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刷到的那些“总裁虐我千百遍”的短剧,背后可能藏着一个比电视剧还赚钱的生意。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干到了500亿,用户超4亿,单部爆款分账两千多万。
短剧一天能赚百万?
别再骂它low了,真有人靠它翻身了。
你刷到的那些“总裁虐我千百遍”的短剧,背后可能藏着一个比电视剧还赚钱的生意。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干到了500亿,用户超4亿,单部爆款分账两千多万。
不是段子,是真金白银。
那些你以为的“土味狗血”,现在是资本疯抢的流量密码。
以前觉得演短剧是没出路,现在连毛晓彤、王劲松都悄悄进组了。
一个演过《三十而已》的女演员,拍完一部短剧,单集播放破亿;老戏骨王劲松演悬疑短剧,镜头不多,但全网刷屏。
这不是降维打击,是市场在重新洗牌。
短剧不是低配版电视剧,它是快节奏时代的新型叙事产品——3分钟一个钩子,10集讲完一部电影的剧情,谁不爱看?
新人演员于文倩以前看短剧觉得丢人,现在她靠一部《藏不住的光》拿到第一笔片酬,够付半年房租。
她说:“我不靠它封神,但我靠它活下来。
”这话听着扎心,但现实就是这么赤裸。
传统剧集等一年,试镜十次,可能连个群演都混不上;短剧呢?
投个简历,三天开机,一周杀青,钱到账比外卖还快。
平台也在推。
抖音砸10亿流量,腾讯单项目投500万,爱奇艺搞会员分账,连审核都出新规了——不是野蛮生长,是开始正规军作战。
黑名单制度、总编辑负责制,烂剧没市场了。
你骂它狗血,但狗血里有用户要的情绪价值:爽、快、代入感强。
这不叫low,这叫精准。
有人还在纠结“出名还是赚钱”?
别装了,能先吃饱饭的人,才有资格谈理想。
郭宇欣说得好:“先活下来,再谈艺术。
”你以为演员都该在红毯上走?
现实是,很多人连试镜的路费都凑不齐。
短剧不是终点,是跳板。
它不承诺你成为影后,但它给你一个站上舞台的机会。
行业在变,偏见该扔了。
别再用“电视剧演员”的标准去审判短剧演员。
有人用三年熬一个配角,有人用三周换回人生转折。
这不是堕落,是普通人抓住了时代缝隙里的光。
你刷的每一部短剧,背后都是一个想活下去、想被看见的人。
别笑,说不定明天,你朋友圈里那个默默无闻的演员,就靠它买了第一套房。
来源:综艺事件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