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剧八路军伙食多离谱,顿顿鲍鱼烤全羊,网友:比我吃的都好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4 23:19 1

摘要:画面中,八路军战士穿着整洁如新、头发油光锃亮,伙食方面更是令人浮想联翩——鲍鱼、烤全羊、鱼子酱、牛排、红酒一应俱全,看得观众不仅出戏,甚至直呼:“比我吃的都好!”

抗战时期的中国,正值国家危难、生灵涂炭,敌军铁蹄肆虐山河,前线将士食不果腹,后方百姓同样咬牙坚持。然而近几年,一些抗日题材电视剧却让人瞠目结舌。

画面中,八路军战士穿着整洁如新、头发油光锃亮,伙食方面更是令人浮想联翩——鲍鱼、烤全羊、鱼子酱、牛排、红酒一应俱全,看得观众不仅出戏,甚至直呼:“比我吃的都好!”

这不是一部剧的偶尔失误,而是多部抗日剧集体“失控”的缩影。从台词到服装,从道具到剧情,抗战剧拍的越来越像偶像剧。

在某部热播抗日神剧中,镜头里一位八路战士端坐桌前,面前摆着整整三大盆菜——红烧鸡块、清炒时蔬、大白菜炖土豆,还配着冒着热气的白面大馒头。按剧情设定,这段情节发生在敌后根据地的临时驻扎点。

可问题是,那是战争年代,别说白面馒头,窝头都不一定吃得上,更别提这“食堂级别”的搭配。另一部剧中,一位女战士因喜欢男战士,每天送上一锅砂锅羊肉,只为博取芳心。

剧情中,她还“郑重承诺”以后天天送,语气轻松、笑容甜美,完全感受不到战争的压抑与紧迫。如果不是穿着军装,很多人甚至以为这是民国爱情偶像剧。

更夸张的是,《穿甲弹》中的八路军战士,在玉米地里伏击敌人时,竟然从炊事班长手里接过一锅白面烧饼,还一脸嫌弃地说:“怎么这么硬?”紧接着把饼吐了出去,全然不顾那是战争年代、物资极度匮乏的现实。这“挑食”的行为让网友直呼“离谱到极点”。

如果说这只是剧情需要,那接下来的场面更像是“美食节目”。在某集剧情中,两位战士仅仅午餐就点了六道菜:烤鸡、花生米、鸭掌、烧肉、虾仁、鱼子酱,还嫌没热菜。服务员随后告知:“您点的鲍鱼就快好了。”这不是抗战剧,这是五星级餐厅菜单拍摄现场吧?

还有剧中八路军指挥部设在一栋装修豪华的别墅内,真皮沙发、欧式吊灯、油画装饰,甚至还有咖啡机和红酒柜。主角坐在皮质沙发上,点着雪茄,喝着咖啡,还细细品味糖是否加多了。观众看了直冒火:这到底是在打仗,还是在拍《舌尖上的八路》?

另一部剧中,战士们为了争夺“肉勾蛋”作为晚餐奖励,训练拼命到极致。导演大概觉得“鸡蛋+肉”这份组合能体现出“诱惑力”,却忘了,那时的鸡蛋是奢侈品,肉更是一个月难得一见的食物。而剧中伪军的奖励竟然是白面馒头,这让人分不清到底谁才是当时的正规军。

更有甚者,有部剧中战士用鸡蛋练枪法,一枪一个不带重样。鸡蛋在当年可是珍贵的蛋白质来源,这样用法让观众“心疼得想报警”。而另一位战士在吃了六个菜后,还抱怨牛肉太老、蔬菜不新鲜,要求重新准备。有人调侃:“他不是八路,是来参加美食节目的评委。”

除了吃得好,剧中八路军的穿着打扮也越来越“高级”。男战士打耳钉、染橘色头发,女战士穿旗袍、黑丝、高跟鞋,打仗前还补妆、抹遮瑕、涂口红。这场面不说是战场,谁信不是走T台的模特?

还有一部剧中,女战士提出结婚条件是男方得会做“黑椒牛排、法式鹅肝、烤鳗鱼”。观众都笑了:这不是谈恋爱,是在拍《中餐厅》。网友调侃:“下一句是不是要点82年的拉菲?”

不仅如此,还有战士拒绝吃红烧肉,宣称自己是素食主义者,并怒斥吃肉的战友“二傻子”。要知道,那时候能吃上一口肉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这情节安排显得太过突兀、不合时宜。

在另一部剧里,奖励战士的不是银元,不是功勋,而是一盒鱼子酱。而且不是偶尔吃一次,是顿顿有。从战前部署到战后庆功,这顿饭吃得比现在的普通人还要精致。有网友算了一笔账:“这伙食照这样吃,敌人都不用打,财政先垮。”

有部剧中,八路军战士面对整整一桌子热菜,还抱怨没有汤。另一位则要求换厨师,因为“姜丝切得太细”。这哪里是战士?简直是美食博主。

有观众发现,不光吃得高级了,连住的地方也不含糊。根据地竟然是一座带花园的别墅,室内铺着地毯、装潢讲究,连床都用上天鹅绒床单。甚至还有一场戏中,战士在战壕里边走边走秀,发胶梳着大背头,看起来像“霸道总裁”。

更有一幕,女医疗兵身穿短裙、丝袜、高跟鞋在战场上救援,动作柔美、步伐轻盈,仿佛下一秒就要跳芭蕾。这让观众纷纷吐槽:“要不要顺便再来一场时装秀?”

在《亮剑》中,李云龙结婚那天,最高规格的招待也不过是白菜和饼子。而现在这些神剧,一顿饭就有六菜一汤,一桌人吃得比过年还奢侈。这不是剧情创新,这是对历史的无视。

有部剧中,战士拒吃白面馒头嫌太硬,还要求换西瓜。观众直接怒了:“都秋天了,你要的大棚西瓜是哪来的?”还有人说:“你要不顺便来个榴莲披萨?”这不是演戏,是在挑战观众智商极限。

战士不吃饭还好,某部剧里,男主干脆用扑克牌对抗鬼子,一招全灭,枪都不用。战争场面也不忘“秀操作”,戴墨镜、穿皮衣、开摩托,一边打仗一边走猫步。

在真实历史中,八路军吃的是树皮、野菜、窝窝头,战士们靠着坚定信念和钢铁意志与敌人周旋。可如今这些抗日剧里,人设神化、剧情悬浮、伙食离谱、穿搭浮夸,仿佛穿越到了平行世界。

抗战剧为何越来越像偶像剧?只因有些编剧为博眼球,不惜牺牲历史的严肃性与真实性。抗战是中华民族艰难求生的真实记录,不容娱乐化和神话化,更不能拿来当噱头与玩笑。尊重历史,是每一位创作者最基本的底线。

抗日神剧中的伙食越拍越离谱,已经远远脱离了历史真实。我们不能任由这种“剧毒”传播开来,更不能让后人误解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历史需要尊重,英雄值得敬仰。

来源:小何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