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失灵!《献鱼》《锦月如歌》评分暴跌,IP改编争议引爆全网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6 05:24 1

摘要:这个夏天,多部备受期待的大IP改编剧集体遭遇滑铁卢。陈飞宇主演的《献鱼》豆瓣评分仅5.5分,周也领衔的《锦月如歌》更是低至5.4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选角贴脸的《凡人修仙传》却拿下了7.5分的高分。

当投资数亿的大IP接连翻车,当顶级流量明星带不动一部剧的口碑,影视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反思时刻。

不是长得漂亮就叫演员,不是有点儿粉丝就叫演员。”《我的阿勒泰》导演滕丛丛近日在业内的发声,道破了当前IP改编剧的困境。

这个夏天,多部备受期待的大IP改编剧集体遭遇滑铁卢。陈飞宇主演的《献鱼》豆瓣评分仅5.5分,周也领衔的《锦月如歌》更是低至5.4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选角贴脸的《凡人修仙传》却拿下了7.5分的高分。

曾几何时,“大IP+流量演员”被视为影视剧的流量密码。然而,这一法则在今夏彻底失灵。

《献鱼》改编自晋江文学城评分8.5的顶级IP《向师祖献上咸鱼》,剧集预约数曾突破120万。陈飞宇饰演的“疯批师祖”司马焦在预告片中气场全开,黑发红袍的造型一度引发全网热议。

但正式开播后,观众却发现角色人设完全走样。原著中“美强惨”的疯批男主,剧中没了阴郁张力;女主也从“社畜咸鱼”变成了瞪着大眼的傻白甜。

同样,《锦月如歌》也遭遇了口碑危机。这部改编自“古言天花板”《重生之女将星》的作品,凭借周也、丞磊等流量演员的加盟,未播先火。然而,剧集播出后却被吐槽“魔改”,原著精髓尽失。

深入分析这两部作品的失败,角色错位成为关键因素。

《锦月如歌》将原著中“女主重生借尸还魂”的设定改为“落水假死”,弱化了女主复仇线,反而强化了男主的“美强惨”形象。更让书粉无法接受的是,编剧甚至加入了女主间接害死男主父亲的情节,彻底背离了原著精神。

《献鱼》则被批评为“角色人设没能立住”。原著中“美强惨”的疯批男主,剧里没了阴郁张力,女主也从“社畜咸鱼”变成瞪着大眼的傻白甜,令书粉难以接受。

反观成功的IP改编作品,如金庸武侠世界《铁血丹心》,在选角时从“贴脸”到“贴性格”乃至“贴经历”都全方位考量。出演郭靖的此沙因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与生于草原长于大漠的郭靖在气质上不谋而合。

面对IP改编的频频翻车,业内开始反思当前的选角机制。

导演郑晓龙曾多次表示,大量片子按照平台、投资方要求,虽然用的是明星、流量,但是出来的片子成功率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平台看大数据,数据说流量高,所以认为用他一定会好,但是他们不研究剧情,不了解剧中人物是什么样的,那能拍好吗?流量大不见得他演这个角色就最合适。”

这种基于数据的选角逻辑,诚然提升了决策效率,也迎合了市场的即时需求,但无形之中也构筑起了一道道壁垒。它限制了艺术的多样性与深度,致使荧幕上充斥着模式化演绎。

滕丛丛等导演的呼吁,实际上是对选角过程应更多融入人文关怀与艺术判断的坚持。

从这些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中,IP改编的破局之道已逐渐清晰。

尊重原著内核是改编的基础。《献鱼》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在于为了改而改,把原著的精髓都改没了,再用拖沓注水的情节填补。

贴脸选角同样至关重要。这一点在《铁血丹心》的选角上体现得淋漓尽致:20岁的包上恩是年龄最接近原著黄蓉的演员,满脸的胶原蛋白十足青春气息;而孟子义饰演的梅超风则打破了观众对这一角色固有的可怕可怖印象,还原了角色前期的天真烂漫。

同时,制作细节决定了作品的颗粒度。从服化道到特效,各个环节都沉下心来做好才能提升作品质感,留住观众的心。

从《献鱼》到《锦月如歌》的失利,给影视行业敲响了警钟:盲目迷信“流量+IP”的模式已不再可行

真正的成功改编,需要制作方尊重原著灵魂选择贴合角色的演员,并用心打磨每个制作环节。毕竟,观众想看到的不是流量明星的刷脸表演,而是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的精彩演绎。

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唯有回归创作本质,才能让IP改编重新赢得观众的心。

来源:玛丽杂烩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