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能否啃下仙侠题材这块硬骨头?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30 11:40 1

摘要:10月8日,由侯明昊、卢昱晓主演的仙侠剧《入青云》在优酷上线,播出以来表现强劲,优酷站内热度突破10000,成为平台年度首部破万古装剧。10月24日,由罗云熙、林允主演的《水龙吟》在芒果TV和咪咕视频同步上线,开播10分钟播放量破2445万,猫眼热度值达696

■ 当长剧仍在苦苦寻找仙侠剧的破局方法时,制作周期更短、设定更加极致、故事更加放飞的短剧,是否能够啃下仙侠题材这块硬骨头?

作者张秋怡

编辑丁宇

10月8日,由侯明昊、卢昱晓主演的仙侠剧《入青云》在优酷上线,播出以来表现强劲,优酷站内热度突破10000,成为平台年度首部破万古装剧。10月24日,由罗云熙、林允主演的《水龙吟》在芒果TV和咪咕视频同步上线,开播10分钟播放量破2445万,猫眼热度值达6966.66,登顶全网实时热度榜冠军,并刷新芒果TV历史纪录。

《入青云》热度海报

虽然平台古装仙侠剧相继上线,且看似热度不错,但相比过往仙侠剧的影响力和同期其他题材的热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横亘在我们面前:仙侠剧,正在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

“消失”一词并非意味着仙侠剧产量大幅减少,相反,截至目前,2025年已播出仙侠剧共10部,但其中绝大多数在播放量和网络声量上的表现都不太乐观。在今年整体长剧市场萎缩的大环境下,作为曾经频出爆款的仙侠剧则更显疲软。与此同时,仙侠短剧也在悄然崛起,抢占了仙侠长剧的受众。

今年以来,红果竖屏短剧《云渺》等作品,便以其快节奏多反转的风格、有爽感的人设和极致的情绪冲击,吸引了不少观众目光。8月2日上线的《云渺4》才刚完结一个多月,续集《云渺5》的红果预约量就即将突破300万大关。

《弑神》海报

10月5日,由曾辉、邓灵枢主演的玄幻仙侠题材短剧《弑神》上线,开播48小时播放量便达到1.2亿,抖音tag总播放量更是超50亿,同时空降DataEye红果热榜,位列第9位,热度达6167万。

当长剧仍在苦苦寻找仙侠剧的破局方法时,制作周期更短、设定更加极致、故事更加放飞的短剧,是否能够啃下仙侠题材这块硬骨头?这场关于仙侠剧的内容探索,正在长短视频平台之间悄然上演。

当我们回望仙侠剧的发展历程时,《仙剑奇侠传》一定是无法绕过的开山之作。

这部2005年播出的剧集,以9.1分的豆瓣高分成为一代观众的集体记忆。胡歌饰演的李逍遥、刘亦菲饰演的赵灵儿,用“仙侠+武侠+群像”的叙事模式,构建出一个既有江湖侠义,又有奇幻想象,还有生动群像的世界。接连两部“仙剑”系列《仙剑1》和《仙剑3》的成功,也让“无仙剑,不仙侠”成为“仙剑”剧粉的口头禅。

此后十年,仙侠剧百花齐放,《花千骨》凭借“师徒虐恋”创造了收视纪录,单集收视率更是直接破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则以“三世轮回”的世界观设定成为爆款仙侠剧,创造了全网播放量超250亿次的奇迹。杨幂饰演的白浅、赵又廷饰演的夜华成为现象级角色。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照

彼时的仙侠长剧,无疑是国剧市场的“流量密码”,从电视台到长视频平台,几乎占据了电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

但盛景之下,危机已在缓慢酝酿。

2018年之后,仙侠长剧的口碑与热度双双出现下滑态势,豆瓣评分普遍跌至4至6分区间,内容的同质化使观众开始出现审美疲劳。

《镜·双城》《千古玦尘》等S+项目虽坐拥顶级流量主演与巨额投资,却因为剧情拖沓、人设雷同等问题遭受市场冷遇,前者豆瓣评分仅3.6分,后者上线首日便因“服化道廉价”等负面吐槽而出圈。

