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甄嬛传》中,唯一一个没有角色展现,贯穿整部剧的人,甄嬛因为其认清现实,宜修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甄嬛传》中,唯一一个没有角色展现,贯穿整部剧的人,甄嬛因为其认清现实,宜修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她就是纯元皇后,四郎心中无人可以撼动的“白月光”。
作为活在台词里的隐藏女主,皇帝时时刻刻的惦记,可见魅力有多大。
但我不喜欢纯元皇后,并不觉得她有多么好。
宜修千错万错,恨姐姐这件事情上面,我认为是站得住脚跟的,她只是错在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在纯元一个人身上,更不应该利用手段母子俱亡。
重温《甄嬛传》,我觉得“纯元”人设太完美,显得太假了。
作为皇帝心中的白月光,她就像是玉洁白无瑕,没有任何挑剔之处,就连端妃和甄嬛、静妃谈到这个人的时候,也忍不住的夸赞一句。
“纯元皇后善待府中众人。”
可作为姐姐的她,有片刻善待宜修?
纯元作为潜藏女主,通过皇帝和众人给出的讯息,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仿佛世间所有美好的词汇,在她面前都黯淡无光。
美貌出众、温柔善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作为家族的嫡女,可谓是妥妥的赢在跑线,出生那刻起,就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
太后对其也颇为赞叹,似乎除了性格柔软,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后宫,纯元的身上,再无任何挑的出来的毛病。
就连对甄嬛忠心耿耿的崔槿汐,也是因为受过对方的照拂。
宛宛类卿心理下,效忠于这个长相酷似纯元的女人。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她明白纯元在皇帝心中的分量,自然懂得审时度势,跟着甄嬛怎么会混不到肉吃?
一个没有角色展现,却通过众人的口碑,完美的展现在了观众们的脑海中。
只是,如此完美的纯元,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我觉得她的美好,太不真实了,是个人都有缺点,纯元如此的无可挑剔,似乎才是最大的问题。
大家不要忘了,纯元出身高贵,并且才华横溢出口成章。
往往这样的人,骨子里都带着傲气。
就拿沈眉庄,同样出身高贵的人来作对比,她要样貌有样貌,要家世有家世,即便是受到委屈,也会和皇帝耍脾气。
而纯元那个阶段,皇帝尚且没有登基,仅仅只是个王爷。
她温婉柔顺,心甘情愿奉上自己的一切,合理吗?
纯元最爱红梅,红梅代表什么?暴风雪中傲人之姿的品行,但旁人的嘴里,却看不到任何和“傲”相关的表述。
或许她骨子里,是倔强、孤傲的人,表面上和顺贤淑、大度。
毕竟作为封建时代的女性,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不得不将真实的自己隐藏,让自己无可挑剔,成为众人眼里期待的那般。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纯元这么优秀,难道是错?
理性的角度来讲,如此优秀得到四郎的青睐,是一件好事。
只是纯元的问题是过于优秀,仿佛这一切,都是为了皇帝“量身定做”的一般。
要知道,一个家族,为了达到攀附权贵,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皇帝那个时候,虽说没有明确是储君,可是只要有机会,就有不少家族,竭尽所能培养女儿,然后进行“豪赌”。
纯元是最好的证明,宜修何尝不是?
