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地剑心》上线当天站内热度8000,这个数字像一记闷锤砸在狐妖系列前胸,疼得它不得不抬头。
《天地剑心》上线当天站内热度8000,这个数字像一记闷锤砸在狐妖系列前胸,疼得它不得不抬头。
前两部已经把路走死:一部12.81亿播放却只得5.0分,一部9亿播放却只在小圈子刷屏。
现在第三部来了,它想翻盘,可是翻盘的筹码只剩“别再犯错”。
12.81亿播放量的《月红篇》把“顶流+大IP”公式用到极致。
杨幂涂山红红的少女感被观众用放大镜一寸寸拆开,龚俊东方月初的少年感被一句“用嘴演戏”钉在弹幕。
制作方赌的是流量基本盘,他们提前算过:杨幂微博粉丝1.1亿,龚俊超话签到常年前三,就算口碑翻车,播放数字也能在财报里撑场面。
结果赌对了前半句,后半句却失控——豆瓣评分跌破及格线,广告商第二季的合同直接改成“按口碑结算”。
他们原本想要热度,也拿到了热度,却顺带把IP的公信力一起兑掉。
《淮水竹亭》走另一条路:刘诗诗国民度高,张云龙路人缘稳,配角一水儿选秀出身自带粉丝。
剧组把预算从营销挪到服化道,南国篇80%还原就是证据。
他们赌的是“口碑长尾”,认为只要核心粉满意,自来水能慢慢把池子注满。
9亿播放比上一部缩水四分之一,可豆瓣6.3分让平台在招商PPT里写下“系列最高口碑”。
他们想用小而美换时间,结果时间给了,热度没给,广告位照样空一半。
现在轮到《天地剑心》。
成毅的标签是“古装打工人”,李一桐的标签是“美强惨钉子户”。
平台这次把宣传费砍了一半,却给编剧组下了死命令:主线不准改,支线不准水。
首播当天8000热度,是三部里开局最高,却也是最危险——观众已经被前两部调教成“先观望再决定”。
他们赌的是“别再犯错”,赌的是前两部把该踩的坑全踩完,第三部只要正常就能赢。
可是“正常”在影视圈从来不是安全牌,只是不那么烂的牌。
把三部摆在一起,能看到同一条心电图:高开—低走—抢救—再低走。
制作方每一次都在“流量稳赚”和“口碑翻盘”之间摇摆,每一次都把选择写在脸上。
《月红篇》选了流量,于是剧情被剪成短视频合集;《淮水竹亭》选了口碑,于是热搜上不了前三;《天地剑心》想两个都要,于是把赌注压在“不犯错”上。
可惜观众不是数学题,不会给“不犯错”打高分,他们只给“惊喜”或“惊吓”投票。
数据不会说谎:前两部加起来的播放超过21亿,豆瓣平均分却只有5.65。
这说明一个残酷事实——狐妖这个IP的底盘还在,但底盘正在裂缝。
裂缝里掉下去的不是观众,是信任。
现在《天地剑心》每更新一集,观众都在用弹幕验货:感情线有没有快进,权谋戏有没有降智,特效有没有五毛。
平台后台的实时心跳监测显示,第二集播到25分钟时热度掉了300点,原因是一句台词把“转世续缘”解释成了“前世记忆复苏”。
编剧组当晚加班改台词,第三天上线配音版,才把热度拉回7800。
他们比谁都清楚,再掉一次,这个IP就真成了“古装预制菜”。
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天地剑心》豆瓣能上7.0,广告溢价能多拿30%;如果能破8.0,海外版权一次性打包卖出东南亚三国。
平台在赌桌对面放的不是观众,是钱。
他们想让狐妖系列从“扑街代名词”变成“逆袭教科书”,可是教科书的第一页写着:别再把观众当傻子。
现在压力全在成毅和李一桐身上。
成毅的打戏一条过,替身只用在高空翻转,这是他给制片方的安全感;李一桐的哭戏一条拍三遍,导演喊过的时候她还在抖,这是她给观众的诚意。
诚意能不能换成高分,要看后面剧情是不是继续把“王权富贵从兵器变成人”这件事讲清楚,而不是突然插一段“他其实前世是魔尊”。
三部剧把同一块牌子砸了两次,第三次能不能扶起来,答案藏在下周的更新里。
平台已经把预告剪得只剩高光,生怕再泄一点剧情。
他们这次学乖了:不提前吹,不画大饼,只留一句“不魔改”。
可是“不魔改”在观众耳朵里听来,就像“这次考试我不作弊”——本来就是应该做的事,却被当成优点宣传。
狐妖系列走到今天,其实只证明了一件事:再大的IP也经不起两次消耗。
观众可以原谅一次失手,但不会原谅两次套路。
现在《天地剑心》的8000热度就像一根救命绳,绳子那头绑着平台的钱包,这头绑着观众的耐心。
绳结能不能稳,要看后面每一集有没有真东西。
如果它真的翻盘了,不是因为它做对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因为它没再犯前两部的错。
这听起来很悲哀,却是当下国产IP改编最真实的写照:不犯错就是最大的进步。
所以,当下一集更新时,你会点开还是滑走?
来源:好剧百宝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