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一道刮痕都是用化学药剂一寸寸手磨出来的,连墙角的油渍都是按2003年工人打卡记录还原的。
老厂房的铁锈味,比任何台词都更吓人。
辽宁本溪那座被1:1复刻的废工厂,不是布景,是时代埋的尸。
每一道刮痕都是用化学药剂一寸寸手磨出来的,连墙角的油渍都是按2003年工人打卡记录还原的。
没人拍它,它自己就在发烫。
啤酒瓶盖上的编号,真有人验过。
当年厂里员工拿空瓶装过防腐剂,盖子是统一编号的。
编剧没瞎编,只是不敢写全。
怕谁?
怕活着的人,也怕死了的。
配乐里那些叮当声,不是合成的。
是剧组跑遍东北废弃钢厂,录下的车床、扳手、生锈齿轮在风里晃动。
降了八度,听上去像有人在你脊椎里敲钢管。
胡先煦的警号021384,根本不是笔误。2002年没有1月38号。
但他们故意写错。
因为那天,环保报告被偷偷改了。
没人敢说具体时间,就用错日期,钉在镜头里。
记者拿的发卡,是下岗女工的。
她女儿死在工厂排污口,尸体被冲进河里,三年没找到。
警号、日期、发卡——三条线,没一条是干净的。
没人喊冤。
没人哭。
连背景音都没有。
只有金属在响,锈在掉,风从空厂房穿过去,像谁在叹气。
你刷短视频看到那片厂房,觉得震撼。
可你不知道,美术组有三个人,看完实景后辞职了。
说不敢再拍工业题材,“怕哪天,自己也成了墙上的锈迹”。
真相不是悬案。
是有人捂得太久,捂到连时间都忘了怎么写。
你记得2008年吗?
不,你忘了。
但剧记得。
他们用镜头,替你记着。
来源:圈圈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