《千古玦尘》剧照

观众审美疲劳的背后,折射的恰恰是长剧制作模式的深层桎梏,而这也是仙侠剧被称为“硬骨头”的原因。

一部仙侠长剧的制作周期通常达18至24个月,从IP购买、剧本改编到后期特效,总成本动辄破亿元。高额的时间与资金成本,让制作方更倾向于选择“安全牌”——改编已经获得市场验证的热门IP,沿用受众认可的叙事套路。而这一策略,最终导致仙侠剧剧情老套过时、人设单调重复。

客观来看,面对市场的疲软,制作方和平台并非毫无作为。2022年,播出之前无人问津的《苍兰诀》,最终凭借男女主立体饱满的人设和颇具新意的情感关系,一跃成为当年的仙侠剧“黑马”。在此之后,一批在内容和细分类型上更为新颖的仙侠剧相继立项、备案。

由白鹿、曾舜晞主演的《临江仙》,便是时下崭露头角的“人妻仙侠”的代表。这类仙侠剧将叙事重心从少年男女的甜蜜初恋,转向成年夫妻在婚姻中的矛盾,填补了传统仙侠剧在大团圆结局后的叙事空白。

《临江仙》剧照

除了“人妻仙侠”之外,“大女主修仙”亦是时下热门的设定,它弱化爱情线,强化女性成长,突出女性角色的人物弧光。新丽传媒备案的《我欲乘风》,主角铃萝并非传统仙侠剧中等待拯救的弱女子,而是武力值超群的女魔头。而早已备案的《朝花不见愁》(原著《我不成仙》)则更进一步,聚焦凡人女主一路修仙升级、持剑纵横的故事。

如果说以上两种细分类型是在人设和人物关系上下功夫,那么“无限流仙侠”则是在剧情和结构设计上出新意,它引入时空循环等新鲜概念,为仙侠题材注入悬疑基因。优酷备案的《不醒》,女主黄壤通过四次入梦回到过去,与男主第一秋合力守护天下太平,这种“副本闯关”的模式,让剧集高潮迭起,充满悬念感。

总体而言,这些项目都是在“仙侠”这一大的世界观之下,进行内容上的微创新,而非“伤筋动骨”式的重构,毕竟长剧漫长的制作周期、复杂的审核流程以及巨大的投资压力,也决定了其内容创新策略要以稳妥为主。

就在仙侠长剧艰难转型之际,短剧市场已然开启一场“轻量化”实验。

今年以来,《云渺》《逆天萌兽:绝世妖女倾天下》《傻子女儿,竟是剑仙》等竖屏仙侠短剧,凭借新设定、快节奏、强情绪的特点,在红果平台异军突起。其中,《云渺1》红果热度超7000万,充值额破5000万,《云渺2》首播日热度9491万,总播放10亿+,《云渺3》热度峰值8257万,成为红果为数不多的系列爆款。

《云渺2》海报

与长剧花费大量篇幅构建世界观不同,短剧往往开门见山抛出核心设定,从而迅速抓住观众眼球。

改编自番茄爆款文《我,修仙大佬强亿点怎么了》的《云渺》,开篇便点明主角云渺是修行千年的“满级”大佬,以女主寻找记忆作为故事主线,中间穿插单元案件,其紧凑的剧情让观众直呼“一秒入戏”。

《天道闺女不爱了》则以“天道之女”姜慈从满分“娇妻”转变为霸气大女主为故事的核心脉络,快节奏和强情绪的架构,也让其热度突破4000万。

事实上,低成本带来的高灵活性,让短剧制作方敢于进行多元化尝试。一部仙侠短剧的制作成本通常在5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同时相比长剧,它的制作周期也要短得多。这种“小步快跑”的模式,让制作方能够快速试错、及时调整。

《天道闺女不爱了》海报

据艾媒咨询相关数据显示,短剧的观众中,19至34岁群体占比高达64%。年轻化的表达语境,无疑让仙侠短剧能够精准触达更多Z世代和α世代观众。这些作品深谙年轻观众的审美取向,将仙侠元素与网络流行文化进行了深度融合。

在不少短剧中,主角都会采用“躺平修仙”“摸鱼打坐”等方式突破修为,台词中也经常包含网络热梗。这种“仙侠”与流行文化相结合的情节和台词,让传统的仙侠题材正在变得更具亲和力。

