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地剑心》这部剧,本来大家都是冲着成毅去的。毕竟从《琉璃》到《莲花楼》,他演的那种破碎感、那种拼尽全力吐血三升的劲儿,已经成了他一个人的独门绝技。
成毅的剧,又杀出了一个配角。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天地剑心》这部剧,本来大家都是冲着成毅去的。毕竟从《琉璃》到《莲花楼》,他演的那种破碎感、那种拼尽全力吐血三升的劲儿,已经成了他一个人的独门绝技。
这次也一样,“王权富贵”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升级版李莲英。那种病骨支离却又心怀天下的感觉,他拿捏得死死的。
我记得《莲花楼》的导演郭虎说过一嘴,说成毅为了找那种虚弱感,在片场能不坐着就不坐着,整个人长期保持一种有点佝偻的姿态。他不是在“演”病,他是在“成为”那个病人。
你看,这就是成毅。一个狠人。
所以,当他扛起一部大男主剧的时候,我们都觉得稳了。
可谁能想到,半路杀出个王弘毅。
他演的那个男二“清澄”,一个清冷孤傲、战力爆表但又有点小可怜的剑客,就那么几场戏,突然就把好多人的魂给勾走了。
弹幕里开始刷屏,社交媒体上到处都是他的截图和cut。讨论度噌噌往上涨,那势头,几乎要跟男主成毅分庭抗礼了。
这就很有意思了。
主角光环失灵了?还是成毅带不动了?
都不是。
说真的,你得佩服《天地剑心》的选角导演,真毒。他太懂现在的观众想看什么了。
王弘毅这个演员,之前在《长相思》里演个小配角,就有不少人注意到他了。底子好,古装扮相是一等一的。这次的“清澄”,人设又特别讨喜,那种“美强惨”的调调,加上一点默默守护的深情……简直就是往观众的心尖上戳。
演员和角色,是互相成就的。王弘毅抓住了机会,角色也给了他发光的地基。
这种“配角惊艳全场”的戏码,是不是感觉有点熟悉?
没错,去年的《长月烬明》就是。
当时邓为演的那个男配,一人分饰好几个角色,硬生生从一部S+大剧里杀出了一条血路,热度直逼男主罗云熙。那会儿全网都在考古邓为,发现他也是在好几部剧里演小配角,一步步熬出来的。
你看,哪有什么一夜成名,不过是厚积薄发罢了。
王弘毅自己好像也挺清醒,之前有个采访里他说过类似的话,大概意思是不介意一直演配角,能把配角演得让大家记住,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比番位重要多了。
心态挺好。
当然,一出现这种配角比主角还出圈的情况,最容易引爆的就是粉丝之间的“战争”。什么“艳压”通稿啊,什么“抢戏”黑料啊,分分钟就给你安排上。
但这次,有点不一样。
剧刚播没多久,王弘毅发了条微博,是他跟成毅的片场照,配文大概是“跟毅哥学到很多,王权富贵是我心里永远的白月光。”
没过多久,成毅在底下回他:“清澄的光芒,无需谦让,你本就闪亮。”
这一来一回,高下立判。
格局。
什么叫格局?这就是格局。把一场可能发生的舆论风波,轻轻松松化解成了一次互相欣赏的体面互动。既安抚了粉丝,又给剧带来了正面热度。
人家正主都互相欣赏呢,其他人还争个什么劲儿。
说到底,《天地剑心》的火,不单单是成毅一个人的胜利,也不是王弘毅一个人的惊喜。
它是整个剧集创作思路的胜利。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这两年的国产剧,尤其是古装剧,男配角越来越“卷”了。身高、颜值、仪态、演技,全都卯足了劲儿向男主看齐。那种随便找个路人脸来演男二、男三凑数的时代,好像一去不复返了。
为什么?
因为观众变聪明了,审美也迭代了。大家不再只满足于看主角一个人谈恋爱、打怪升级,而是更喜欢看那种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故事饱满的“群像戏”。
一个出彩的配角,不仅不会抢走主角的风头,反而能让整个故事更立体,更有张力,甚至能成为一部剧“破圈”的奇兵。
就像有位叫李默然的文化评论人说的:
“当下的观众已经完成了审美迭代,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主角的光环叙事,而是渴望在一部作品中看到丰富立体的‘人物图谱’。一个配角的意外走红,往往不是偶然,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剧本的深度、制作的诚意,以及观众审美取向的变迁。”
他说,“配角决定一部剧的上限”,正在成为新的行业共识。
这话,我信。
所以啊,别再纠结谁压过了谁。
一个敬业到把自己活成角色的男主角,一个惊艳到让人念念不忘的男配角,他们共同出现在一部剧里。
这福气,最后不还是我们这群追剧人的吗?
来源:剧评热点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