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果不其然,和我之前得到的消息差不多,就是40集历史大剧《风禾尽起张居正》终于官宣了,男一号就是胡歌。
“《琅琊榜》后,胡歌第一部古装剧!”
看到这个话题,我蹭的一下,就点了进来,很快啊!
果不其然,和我之前得到的消息差不多,就是40集历史大剧《风禾尽起张居正》终于官宣了,男一号就是胡歌。
重大历史题材,大概率又是央视预定,所以此前关于这部剧的传闻,简直多如牛毛。
最早的一个,就是关于胡玫导演的。
当时有博主煞有其事的说,《风禾尽起张居正》将由胡玫导演执导。
这一下,就让人放心不少。
毕竟,在历史剧领域,胡玫导演算是绝对的“大佬”,一部《雍正王朝》一部《汉武大帝》,就已经有足够的说服力了。
但是很快,胡玫导演就亲自下场辟谣了。
她是这么说的:
“我既不认识你,也完全不知道你这个影视项目《张居正》。但您文中提到这一串大牌吓着我了。您这是要把老太太搁炉子上烤啊?”
那么谁会是这部剧的导演呢?
之前在豆瓣条目上,显示的导演是汪俊。
尽管汪俊导演早年也曾执导历史剧,比如《苍穹之昴》,但后来多数时间,他都深耕在都市剧领域。
比如著名的“小系列”。
到了现在,消息并未明确指出是谁,监制倒是十分大牌——陈道明。
我看到网上有不少人说,陈道明演技不好,演谁都像他在《康熙王朝》中演康熙一个样。
这话,我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认同。
太早的,比如说比《康熙王朝》还要早的《围城》不说,就说电影《归来》中的陆焉识,以及《楚汉传奇》中的刘邦,哪个和康熙演的是一个样?
有陈道明做监制,也为本剧增加了一大筹码。
演员方面,男一号已经确定,就是胡歌。
那么胡歌到底能不能演张居正,能演的好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第一点,形象契合。
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张居正的一大特点,就是“帅”。
《明史》作为最权威的记载,对张居正的外貌有明确描述:「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
其身高近八尺(约1.8米),身材修长挺拔,举止沉稳庄重,时人评价其“长身玉立”“风仪俊整,见者叹为玉人”。
并且明代科举重仪表,张居正的出众容貌确实为其仕途增色不少,如湖广巡抚顾璘初见 16 岁的张居正时,便因其“颜值颇高,俊美刚毅”而断言其“必当大器”。
胡歌的古装扮相,相信不用我过多介绍了吧,《琅琊榜》上的梅长苏,再搭配上美髯,简直就是一个字:绝。
第二点,胡歌演技在线。
可以说,年轻时候的胡歌,也算是奶油小生时代的“流量演员”。
但此流量,非彼流量。
因为《仙剑》等剧走红大江南北,胡歌一跃成为一线演员,而在车祸事件以后,他的演技风格,也随着时间的沉淀,而逐渐走向成熟。
尤其是近些年,无论是《琅琊榜》中的梅长苏,还是《繁华》中的宝总,或者说是《县委大院》中的梅晓歌,戏路之宽,演技上的进步,都是有目共睹的。
综上所述,胡歌来演张居正,算是当下最合适的一个人选了。
除了胡歌之外,据说陈道明和冯远征,也将在本剧中出任主演。
这两人的演技,毋庸赘述,但他们将出演什么角色,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冯远征曾在唐国强版的《万历首辅张居正》中,饰演“大伴”太监冯保,而在本剧中,我猜测他还将出演这一角色。
至于陈道明,根据熊召政的原著推测,要么是隆庆皇帝,要么是高拱。
由于主要展现张居正的执政生涯,那么隆庆皇帝的戏份,必然不会很多(当皇帝的年份太少),就只能是高拱了。
再简单聊聊,《风禾尽起张居正》的大致剧情。
张居正是明代万历年间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
张居正为内阁次辅,位居高拱之下,在隆庆重病时,二人矛盾爆发,展开首辅争夺战。
隆庆驾崩,年仅十岁的太子登基,是为万历皇帝,张居正正式成为首辅,之后便大刀阔斧展开万历改革。
张居正用“考成法”整顿官僚制度,大大提高官员的实干精神和国家组织力,用清丈政策缓解人民的赋税重压。
当改革的一切铺垫做好时,父亲忽然去世,但张居正决定不按制度守父孝,继续留在首辅位置上推进改革,其苦心无人理解。
万历对张居正逐渐生出叛逆和怀恨,当张居正溘然长逝之后,万历对张家展开了清算,彻底否认了他的贡献。
公道自在人心,张居正以一己之力,力除国家积弊,被后人誉为“救时宰相”。
关于张居正,能说的有很多,围绕在他身上的争议,也委实不少。
于彼时国家和历史大局上,张居正新政无疑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直至近代前夜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
张居正改革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起衰振隳、力挽狂澜,奇迹般地在北疆化干戈为玉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延长了明王朝的国祚。
还表现在一举扭转“神运鬼输,亦难为谋”的财政危机,弼成万历初年之治,为万历年间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体现在对近代前夜国家统一与社会转型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但制度性的崩坏,使得张居正改革,并没办法真正改变明朝财税制度深层次的弊病。
对于张居正其人,我引用一下,对其较为权威的评价:
“张居正当国十年,所揽之权,是神宗的大权,这是张居正效国的需要,但他的当权便是神宗的失位。
在权力上,居正和神宗成为对立面。张居正的效忠国事,独握大权,在神宗的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的表现。”
因此张居正死后被抄家的命运,似乎并不可被避免。
你怎么看呢?
来源:草本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