短剧的创新还体现在题材的细分上,除了常见的“逆袭重生”设定,一批更具针对性的仙侠短剧开始涌现。

“萌宝仙侠”聚焦主角与孩子之间的有趣互动,在《逆天萌宝:神医娘亲太飒了》《逆天萌兽:绝世妖女倾天下》等热门短剧中,主角要么带娃复仇,要么养成“萌兽”,精准契合了下沉市场用户对这类内容的偏好。

而以驭兽师为主设定的《驭兽师很稀有,她一抬手万兽臣服》等爆款,则引入了“神兽”等元素来扩充剧情。

《逆天萌宝:神医娘亲太飒了》海报

除此之外,《挖地成宝,炼气三万层》等“种田修仙”类也收获了一批受众。《挖地成宝》讲述主角林轩出身平凡,幼年丧母,因而背负严苛父亲的期望。一次,他在山谷洞窟中发现刻有古老符文的石碑,从此开启“挖地成宝”的修炼之路。该剧以轻松有趣的风格成为观众的“解压神器”。

这些细分类型的出现,恰恰证明仙侠短剧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爽感叙事,而是转而探索更为多元的表达可能。

尽管仙侠短剧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想要真正啃下仙侠这块“硬骨头”,仍有较大难度。

内容体量的不足,成为首当其冲的掣肘因素。1至3分钟的单集时长决定着竖屏短剧难以构建宏大的世界观与复杂的人物关系。《云渺》系列虽因“满级大佬”设定走红,但主角的成长背景、仙门的权力结构等关键信息都未能充分展现,导致剧情越往后越显单薄和套路化,不少观众表示:“短剧就像速食快餐,看着过瘾,但看完就忘了。”

内容同质化也在短剧市场快速蔓延。事实上,一旦某个设定或情节走红,某部剧成为爆款以后,接下来同题材、同类型的作品便会开始跟风复刻。有短剧编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直言,短剧只要找好可以嵌套的模板,之后的创作会特别轻松。

《穿成六岁奶团子,开局天胡》海报

《穿成六岁奶团子,开局天胡》带火“魂穿萌宝女配”的设定后,短短一个月内便有多部相似设定的作品上线,这些作品不仅剧情相似,甚至连服化道和布景都高度雷同。

在视觉呈现上,短剧与长剧的差距更是一目了然。

仙侠题材的影像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瑰丽精良的后期特效,而短剧有限的制作成本,根本无法支撑高质量的特效制作。正因如此,短剧中“御剑飞行”的特效常常被观众调侃为“像骑共享单车”,而“神兽”的建模更是因过于粗糙,让许多观众直接快进。

相比之下,长剧在视觉呈现上的优势是极为明显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十里桃林”“诛仙台”等场景,《香蜜沉沉烬如霜》中“花界”“天界”等布景,都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经典名场面,而这些都需要千万元级的特效预算作为支撑。

《香蜜沉沉烬如霜》剧照

但这并不意味着仙侠短剧没有其存在的价值,事实上,长短剧之间是互补共存的关系。

具体而言,长剧擅长构建宏大叙事,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与复杂的剧情铺陈,挖掘仙侠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世界观,而短剧则以轻量化、快节奏的特点,在开场便能迅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优酷播出的《入青云》,根据目前更新的内容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便融合了两者的优势,得益于导演知竹短剧创作者的出身,《入青云》较之同类型长剧,其节奏更加紧凑,镜头美学也颇具差异性,更符合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取向。

与此同时,它也保留了长剧的世界观构建与人物塑造,在开场便将男主纪伯宰和女主明意的人设立住,同时留下钩子,从而激发观众的观剧兴趣,后续再逐步铺陈男女主之间的试探算计,以及故事的宏大世界观。

《入青云》剧照

从《仙剑奇侠传》的辉煌到如今长短剧的双重探索,仙侠题材的发展历程,也是国产剧市场不断迭代升级的缩影。长剧的“微创新”与短剧的“轻量化”实验,其实都是在为仙侠题材寻找新的表达可能。

从这个角度而言,仙侠题材的蜕变与重生,需要的不是长剧与短剧之间进行内容的差异化竞争,而是要寻求创作理念的革新与突破。只有回归内容本身,关注观众不断迭代升级的内容需求,才能在保持文化底蕴的同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表达。

来源:博客天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