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定制!四十集历史大剧来了!胡歌联手陈道明,中国历史剧有救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9 09:46 1

摘要:果不其然,这消息跟我之前听到的差不多,就是这部40集的历史大戏《风禾尽起张居正》终于正式宣布了,男主角就是胡歌。

《琅琊榜》之后,胡歌拍的第一部古装剧就是这部!

一看到这个话题,我立马就点进去了,速度还挺快的呢!

果不其然,这消息跟我之前听到的差不多,就是这部40集的历史大戏《风禾尽起张居正》终于正式宣布了,男主角就是胡歌。

这可是大规模的历史题材作品,基本上十之八九会在央视播出。也因此,有关这部剧的传闻啊,真是听得多得数不过来。

最先传开的一个消息,是关于胡玫导演的那一档。

当时有个博主装模作样地说,《风禾尽起张居正》会由胡玫导演亲自操刀。

这回心里也觉得踏实了不少。

说到底,在历史剧圈里,胡玫导演这个名头真是响当当的,一部《雍正王朝》,一部《汉武大帝》,就已经足够让人信服了。

不过,不久之后,胡玫导演亲自出来澄清了一番。

她是这么说的:

我跟你说,我根本不认识你,也完全不知道你这个影视作品《张居正》是啥回事。不过你在文章里提到一堆大牌明星,倒把我吓一跳了。你这是打算让老太太放在炉子上烤吗?

你问导演是谁啊?我也不知道,这玩意儿我可没查呢,不过你可以看看官方信息或者相关资料,应该能找到答案。

之前在豆瓣上看的时候,导演那个条目显示的可是汪俊啊。

虽然汪俊导演早年也拍过历史题材的剧,比如《苍穹之昴》啥的,可大部分时间,他还是专注在都市剧这块儿。

像那知名的“小系列”啥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说清是谁,倒是监制这块挺有分量的——陈道明。

网上不少人吐槽陈道明的演技,觉得他演啥都差不多,就像在《康熙王朝》里演康熙一样,没有太大变化。

这说法,连一句标点都让我觉得无法认同。

太早的例子,比如比《康熙王朝》还要早的《围城》都不算光,说到电影《归来》里的陆焉识,或者《楚汉传奇》里的刘邦,哪个跟康熙扮的差不多了?

这部剧请来了陈道明担任监制,算是增添了一份实力保障。

演员方面,男主角已经敲定,定的是胡歌。

胡歌到底行不行演张居正?能演得出彩吗?

我的看法,当然是没问题的。

第一点嘛,就是形象要对得上。

晓得历史的人都清楚,张居正的突出之处,嘿,就是个“帅”字啦。

《明史》作为最靠谱的记载,明确提到,张居正呢,长得挺不错,脸长得挺高,眉毛也很秀气,胡须长到肚子那儿。

他大概有八尺左右高(差不多1.8米),身材挺拔修长,走路稳重又端庄,当时的人都说他“身高似玉立”,外表气质俊逸,看的人都感叹他像个美玉似的。

而且明代科举特别重视仪表,张居正的出众容貌确实给他的仕途加了不少分。比如说,湖广巡抚顾璘第一次见到刚满16岁的张居正时,就因为他“长得挺好看,又俊朗刚毅”,断定他“肯定会成大器”。

胡歌的古装造型,想必大家都挺熟悉了吧,《琅琊榜》里的梅长苏,加上那副俊朗的胡须,简直就用一句话形容:绝。

第二个亮点,就是胡歌的演技真是杠杠的,完全没得挑。

可以说,年轻时候的胡歌,也算得上是奶油小生那阵的“流量明星”。

不过,这个流量,可和别的那些名气大的流量不一样。

由于《仙剑》这些剧火遍大江南北,胡歌一下子成为了当红的明星,而在那次车祸事件之后啊,他的演技风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特别是近段时间,不管是《琅琊榜》里的梅长苏,还是《繁华》中的宝总,或者就是《县委大院》里的梅晓歌,这些角色都展现出他广泛的戏路和明显的演技提升,大家都看在眼里,心里也都知道。

结合前面的情况,胡歌出演张居正,绝对是目前最贴合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了。

除了胡歌之外,据说陈道明和冯远征也会在这部剧里担纲主演的角色。

大家对这两位的演技都挺熟悉的,不过最吸引人的就是他们在剧里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冯远征以前在唐国强版的《万历首辅张居正》里扮演过“大伴”太监冯保,这次我猜他可能还会继续演这个角色。

至于陈道明,我估摸着根据熊召政的原著推断,要么就是隆庆皇帝,要么就是高拱。

既然主要聚焦在张居正的执政生涯上,那隆庆皇帝的戏份啥的,估计不会太多(毕竟当皇帝的时间不长),剩下的角色就只能是高拱了。

关于《风禾尽起张居正》的大致故事内容,主要讲述了张居正的仕途起伏,以及他在朝堂上的种种作为和经历。剧情围绕着他如何凭借智慧与谋略,推进变革,面对权臣与外部压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官场的斗争。整体来说,就是一部展现张居正辅佐皇帝、整顿朝政的历史题材剧。

张居正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因为积极推行改革而留名青史的一位传奇人物。

张居正担任内阁次辅,地位仅次于高拱。在隆庆皇帝重病期间,两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展开了一场争夺首辅的激烈较量。

隆庆去世后,年仅十岁的太子登基,成为万历皇帝,张居正也正式担任首辅,从此开始了大刀阔斧的万历改革。

张居正推行“考成法”来整肃官员体系,极大提升了官员们的干劲和国家的运转效率,还用清丈政策减轻了百姓们的赋税压力。

当一切改革的准备都到位时,父亲突然去世,可张居正却没有按规矩守孝还职,而是坚持留在首辅岗位上继续推动改革,这份用心没人能理解。

万历逐渐对张居正心生不满和怨恨,张居正突然去世后,他就开始清算张家,彻底否定了他的功绩。

人心自有公正,张居正凭借一己之力,整顿国难积存的问题,被后世称作“救时宰相”。

说起张居正,可聊的东西还真不少,他身上的争议也确实挺多。

在那会儿国家和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下,张居正的新政毫无疑问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以来,直到近代之前,影响最深远、成效也最为显著的改革之一。

张居正的变革不仅展现在他振兴朝纲、扭转局势的努力上,还奇迹般地在北方战火中实现和平,把纷争变成了和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各阶层的矛盾以及民族间的冲突,也延续了明朝的统治寿命。

还体现在一次扭转“神运鬼输,亦难为谋”的财政危机,弼成万历初年的治理,为万历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不错的基础;更显现在对近代前夜国家统一与社会转型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可惜的是,制度上的大崩坏让张居正的改革没能彻底解决明朝财税体制中那些根深蒂固的问题。

对于张居正其人,我引用一下,对其较为权威的评价:

张居正在执政的十年里,掌握的权力几乎等同于神宗的全部,这也是他为了巩固朝政所必需的。然而,正因为他掌权太过集中,也就让神宗的地位变得边缘化了。

在掌握权力方面,居正与神宗变成了对头。张居正全心投入国家大事,独揽大权,在神宗看来,这就像是在轻视皇上的威严一样。

所以说,张居正一死,难免会遭到抄家的下场,似乎逃不掉这个结局。

我觉得,这事儿一旦张居正走了,抄家也算是意料之中,没有办法逃掉这个命运。

来源:魔都斐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