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细想就懂:马奎死了,情报还在漏;陆桥山没了,消息照样走;到最后李涯也没了,泄密的口子却没堵上。整个保密局天津站,排除掉所有可能后,就只剩站长和余则成两个人。难道要让老谋深算的站长,怀疑自己这个“老特务”?
看《潜伏》时,总有人问:站长到底知不知道余则成是卧底?其实答案早藏在剧情里——他不仅知道,还把“装糊涂”玩成了保全自己的高明手段。
你细想就懂:马奎死了,情报还在漏;陆桥山没了,消息照样走;到最后李涯也没了,泄密的口子却没堵上。整个保密局天津站,排除掉所有可能后,就只剩站长和余则成两个人。难道要让老谋深算的站长,怀疑自己这个“老特务”?
更别说余则成身上的疑点,根本藏不住:和左蓝的旧情、执行任务时的“微妙失误”、总能在关键节点“恰到好处”地避开风险……以站长几十年的特务经验,早就把这些看在眼里,心里跟明镜似的。
可他为什么偏偏不揭穿?答案很简单:对后期的站长来说,“谁是卧底”不重要,“怎么全身而退、捞够好处”才是头等大事。而余则成,恰好是帮他达成目的的“最佳工具”。
余则成会来事、懂分寸,既能帮他从穆连成那样的商人手里榨取利益,又能替他处理烂摊子、应对上级的调查;更重要的是,当时国民党大势已去,站长早就在为自己铺后路——留着余则成这个“卧底”,说不定哪天就能成为他和中共方面周旋的筹码。
揭穿余则成有什么好处?既断了自己的财路,又少了个能办事的人,搞不好还会引火烧身,把自己拖进特务系统的内斗里。精明如站长,怎么会做这种亏本买卖?
所以到最后,不是站长“没发现”,而是他“不想发现”。在乱世的利益棋局里,余则成是卧底还是忠臣,早就没那么重要了——只要能帮自己拿到想要的东西,留着这个“有用的人”,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来源:洒脱麻酱mjl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