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甩出数据:近十年带“长征”二字的影视剧超过20部,豆瓣过8分的不到5部。
“又要拍长征?
”——消息刚挂热搜,评论区先吵成一团。
有人甩出数据:近十年带“长征”二字的影视剧超过20部,豆瓣过8分的不到5部。
观众不是怕重拍,是怕又拍成“走路PPT”。
这回《伟大的长征》官宣,最大噱头是《觉醒年代》原班底,可大家心里都在打鼓:同一拨人,还能再掏一次眼泪吗?
剧组倒没急着喊口号,先甩出一张贵州外景进度表:遵义会址、娄山关已杀青,广西全州县直接1:1复制湘江血战现场,泥巴里掺了400公斤红墨水,只为让河水看起来“真的吃过子弹”。
最贵的是那台IMAX摄影机,电视剧圈第一次用,租金按小时算,烧到导演肉疼。
演员那边更卷。
于和伟三个月啃掉15斤体重,腮帮子凹进去,拍照不用修图;曹磊玩真的,每天只吃两根黄瓜,饿到半夜给助理发微信“来碗粉,闻闻就行”;何政军最夸张,跑去找朱德曾孙唠嗑,把老爷子20年前写的行军笔记都复印回来,封皮磨得掉渣。
技术也堆到满级。
AI修复的老照片直接插进正片,1934年的红军面孔和2024年的演员同框,不暂停都看不出接缝。
配乐找的是写《觉醒年代》片头那个张帅,这回他把侗族大歌塞进交响乐团,彩排时乐手直嘀咕“这拍子像踩鹅卵石”,结果导演一拍大腿“对,就是脚疼的感觉”。
最狠的是群众演员:剧组沿着当年路线贴告示,征集沿途老乡来跑龙套,报名过万。
有位贵州大爷,92岁,拄拐来试镜,说父亲当年给红军带过路,他只想在镜头里再走一次山路。
导演没给台词,就让他走在队伍最前头,镜头一扫而过,大爷夜里偷偷哭“看见我爹了”。
可说到底,技术再炫,故事拉胯照样翻车。
长征被拍烂的核心痛点从来不是“没钱”,是“没胆”——不敢拍迷路、内斗、惨败,只敢拍“咬牙坚持”。
目前释出的40集分集大纲里,有一集标题叫《湘江:血未冷》,简介只有一句“红军从8.6万打到3万,仍带电台继续前进”。
短短一行,比任何煽情都吓人。
能不能成?
得看剧组敢不敢把“失败”拍成人样。
毕竟,观众早就不吃“神剧”那套,大家想看的不是完人,是凡人怎么在雪山上捡回一条命,再决定继续走。
剧还没剪完,先留个悬念:如果让你选,最想看长征里哪一段“黑历史”被搬上屏幕?
留言里聊聊,说不定正片真敢拍。
来源:场景SkZq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