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最浪漫的海边,大家脑海中难免会想到青岛,这座城市发展旅游业非常早,随着青岛啤酒的横空出世,青岛这个城市也被大家刻入了脑海中,丰盛的海鲜盛宴,啤酒泡沫一般的海边,细软的沙滩,无一不令人神往。
提到最浪漫的海边,大家脑海中难免会想到青岛,这座城市发展旅游业非常早,随着青岛啤酒的横空出世,青岛这个城市也被大家刻入了脑海中,丰盛的海鲜盛宴,啤酒泡沫一般的海边,细软的沙滩,无一不令人神往。
由于青岛的发展比较快,该城市在大家的印象中也是“先进”和“现代化”的代名词,甚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就有了肯德基,比很多大城市还早不少,但也有人说青岛不像大家想象中那般悠闲自在。今天,就让我们用一组照片来看看九十年代老青岛的模样。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家的生活条件有限,大都还是处于解决温饱的时期,当时的科技发展也比较慢,没有先进的手机和电话,只有公共电话亭的电话能勉强与他人保持联系。
要知道当时能够用得起呼机的人家大都是万元户,更别提装一个固定电话,几乎要上千元,在那个普通工资还在几百元的年代,这可是一笔巨款。
在照片中,展示的是青岛街头的场景,只见一个女人穿着皮夹克和牛仔裤,脚上穿着当年非常时髦的皮鞋,正低着脑袋在打电话,旁边的大木板上写着“公用电话”,女人显得非常局促,皱着眉毛,似乎与电话那边产生了矛盾,身后的市民们则凑在一起打麻将,非常热闹。
在那个年代,房子的价格还没有那么贵,人与人之间也没有什么距离,大家都相处得一片和谐,闲暇时间还经常去彼此的家中做客。
当时的居民大都住在单位分的房子中,很少有人能买得起商品房,当然那时候的商品房也很便宜,大概就几千元一套。
在照片中,展示的是青岛职工房屋的场景,只见这些房子建在一条条胡同中,道路非常狭窄,地板也是用砖头铺装而成,显得有些层次不齐,外面的道路上小孩子正在开心的玩耍,房间里有一个男人打着赤膊,戴着大手表,正坐在凳子上描绘着油画,画出来的人像显得栩栩如生。
当时由于大家都是住在职工房子内,大家邻里邻居都非常熟悉,平日里不仅经常走街串巷,不同家庭的小孩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那时候每个人的童年时光都有那么几个知根知底的发小,大家一起上课,一起调皮打闹,这样真挚的情谊是很多年后回想起来都会觉得美好的存在。
在照片中,展示的是三个小孩一起放学的场景,只见中间的女孩穿着深色的外套,戴着粉色的帽子,笑得腼腆且灿烂,一旁的男孩则做着鬼脸,穿着咖啡色的皮质外套,非常时髦且可爱,另一个穿绿衣服的小孩剪着短发,戴着红领巾,吐着舌头做鬼脸,非常俏皮,身后的青岛老街有些破烂,却烟火气十足。
俗话说,要想暴富就去炒股,九十年代社会上非常流行玩股票,无论懂或不懂金融,大家都想把钱投进去转两把,说不定瞎猫碰上死耗子一下就发财了。
虽然大家都爱炒股,但由于没有电脑和手机,不像现在这般随时能够买卖股票,当时买卖股票只能去证券交易所,很多人在交易所研究股票一待就是一天。
在照片中,展示的是青岛证券交易所的场景,只见在夏天交易所内挤满了人,大家穿着短袖,没有一丝不耐烦,与身边的人交谈着,显得非常兴奋,交易所的大屏上写着当天的涨幅情况,大家一边看一边研究买哪只股票,还有人揣着一个腋下包,包里鼓鼓囊囊可能装着现金。
青岛作为沿海城市,冬天也是非常寒冷,冬天的风一吹在海边的沙子底下还能看见一层薄薄的白雪,可见冬天的气候也是比较恶劣。
在那个时候由没有小太阳、烤火箱等方便的取暖设备,大家更多是通过烧柴或者烧蜂窝煤来取暖,不仅自己要去砍柴非常辛苦,不注意门窗通风还有中毒的危险。
在照片中,展示的是青岛人民的居住环境,只见集体大院的环境非常简陋,水泥和砖头砌出来的房子显得非常破旧,院子里还有几根晾衣绳错杂交织着,一个穿着蓝色衬衫的老大爷正坐在家门口,一手拿着斧子,一手拿着一根木头,正在身手矫捷的砍着柴。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家上班都比较慢,很少有人自主创业,大多数家庭都是双职工,因此很多有孩子的家庭为了节约时间和精力,都会选择在外面吃早餐。
