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给她的胆子?!当祺贵人高举右手在滴血认亲现场喊出“臣妾以瓜尔佳氏全族性命担保”时,整个后宫都倒抽一口冷气。这哪是告发?分明是把自己和全族都推上了断头台!
谁给她的胆子?!当祺贵人高举右手在滴血认亲现场喊出“臣妾以瓜尔佳氏全族性命担保”时,整个后宫都倒抽一口冷气。这哪是告发?分明是把自己和全族都推上了断头台!
01 看似疯狂的赌局,其实早已无路可退
“臣妾不服!臣妾要告发熹贵妃私通——”
还记得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吗?祺贵人浑身湿透冲进景仁宫,嘶吼着抛出这枚重磅炸弹。那一刻,连见惯风浪的皇后都瞳孔地震。
但你以为她真疯了吗?恰恰相反!这是她在绝境中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想想甄嬛回宫后的架势:满洲大姓出身+四个孩子傍身+协理六宫之权,简直拿的是天选之女的剧本。更可怕的是,她回宫第一件事就是借“梦魇”狠狠整治了祺贵人。这哪是争宠?这是要命啊!
“有孕算什么,能把孩子养大才算本事。” 当初祺贵人这句风凉话,不仅戳了皇后的痛处,更暴露了她内心的恐慌。甄嬛这势头,分明是要把昔日仇敌一个个碾碎。
02 三个证人的致命连环杀
静白师太、玢儿、斐雯——这三人组成的证人群,简直是把甄嬛从少女时代到贵妃时期的情史扒了个底朝天。
静白冷静叙述甄嬛与温实初在甘露寺的往来,那种“我什么都记得但我不说破”的调调,比直接指控更致命;玢儿颤抖着还原温太医当年上门提亲的细节,把少女甄嬛的那点暧昧摊在阳光下;斐雯更是狠角色,连“温太医看娘娘的眼神都能掐出水来”这种细节都敢说。
这三位证人的证词串起来,简直就是一部《甄嬛情史录》。祺贵人握着这些“实锤”,自然觉得胜券在握。可她忘了一件事——在后宫,真相从来不如权势好使。
03 被当成枪使还不自知?她比你想得清醒!
很多人都说祺贵人是被皇后当枪使了,但真相可能更残忍——她是明知故犯。
想想她对庶出妹妹的态度,再想想皇后正是庶出,这两人之间本就隔着心结。可当甄嬛这个共同敌人出现时,她们迅速结成了脆弱的同盟。
“娘娘,臣妾愿为您除去这个心腹大患!”
表面上是对皇后表忠心,实际上是她精心计算的险棋。成功了,她就是皇后的头号功臣;失败了,至少也搏了一把。横竖都是死,不如赌个大的!
04 帝王颜面才是真正的生死线
滴血认亲这场大戏,祺贵人算准了证据、算准了时机,却独独漏算了最致命的一点——皇帝的脸面。
当验亲的水端上来那一刻,这场戏的性质就变了。不再是谁对谁错,而是谁敢让九五之尊当众戴绿帽!
“贱人!”
皇帝那记响亮的耳光,打的何止是祺贵人?更是所有想看皇家笑话的人。什么私通、什么奸情,在帝王尊严面前都不值一提。
这一刻,祺贵人才真正慌了。她终于明白,自己触碰到的是比私通更可怕的禁区——龙椅上的那个人,宁愿要一个美丽的谎言,也不要一场难堪的真相。
05 冷宫里的最后呐喊,道尽后宫女人的悲哀
“臣妾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
大雨中,这个被废为庶人的女子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她以为皇后会救她,至少会念在昔日情分上留她一条生路。
太天真了!当苏培盛带着侍卫出现时,她就该明白——这深宫里,弃子的结局从来只有一个。
杖毙那刻,她可曾想起当年甄家被流放宁古塔的惨状?可曾想到自己也会步上同样的后尘?从她把甄家送入绝境那刻起,就注定了今日的结局。
06 深宫生存法则:没有永远的赢家
祺贵人的悲剧,何尝不是整个后宫的缩影?
今天你踩着别人的尸骨往上爬,明天就可能成为别人的垫脚石。美丽、聪明、家世,在绝对的权力面前都不堪一击。
她真的只是蠢吗?
未必。更多的是无可奈何。在甄嬛强势回归、皇后暗中施压、家族前途未卜的多重夹击下,她除了豁出性命一搏,还能有什么选择?
深宫里的女人,哪个不是戴着镣铐跳舞?区别只在于,有人跳到了最后,有人中途就摔得粉身碎骨。
滴血认亲这场大戏落幕多年后,我们仍在为祺贵人的选择唏嘘。她错了吗?当然错了。她可怜吗?也确实可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棋手,殊不知都是命运棋盘上的棋子。祺贵人以为在赌命,其实她的命早就不由自己掌控。
深宫沉浮,从来都是成王败寇。只是那些雨夜里的哭喊、刑杖下的哀鸣,是否也在某个瞬间,让胜利者们心生寒意?毕竟今日的甄嬛,何尝不会是明日的皇后?
这场人命如草芥的游戏中,真的有人赢了吗?
来源:小勇坎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