情没用了,而是我们从没给它更新过装备
初看《忘不了》时神探错把路人当作前任,彼时我大笑不止,猛捶墙壁,不过弹幕中有句“男主不够帅,嗑不动”,瞬间将我拉回现实:原来CP感才是暗藏的评分器,好笑并不等同于好嗑,姐妹的话语虽犀利却有道理。
第二轮《一方青苔》,带有民国滤镜且有狗血情节,李飞一开口让我笑得蹲在地上,而当李梓溪追着周铁男逼他告白时,我极为尴尬:漂亮姐姐反复倒贴,却得不到对方心动,这哪里是什么浪漫,分明就是颜值税的事。
正担心着他,第三轮《安可》时周铁男戴着马脸面具退到后方,顺势把左凌峰推到了李梓溪身边,一上台还穿着情侣装,弹幕瞬间就变了风向,我也忍不住尖叫出声——原来爱情戏只要有一张对的脸,剧情就能自然而然地顺畅推进了
更绝的是那调度,七个人交叉着行走,要是面具摘得稍微慢那么一点就会露馅,我一边留意着细节,一边心跳一个劲往上蹿,如同观看密室逃脱一般,爱情被弄成解谜游戏,糖里面藏着刀,刀上面还镶着钻,管它什么逻辑不逻辑的,先嗑起来便是了。
公司组织团建玩你画我猜游戏,那位帅气同事随便比个心,全场马上就尖叫起来;我费劲演猴子,根本没人拍照,这个环节把“颜值优势”完全展现出来,虽然有点残酷,但确实很真实,视觉优先本来就是人的本能,也不能说这就是肤浅
先别忙着谈及双标之事,周铁男进行了三次试验,找到了应对之法:硬件无法改变,那就给软件添加插件,以一镜到底展现专业水准,借民国老套营造些许笑料,凭高难度调度创造精彩,爱情并非仅仅是口中宣称的爱,而是需要依靠技术作为保障。
那我便暗自记着:下次相亲可别强装深情,先寻一处灯光佳的咖啡厅,再准备些手冲咖啡的小知识讲讲,借氛围为自己加分,节目使我知晓:将场景布置妥当,爱情就如同有了滤镜一般。
有姐妹吐槽第三轮男主换人,好似将“颜值即正义”明写于面,长远来看,是否会有不良影响?毕竟周铁男不能老请外援,待他再回核心位置,观众还会不会买账?想到此我又为他担忧起来。
而且过于依赖技术流或许会致使情感不真实,举例来说,我曾看过一档恋爱综艺,男嘉宾用无人机送玫瑰,结果女生当场不悦道:“我要的是真心,并非玩花样,”倘若爱情沦为费尽心机,这样甜也会变为工业糖精。
还有个小插曲,节目播出后,左凌峰微博一晚上涨粉十万,而周铁男仅多了两千,观众以最直接的数据进行投票,我们固然可以称赞努力,不过身体却会真实地倾向颜值,这一波热度,于编剧而言是提醒,也是警铃。
我把视频拖到结尾,观看周铁男取下面具的那一瞬间,弹幕接连刷出“破防”可是泪水还没擦净,就有人打出“男主角换得棒”,原来大伙落泪不是因为爱情,而是“终算选对”的那类痛快之感,情绪被精准掌握,我们到底是在嗑甜蜜还是嗑套路?
转念之间,综艺原本就不是爱情的教科书,而是一个大型的情绪按摩仪,它会在周五夜晚把你搅弄得起伏不定,而后又将你送回现实,只要你在那一刻真切地笑了,谁还会去计较糖衣里裹的是代糖还是蔗糖?
因此我不指责这个节目“看脸”反而感谢它将潜规则摆到明处,至少下次我妈说“人好就行”时我能拿出这期的截图说:“妈您看就连喜剧都懂得CP感,”母女间的对话顿时有了科学依据,和平又友爱。
那周铁男下一轮会搞出何种新花样?我料想或许是“反颜值”的新奇构想:让帅哥戴上秃头套,把主动权再拉回剧情之中,反正观众向来就有喜新厌旧的习性,而这节目就极爱下一秒出现反转,我已然备好瓜子,就等着更新。
屏幕前的你,是属于“技术流”群体还是认为“颜值即为正义”?亦或你是否曾遭遇过“努力难敌脸”的状况?到评论区讲讲,大家一同吐槽、一同学习,下一次就该是我们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爱情剧本了。
来源:子夜观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