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好家伙,终于有部让我惊叹的年代剧了!
谁敢相信,在一部年代剧中,竟然能看到这么多张熟面孔,37位参演明星,全都是最近热播剧中经常出现的身影。
老戏骨更是扎堆,于和伟、丁勇岱、任程伟、尤勇智、吴越、张国强、李洪涛、杨新鸣等等。
这些演员随便挑出来两位,那都是能“扛大旗”的存在。
更别说这部剧直接把老戏骨们全都给拉过来了。
我敢说,这部剧绝对是近两年来,质量最高、班底最扎实的一部年代剧!
如今,这部剧已经杀青,等到此剧上映后,想不火都难!
首先咱们来聊聊这部剧的主角阵容,他们分别是黄景瑜和蒋奇明。
大伙儿可别小看了这两位演员,虽然年轻,可他们的演技却一点也不含糊。
尤其是蒋奇明,6月份的时候,他才刚凭借《边水往事》的王安全一角,拿到白玉兰最佳男配奖,演技实力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虽然《重器》和之前的年代剧一样,都是“老少配”,但黄景瑜和蒋奇明这对老搭档挑大梁,绝对很扎实。
他们俩一改往日风格,演起了80年代的青年检察官和法官。
于和伟、丁勇岱、陈小艺这些"叔圈顶流"甘当绿叶,连吴越都只是特别出演。
网友扒出杀青照笑疯:"这剧组是把《狂飙》《漫长的季节》《警察荣誉》的演员都打包了吧?"
最绝的是剧组的细节控。
为了还原80年代的法院场景,道具组直接1:1复刻了老式法庭。
连桌上的搪瓷杯、铁皮台灯都和档案馆里的老照片一模一样。
黄景瑜穿的检察官制服,据说还是找老检察官借的真家伙,磨得发亮的袖口比任何演技都有说服力。
最近这两年,年代剧有点尴尬。
要么像《依依向北风》那样找34岁演员硬演20岁知青,被骂"肿胀脸出戏";要么就堆狗血三角恋,把改革开放拍成家庭伦理剧。
《重器》偏偏反着来,不请流量明星,专挑黄景瑜、蒋奇明这种有观众缘的实力派。
黄景瑜这次可算摆脱了"特种兵专业户"的标签。
他演的检察官陈一众,因为不会写起诉书被老法官骂哭,后来为了翻案跑遍十几个县城找证据,被网友称赞:"这才是打工人的真实写照啊!"
蒋奇明更绝,继《漫长的季节》里的哑巴傅卫军后,这次演法官余高远,光是一个摔案卷的动作就被法律博主分析出三层意思。
有网友发现,他拿法槌的姿势都是跟退休法官学的,连敲下去的力度都分毫不差。
于和伟在《重器》里演的律师袁亦方,戏份还没年轻演员多。
但他一场法庭戏就贡献了全剧名场面——面对黄景瑜饰演的检察官,他慢悠悠摘下眼镜说:"法律不是理想,是手艺。"
一句话,直接让人见识到了何为“实力派戏骨”,这段表演足以封神。
为啥这些大咖愿意降咖出演?原来导演沈严有绝招。
他拍《中国式关系》时就擅长群像戏,每个角色都能发光。
《重器》最聪明的是没走《人世间》的苦情路线,也没学《大江大河》搞创业爽文。
它聚焦1979到1996年的法治变迁,用五个法学院毕业生的成长串起中国法治进程。
光是真实案件改编就占了80%,从"流氓罪"到经济犯罪,每个案子都像在翻老黄历。
最戳人的是那些细节,导演直接带着剧组来到了青海、成都等地实地拍摄,场景完全都是真真实实存在的,而并非绿幕搭建。
这些场景让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秒破防。
年代剧的春天来了《重器》还没播,奇异果"想看"就破了10万。
但也有人担心:这么多明星会不会变成"一锅乱炖"?
毕竟去年某部年代剧请了20多个熟脸,结果剧情稀烂,被骂成"明星打卡剧"。
不过看《重器》的班底,倒不用太担心。
导演沈严拍《流金岁月》就擅长群像。
编剧赵冬苓写《警察荣誉》把派出所日常拍得比刑侦剧还上头。
这次两人联手,说不定真能给年代剧开辟新路子。
说到底,观众不是不爱看年代剧,是烦了那些滤镜厚到失真、剧情假到离谱的糊弄剧。
要是《重器》能把这份真实和诚意保持下去,别说37个明星,就算再来37个,我们也乐意看!
现在就等开播了。
你觉得这阵容能救年代剧吗?来评论区聊聊!
参考资料:电视剧《重器》百度百科资料
来源:胡叁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