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大瓜!《新闻女王2》撞车《许我耀眼》一句评论引争议上热搜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9 16:32 1

摘要:家人们,内娱公关战又爆大瓜了!2025年10月28日,《新闻女王2》官号因为一句评论,直接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有网友在评论区提“《许我耀眼》想拍出来的感觉”,官号居然回了句“不是一个赛道”,还疑似配了个阴阳怪气的表情包。就这一句话,直接炸了锅!

家人们,内娱公关战又爆大瓜了!2025年10月28日,《新闻女王2》官号因为一句评论,直接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有网友在评论区提“《许我耀眼》想拍出来的感觉”,官号居然回了句“不是一个赛道”,还疑似配了个阴阳怪气的表情包。就这一句话,直接炸了锅!

《许我耀眼》剧粉率先炸场,组团冲去《新闻女王2》抖音、微博评论区:“官方带头拉踩?吃相太难看了吧!”“都是拍戏的,至于这么看不起人吗?”不到半天,#新闻女王2官号道歉# #不是一个赛道言论引争议# 两个话题双双冲上热搜前10,阅读量加起来破10亿,这波舆论发酵速度,比剧里的突发新闻还刺激!

一,先捋明白:这事到底咋发生的?两部剧真的“不是一个赛道”吗?

要搞懂争议,得先分清这两部剧的“底细”——其实官号说的“不是一个赛道”,从类型上看还真没瞎扯,但错就错在“不该用这种呛人的语气说”。

《新闻女王2》是延续第一部的职场权斗剧,主角们在电视台抢头条、斗资源,满屏都是“职场生存法则”,之前第一部靠“文慧心手撕职场PUA”“梁景仁腹黑上位”圈了大批职场人,这次第二部刚官宣就被盼着“再创职场剧天花板”;而《许我耀眼》是实打实的都市情感剧,讲的是女主从职场小白到婚纱设计师的成长,还掺了点“破镜重圆”的甜虐恋,前段时间刚创了腾讯视频现代剧热度纪录,峰值破3万,连妈妈辈都在追“女主怎么逆袭渣男”。

说白了,一个是“职场斗智爽剧”,一个是“情感成长甜剧”,受众、风格完全不搭边。但网友气的不是“赛道不同”,是官号的态度:“就算类型不一样,也不能这么阴阳怪气吧?官方账号不该中立专业吗?”更有人扒出,这个回复不是随机的——运营人员专门挑了这条带“拉踩倾向”的评论回复,明显是“故意引战”,这才让矛盾彻底激化。

二,致歉声明来了!调岗运营却被骂“甩锅”,两方观点吵翻了

面对全网骂声,《新闻女王2》剧组在10月28日晚紧急发了致歉声明,内容总结就三点:1. 向受困扰的观众道歉,说自己没坚守“文艺创作相互尊重”;2. 把原账号运营人员调离岗位(划重点:不是开除);3. 承诺以后加强培训、优化审核流程。

结果声明一出来,不仅没灭火,反而让争议更烈了,网上直接分成三派吵翻:

支持“调岗处置”派:官号就得专业,不能公号私用

不少网友和业内人士站剧组这边:“官方账号代表的是整部剧的形象,不是运营自己的朋友圈!”“你一个官号去评判竞品,本来就越界了,万一引发两家粉丝互撕,破坏的是整个行业的竞争环境。”还有人举例子:“之前某综艺官号乱怼嘉宾,最后还不是运营被开了?职场上做错事就要担责,没毛病。”

吐槽“处罚过度”派:运营是背锅侠,打工人太冤了

更多网友心疼运营:“这话就算有点冲,也没到‘调岗’的地步吧?两部剧本来就不是一个类型,说句大实话而已!”“明明是饭圈粉丝先挑事(有人扒出之前有《许我耀眼》粉丝去《新闻女王》评论区说‘不如我们家剧好看’),运营忍不住回了句,最后却要基层打工人买单?这不是甩锅是什么?”甚至有人调侃:“现在内娱官号运营比当明星还难,说多错多,说少也错。”

质疑“蹭热度”派:不会是故意引战炒话题吧?

还有一波网友脑洞更大:“《新闻女王2》还没播,《许我耀眼》正火,会不会是故意用这种争议拉流量?”“你看,道歉声明一发,两部剧都上热搜了,话题度全有了,这波‘双赢’也太巧了!”不过这种说法没实锤,更多是网友的猜测,但也侧面说明:大家对“内娱炒作套路”已经有了警惕心。

三,这事不只是“官号嘴瓢”,藏着内娱3个深层问题

其实这次风波,表面看是“一句评论引发的公关危机”,但往深了想,暴露的是内娱当下的3个大矛盾:

第一,行业没规矩:“尊重竞品”的边界到底在哪? 现在影视圈宣传越来越卷,官号、明星、粉丝都想“踩一捧一”,但到底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没有明确的规范。比如“不是一个赛道”算不算拉踩?官方能不能评价竞品?这些没定论,就容易出纠纷。

第二,运营成“背锅侠”:责任划分太模糊 剧组声明里只提“处理运营人员”,却没说“审核流程到底哪出了问题”“团队管理有没有责任”。网友吐槽得对:“官号发评论不该走审核吗?难道运营想发就能发?最后只罚基层,这不就是‘避重就轻’?”

第三,比起口水战,观众更想看“作品较劲” 有意思的是,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大部分网友最后都提到了“回归作品”:“《新闻女王》的优势是职场深度,《许我耀眼》的优势是情感共鸣,与其比嘴皮子,不如比谁的剧情更抓心、演技更在线。”毕竟观众追剧,看的是故事好不好看,不是官号会不会吵架。

最后想问:你觉得这事谁错了?

是运营不该“嘴瓢”,还是剧组“甩锅”太明显?或者说,其实是内娱的“敏感舆论环境”放大了矛盾?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咱看看大家更站哪一边~

来源:清欢爱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