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云熙新剧《水龙吟》开播三天,热搜挂了七次,骂的人比夸的人多,可收视和点击率还在往上涨。
罗云熙新剧《水龙吟》开播三天,热搜挂了七次,骂的人比夸的人多,可收视和点击率还在往上涨。
这不是一部靠剧情撑起来的剧,也不是靠演技爆红的戏,它靠的是一个让人看了就忍不住点开的“怪”——一个瘦得像纸片、脸上涂着粉、眼圈画得像哭过三天的男主,走在古风世界里,像从画里掉出来的病鬼,可偏偏有上千万人盯着他看。
不是因为好看,是因为太不一样了。
别人演王爷,是英武挺拔,他演王爷,是走路都得扶墙,说话气若游丝,连喝口汤都要人喂。
你骂他瘦,他演的就是个病秧子;你嫌他妆重,剧组说这是故意的,为了突出角色“命不久矣”的设定。
可问题是,观众不是来听解释的,观众是用脚投票的。
热度不是靠宣传堆出来的,是靠人一遍遍点开、评论、转发、截图、发朋友圈才攒起来的。
有人骂他像纸扎人,也有人截图说“他一抬眼,我心都碎了”。
这两种声音同时存在,说明这剧没在演故事,它在演情绪。
这剧的造型,不是偶然,是趋势。2023年播出的古装剧里,六成以上男主都用了类似妆容:苍白皮肤、浓重眼线、唇色偏粉、发型凌乱。
这不是审美升级,是审美疲劳后的集体妥协。
平台知道,观众看腻了正气凛然的英雄,看腻了剑眉星目的男主,他们需要一点“反常”来刺激神经。
瘦,是流量密码;病,是情绪钩子。
你嫌他瘦,可他瘦得连腰带都松了,你反而会想:他是不是快死了?
他还能撑多久?
这种悬念,比任何反转都管用。
观众不是不爱看帅哥,是不爱看千篇一律的帅哥。
当所有男主都长得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突然出现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哪怕他丑,哪怕他病,你也会多看两眼。
罗云熙自己说,最近拍打戏受伤了,饮食受影响,现在正在调整。
这话听着像解释,其实是无奈。
他不是不想胖,是剧组要他瘦,导演要他弱,剧本要他病。
他不是没练过,他拍《长月烬明》时练出过八块腹肌,可现在为了角色,他得把自己饿成一根竹竿。
这不是演员的错,是行业在逼他。
制片方知道,观众现在不看演技多好,他们看“人设多惨”。
你越弱,他们越心疼;你越病,他们越追。
这不是艺术,是算计。
可算计得准,就能赚钱。
《水龙吟》开播三天,播放量破十亿,豆瓣开分6.8,两万多人参与打分,这个数据说明,骂归骂,看的人没少。
平台不会因为骂声大就停播,只会因为热度高就加推。
你骂他,你也在帮他。
再看另一边,成毅的《天地剑心》延档到十二月,制作方说要改特效。
这话听着体面,其实是怕了。
怕什么?
怕跟《水龙吟》正面撞上,怕观众看完罗云熙的病美人,再看一个健健康康的剑仙,觉得没劲。
这不是技术问题,是心理问题。
观众已经被“病弱美学”喂叼了胃口,再端上来一个虎背熊腰的英雄,他们不觉得是真男人,只觉得是过时了。
行业在悄悄改规则,不是演员变了,是观众的胃口变了。
你不能说他们低俗,只能说,他们被逼着换口味了。
有人说,古装剧不该这么演,男主就该是顶天立地的。
可你想想,现实里谁是顶天立地的?
谁不是一边扛着房贷,一边熬夜加班,一边吃着胃药还说“我没事”?
观众看剧,不是来看神话的,是来找共鸣的。
一个瘦弱却倔强的男主,比一个一剑劈山的神仙,更像他们自己。
你骂他不健康,可你有没有在深夜里,也觉得自己像他,撑着,不倒,但没人知道你多累?
这剧不是好剧,但它很真实。
真实地反映了这个时代,观众在看什么,平台在推什么,演员在忍什么。
它不是艺术的胜利,是情绪的胜利。
它用一个病态的外形,戳中了千万人心底那点不敢说的疲惫。
你骂他,是因为你害怕——害怕自己也有一天,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还要强撑着笑。
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你身边的人也瘦了、憔悴了、不说苦了,你会不会也像追这部剧一样,默默盯着他,心里慌,却不敢问?
罗云熙不是第一个被这样对待的演员,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当整个行业都在用“病”当卖点,当瘦成了流量的通行证,我们到底是在欣赏角色,还是在消费痛苦?
当观众一边骂一边追,我们到底是在看戏,还是在看自己?
你骂他,是因为你心疼,还是因为你怕,有一天,你也变成他?
来源:红帽说综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