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都市剧领域,医疗题材始终是引发社会共鸣的黄金赛道。经典的《急诊科医生》《外科风云》不用多说,都是聚焦精英医疗的标杆之作。近年的《问心》等医疗剧同样凭借专业案例斩获口碑。而今年,医疗剧正迎来叙事视角的全面升级。肖战主演的《小城良方》未播先火,花絮发布当日登顶社
在都市剧领域,医疗题材始终是引发社会共鸣的黄金赛道。经典的《急诊科医生》《外科风云》不用多说,都是聚焦精英医疗的标杆之作。近年的《问心》等医疗剧同样凭借专业案例斩获口碑。而今年,医疗剧正迎来叙事视角的全面升级。肖战主演的《小城良方》未播先火,花絮发布当日登顶社交平台热榜。
《小城良方》讲述天才外科医生刘铮亮(肖战 饰)因手术事故被迫返回东北老家,在县医院急诊科结识混日子的麻醉师、坚守三十年的老护士等"非精英团队",更与承包医院殡葬服务的女老板(姜妍 饰)展开匪夷所思的情感纠葛。通过"醉酒患者装死""临终老人寻亲"等特殊病例,揭开基层医疗的荒诞与温情。
《小城良方》跳脱了医疗剧专注疑难杂症的创作套路,将镜头对准被忽略的基层现实。结合预告片,该剧有两大突破性看点令人拍案叫绝。
第一大看点:急诊室的黑色幽默。
预告片开场就是典型的东北小城寒冬,县医院急诊科门口,救护车与殡葬车同时抵达。带着大金链子的家属围着刘铮亮争吵:"大夫你说啥?抢救费够买俩棺材板了?"而更荒诞的剧情接踵而至。姜妍饰演的殡葬老板捧着花圈走进急诊室:"刘大夫,现在预订殡葬套餐送临终关怀服务。"
镜头一转,患者家属认真比对墓地地图与住院费用单,护士在急救间隙顺手整理殡葬宣传册。生死场变成魔现实秀场,新剧用诙谐镜头撕开医疗资源困境。没有顶级医院的精密仪器,只有绷带与账单齐飞的日常,这种扎根泥土的幽默让人在笑声中品出苦涩。
第二大看点:反精英的价值重构。
当海归博士面对"用洗衣液洗胃"的急救现场,当专业判断败给"偏方更便宜"的民间智慧。刘铮亮从执着于医疗完美的"手术机器",逐渐理解小城生存的韧性智慧。最戳心的台词来自老护士:"这儿治不了大病,但能帮人活得像个人。"在医疗资源与生死尊严的天平上,那些看似荒诞的选择背后,都是小人物的生存哲学。刘铮亮为何从省医院神坛跌落?他最终是否会留下?新剧埋下的线索值得深思。
可以说,《小城良方》是用糖衣包裹的现实主义子弹,在插管与殡葬服务的荒诞交织中,叩问何为真正的生命尊严。而《小城良方》的创作团队更值得细品。
导演由张晓波(《三十而已》导演)执导,聂成帅编剧作品包括《大考》《天才基本法》,善于长故事的强情节设计。这种商业与东北实景拍摄中融入方言幽默元素的碰撞,注定会诞生不一样的医疗剧。
神仙选角,演员突破太大。《小城良方》的选角堪称妙笔,每位演员都与角色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第一位,肖战。
从古偶顶流到现实题材,肖战的转型之路走得稳扎稳打。新剧中他完全褪去明星光环,饰演的刘铮亮带着精英医生的傲气与创伤。白大褂皱皱巴巴,头发被抓得凌乱,站在县城医院走廊里的迷茫眼神,与从前精致形象形成强烈反差。面对无法用医学理论解决的现实困境时,那种愤怒又无力的微表情,演活了理想主义者的破碎与重建。肖战这次突破性的表演,很可能再次得到大家的喜欢。
第二位,姜妍。
《南来北往》《好好生活》中温暖甜美的形象深入人心,此次挑战殡葬行业女老板堪称颠覆。豹纹棉袄配金丝眼镜,手持计算器核算殡葬套餐,却能在死者家属崩溃时默默递上纸巾。姜妍演出了这个边缘职业背后的温度,与肖战的急诊室对峙戏份,一个冷静现实一个理想至上,张力十足。
第三位,倪大红。
白玉兰视帝倪大红饰演龙冬冬。他坐在轮椅上给医护发零食:"我这心脏支架比你们年轻大夫资历都老。举着白酒瓶指导医患纠纷调解:"在东北没有一顿酒解决不了的生死问题。"倪大红用举重若轻的表演,立住了这个小城"民间哲学家"的形象。
第四位,史鹏元。
新生代演员史鹏元饰演刘铮光——刘铮亮的堂弟兼急诊科司机。花棉袄配毛线帽,开着破旧救护车在冰天雪地漂移:"哥,这儿救人不靠手术刀,靠缘分!"他将东北青年的痞气与善良完美融合,成为沉重医疗剧中一抹亮色。
此外,刘佳、王迅等实力派组成的急诊科群像,每个角色都充满生动的瑕疵感,共同构筑起这个充满人间烟火的小城医疗图景。
结语
医疗剧的真正魅力,从来不在神化医术,而在折射人间。《小城良方》用看似荒诞的笔触,勾勒出基层医疗的真实困境与温暖内核。在医保限额、设备老旧与民众期待之间,那些被世俗定义为"次优解"的选择,恰恰构成了无数普通人最坚实的人生支撑。
肖战与姜妍带领的这支"非主流医疗团队",正在用他们的方式证明:完美的医疗或许不存在,但温暖的治愈永远都在。
这部注定会引发深思的作品,值得每个曾被生活挫败又重新爬起的人观看。你准备好接收这份来自小城的"人生良方"了吗?
来源:影视故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