然而那时候的早餐种类有限,无非是包子馒头或是豆浆油条,餐饮行业也不必现在这般内卷,很多当时愿意刻苦创业的人都富了。
在照片中展示的是青岛街头的场景,只见在道路的两旁,摆着很多的早餐铺子,看得叫人眼花缭乱,制作早点的人民都穿着白色的围裙,头上戴着厨师帽,手臂上戴着袖套,忙着揉面或者炸油条,显得井井有条,很多的市民都在摊位上买早点,不赶着上班的人还能坐下来吃上两口。
当年的青岛与上海地区的房子非常像,百姓都是住着年代感受十足的筒子楼,洗着公共澡堂,上着公共厕所,用着公共厨房。
上下楼也都是走的楼梯,这样的生活虽然不太便利,但却非常和谐,由于房间内部非常拥挤,楼梯间还可以用来堆放一些杂物或者自行车。
在照片中,展示的青岛民居的情景,只见一个穿着深色套装的老人,卷着时髦的卷发,手中正牵着一个小孩,小孩也许是老人的孙子,她被打扮得干干净净,穿着蓝色的小棉袄和条纹裤子,非常可爱,这栋房子年代似乎也比较久远了,楼梯非常破旧,上面全是污渍和印记。
新年对于中国人有着非常重要的含义,大家会一起吃团圆饭,见到很久不见的亲人,因此为了迎接这个重要的节日,大家也会为此做很多准备。
城市里会将自家的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去菜市场进行大采买,准备新年要吃到的美食,农村则是杀猪宰羊,非常热闹。
在照片中,展示的是青岛街头居民在街头晒腊货的场景,只见人们在电线杆之间拉了一条长长的线,上面挂着熏腊的鸡鸭鹅等,显得非常丰盛,身后的青岛街头由于处于冬天,树叶都掉光了显得非常萧瑟,一些车在街上开着,大家都是忙忙碌碌的模样。
在那个年代,大家住在低矮的平房内,使用的都是公共厕所,有时候一条街的人家使用同一个公共厕所,厕所有时候也会面临供不应求的问题。
因此街上有时候会设置一些收费的公厕,价格不贵,专门派人在门口看守,有时候实在要上厕所了也不得不花这个钱。
在照片中,只见在巷子的末端设立了一个公共厕所,上面挂着一个模板写着两角钱一次,门口坐着一个老太太在看守,她穿着较厚的衣服裤子,外面还套着一个黑色的大马甲,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步鞋,看起来很保暖,老太太的精神也显得十分矍铄。
在八九十年代,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曾经那些所谓的铁饭碗没有了,国家也鼓励大家去自主创业,于是迎来了很大一波的下岗潮。
不少的工人在时代的浪潮中被迫下岗,为了更好的养活家庭,大家便从最小的摆摊开始尝试着创业,有自己的手艺很多时候也能发家致富。
在照片中,展示的是早餐摊摊主的生活,只见男人穿着深色的衣服,十分保暖,头上戴着白色的帽子,正在费劲地推着早餐车,车上装着锅子和炉,滚滚白烟冒了起来,显得非常温暖,藏着上还有一个孩子坐在上面,穿着绿色的小棉袄,懵懵懂懂的样子非常可爱。
在现在的社会中,大家追求大平层,讲究视野的开阔,人和人之间则讲究边界感,一进家门就与外界没有了交流,有可能在家里住几年也未曾见到邻居几面。
但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却非常亲近,家家户户住的也是“握手房”,晒个衣服都能从你家屋顶跨到我家屋顶上,甚至在胡同里谁家买了电视,大家还都会去对方家里看,非常亲密。
在照片中,展示的是青岛居民的居住场景,只见房屋之间挨得很近,路也很窄,勉强能让一个人通行,屋顶上用瓦片盖着,上面还种了一些盆栽,虽然生活不富裕却充满了趣味,穿紫色衣服的女人正站在屋顶上讲话,下面的人们都抬头看着她,带着善意的微笑,感到非常亲近。
在这些老照片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电视剧中光鲜亮丽的青岛,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虽然生活条件很普通,但大家都在努力且用心的生活着,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和互帮互助最为打动人心。
来源:万物知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