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市委副书记为何跨界破案?编剧不懂官场规则吗?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4-12-02 00:17 6

摘要:看到电视剧《我是刑警》时,不少观众可能会被剧情中的某些情节“震惊”到——一名市委副书记竟然直接联系区公安分局副局长,让其接手粮库失窃案,并承诺抽调全市人力支持。

看到电视剧《我是刑警》时,不少观众可能会被剧情中的某些情节“震惊”到——一名市委副书记竟然直接联系区公安分局副局长,让其接手粮库失窃案,并承诺抽调全市人力支持。

这不仅让人对剧情逻辑产生疑问,更引发了对编剧是否了解真实职场生态的深思。

故事中,市委副书记常宝林亲自找东山分局副局长秦川商量破案,这在现实中简直是“不可思议”。根据我国行政机构设置及权责划分,1997年政法工作一般由政法委书记负责,市委副书记常宝林显然不在分管范围内。

如果他同时担任政法委书记还勉强可以解释,但字幕明确标注的是“市委副书记”,这就等同于直接“越俎代庖”。现实中,分管领导不会擅自插手其他领导的职责范围,尤其是这种涉及公安、检察、法院的重大案件。

现实中,一位市委副书记若需高度重视此类案件,常规操作应是召集公检法联席会议或直接向市公安局布置任务。

而让一个副局长级别的基层干部(秦川)跨级承接重大案件的指挥权,不仅不符合组织程序,还可能让其他部门无所适从。再退一步,即使真要选拔特别人才负责此案,指派秦川的决定也应由市公安局局长提出并获得批准,而非市委副书记的直接安排。

剧情中,秦川提出让检察院派一位检察长来指导办案,这一情节更显荒诞。要知道,检察长的行政级别通常是副厅级,而秦川作为分局副局长,最高也只是正科级,这样的请求简直是“天方夜谭”

即便是检察院提前介入案件,也最多由刑事检察部门派遣普通工作人员,与公安局协作办案,不可能直接派出高层领导参与。

电视剧需要一定的艺术加工,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逻辑硬伤”却可能让观众出戏,尤其是对政法工作有所了解的人,更会觉得编剧对官场运作一知半解。

或许编剧在创作时是为了突出秦川的“能力超群”,希望用越级提拔的设定制造戏剧冲突。但这其实是本末倒置。如果改为秦川凭借破案能力赢得市公安局领导赏识,继而逐步获得独立带队的机会,这样的情节设计不仅更合理,也更能体现其成长曲线。

作为一部刑侦题材的作品,《我是刑警》显然有些在“职场逻辑”上失了准头。观众对这类作品的期待,不仅是紧张的情节和精彩的破案,更是对真实职场生态的还原和刻画。影视创作如何在艺术性与真实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来源:百影侦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