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的电视剧市场出现一个奇特现象:《蛮好的人生》在央视八套黄金档开播后,收视率直接破3,创下该频道新纪录,但豆瓣评分却卡在6.1的及格线。骂得最凶的观众和追剧最疯的观众,居然是同一批人。
2025年的电视剧市场出现一个奇特现象:《蛮好的人生》在央视八套黄金档开播后,收视率直接破3,创下该频道新纪录,但豆瓣评分却卡在6.1的及格线。骂得最凶的观众和追剧最疯的观众,居然是同一批人。
社交媒体上,孙俪眼睛凸得像甲亢和求求孙俪别医美了的热搜与她演技的热烈讨论齐飞。 直到央视罕见下场,将这部剧纳入“今日推荐名单”,这场争议才多了些深意。
孙俪这次彻底放下了“娘娘”架子。 她饰演的保险销售胡曼黎,是个亮片裙配大耳环、见客户先问优惠券、啃玉米吃得满脸渣的角色。
这个39岁的保险精英被公司开除、丈夫出轨,人生跌入谷底后从摆地摊逆袭成连锁店老板。 剧中她与邻居吵架时叉腰骂街的架势,活脱脱就是个市井大妈,完全看不出是演过甄嬛的人。
有一场戏特别戳心:胡曼黎被裁员后,坐在路边啃包子,眼睛却时刻留意着周围,生怕被客户看到自己落魄的模样。
孙俪将那种生活跌入谷底却依然要强撑的心酸演绎得淋漓尽致,让35-50岁的女性观众直呼“看到胡曼黎就像看到自己”。 数据显示,这部剧的女性观众占比高达78%。
但最引发热议的是医院对峙那场戏。 蓬头垢面的胡曼黎情绪爆发,紧紧拽着对手角色的衣领,用上海话展开激烈骂战。
从颤抖的控诉变成哽咽的嘶吼,唾沫星子飞溅的失控模样与平日精致的职场形象形成强烈反差。 有观众吐槽“演得太过了”,但更多人在弹幕里写满“真实”二字。
孙俪的剧本永远布满黄黄绿绿的批注。 在《父母爱情》中,她仅凭一场三分钟的吃面戏就封神。 那一口一口的面条里,是角色压抑的情绪;微微颤抖的手,是她内心的波澜起伏。 资深演员刘涛看完这段表演后发出由衷感叹:“这才是真演技”。
到了《乌云之上》,孙俪的演技更加沉淀。 她素颜出镜,以暗沉肤色与法令纹重塑女警形象,扛矿泉水桶模拟抛尸轨迹,对新人刑警厉声呵斥“破案不是侦探小说”。 这种将生活融入表演的能力,让专业影评人一致认为这是2024年最具分量的表演之一。
但孙俪的演技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从《安家》里房似锦的“冷面虎”,到《理想之城》的职场女强人,观众总说她演什么都像在“使劲过猛”。
孙俪曾闹过不少文化笑话。 2012年生下儿子“等等”后,她收到一堆写着“恭喜麟儿降生”的祝贺卡,竟一脸迷糊地问:“为啥大家都叫我家小子‘邓麟’啊? ”拍摄《甄嬛传》时,她把台词“锦水汤汤”中的“汤汤”读成了“烫烫”,让现场工作人员傻眼。
但这些短板并不影响她活成娱乐圈的“异类”。 她不参加综艺,很少走红毯,闲下来的时间修心养性、陪伴家人。 刘涛早就吐槽,和孙俪聚餐只能是吃中饭,四点以前要散伙,因为孙俪要回家陪孩子。
有网友在小区偶遇素颜遛狗的孙俪,她穿着普通黑色大衣,头发简单扎起,毫无明星架子。 这种接地气的模样让网友直呼“像极了我家楼下邻居”。 别人偶遇明星都是机场豪车,孙俪却在小区捡狗屎。
张艺谋当年评价孙俪“在表演上有着极高的天赋,但需进一步挖掘角色的深度和内涵”,这句话如今看来像是一语成谶。
拍摄《影》时,张艺谋亲眼见证了孙俪的敬业和专业。 为呈现角色,她在高温下拍摄武打戏份,坚持完成所有镜头,主动进行武术训练,并深入研究角色背景。
孙俪的“不合群”,体现在她对作品近乎苛刻的选择标准上。 她不追求作品数量,更看重质量与角色的深度。 一部《安家》,她提前数月深入房产门店体验生活;《理想之城》她与建筑行业的真实工作者交流,力求精准还原职场人的困境与坚韧。
这种“不合群”的清醒,让孙俪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中保持了独特的价值。 从《玉观音》中青涩的安心,到《甄嬛传》中权倾后宫的熹贵妃,再到《蛮好的人生》中在生活泥潭里摸爬滚打的胡曼黎,孙俪用二十年时间证明了一个道理:演员的立身之本永远是作品,而非虚无缥缈的热度。
央视对孙俪的公开“点名”,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认可,更是对一种表演精神的维护。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孙俪的坚持显得尤为珍贵。 当同期女演员忙着参加综艺、接拍广告、制造话题时,孙俪却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打磨演技与沉淀自我中。
有人说她演技退步了,有人说她文化素养不足。 可偏偏就是这个连“麟儿”都会理解错的演员,能用一场吃面戏让观众看哭。 到底是我们对演员的要求太苛刻,还是孙俪这种“不完美”的真实,恰恰戳中了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共鸣?
来源:小E撩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