在纯元没有入府之前,她可谓是最受宠的那一个。
为什么这样说?端妃的话里话外,以及宜修歇斯底里质问的时候,都谈到了那个,出生没多久,因病陨落的“嫡长子”。
府中那么多人,唯独宜修先怀上了孩子,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除此之外,宜修的家人,安排纯元入府,照顾一个庶出的妹妹,也是耐人寻味的一笔。
嫡长女陪伴一个庶出,怎么听这个事情,怎么觉得不对劲。
那个尊卑有别的年代,纯元被家里人安排,进入王府本身就是一场“阴谋”。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宜修怀孕期间,没有办法陪伴,自然会受到冷落,纯元碰碰运气,说不定可以加固,家族和储位之争人选的联系。
又或者,宜修的怀孕释放出一个信号,让家族的人坚定站位,必然要送四郎上位。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纯元和皇帝的相识、相知,都透露着不纯粹。
两姐妹共同稳固家族地位,本无可厚非,就算是家族培养纯元,是为了得到帝王之心。
问题是,纯元是金尊玉贵的嫡女,丝毫不在乎妹妹的感受。
宜修是一个不受宠的庶女,太后看上她之前,就是不起眼的存在,更别谈所谓的培养。
她之所以,能够得到重视,全靠自己不认命。
自己研究药理、绘画、书法,不断地提升自我,宜修也非常优秀。
可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原著中,纯元去看望怀孕的妹妹,家里人盛装打扮,这才和皇帝偶遇,并且使对方一见钟情。
皇帝不管不顾,违背自己对宜修的誓言,坚持让纯元做自己的正妻。
表面上来看,纯元也非常无辜,因为她只是看妹妹,结果被皇帝看上了,所以小丑是宜修,不被爱的人,才是第三者?
纯元真的是被动?我不这样认为,她作为嫡女,早已名声在外。
她一个嫡女去看庶女,虽说是“奉旨”,但不管是皇帝,亦或者太后,绝对不可能是宜修的请求。
因为为了出人头地,她拼尽力全力,决不允许有人压过自己一头。
纯元是什么样子,宜修再清楚不过了,她怎么会引狼入室?
由此可见,怀孕的她,间接性影响到生母,在家族中的地位,对纯元母亲造成威胁,这才有了,纯元盛装出席偶遇皇帝。
这也是说,为什么她不是一个无辜的人。
纯元也是太后的侄女,远比宜修见过世面,非常明白母亲是什么盘算,但其没有拒绝。
不仅霸占了妹妹的男人,还抢走了对方的地位。
这个时候,一定有人说,纯元难道以死相逼反抗,才算是一个好人?
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只要是皇家看上的人,完全没有任何扭转的余地。
只是纯元从头到尾,没有任何自己的态度,就让人费解。
没有谈到过纯元的感受,也没有提到过,她在王府“独宠”日子里,是否考虑过,失去地位、被冷落宜修的感受。
她难道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难道纯元是个受害者?
我觉得不是,她进入王府后没多久,宜修生下了一个儿子。
可地位没了,儿子的“太子”之位也没了,她心中恨极了,但真正让其破防的是,嫡长子的陨落。
那个时候,姐姐作为正妻,忙着谈情说爱。
皇帝沉浸沉浸在纯元,怀上爱情结晶的喜悦中。
纯元既然这么善良,应该劝说皇帝,去看看妹妹和孩子,很显然没有,否则为什么嫡长子高烧不退,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
两个人都忽视了,宜修的处境,促使她逐渐黑化。
不过,我觉得她恨纯元没错,还有一个人应该恨,就是不管不顾的皇帝。
宜修总觉得,自己输给了他们的爱情,殊不知,皇帝之所以深爱纯元,不仅仅是她完美无瑕,还有对方的身份尊贵。
为什么这么说?皇帝没有登基之前,正妻的位置一直空着。
虽然宜修很出色,但太后安排这样一个人扶持,他总觉得不被重视,毕竟还有个老十四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所以他一直在等,等一个比宜修还要出色的人,助力自己的帝位。
那句“只待生下一个儿子”就扶持宜修为福晋,也是明码标价,如果是女孩,那么乌拉那拉氏的盘算就会落空。
如此一来,种种因素下,纯元成为了“备选”。
既然如此,皇帝的深情着实讽刺,他爱这个人吗?或许心动,只是没有那么纯粹。
多年后的难以释怀,似乎更多的是感恩、那一抹意难平。
《甄嬛传》上映后,人人都斥责宜修的“狠”,可这一切是谁造成的?纯元没有那么无辜,这朵白莲花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
你们觉得,纯元是一个好人吗?
来源:岁岁剧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