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年前,叶思北和秦南把办公室租在省城老棉纺厂三楼,电梯坏了半年,来求助的姑娘爬九层楼梯,汗滴在旧地砖上,像一串省略号。
“27%”这个数字,不是股票涨幅,是性侵报案量。
一条重审判决,把沉默的柜子踹开,哗啦掉出137份新卷宗。
有人慌了:原来不是“她撒谎”,是“我们装睡”。
——
半年前,叶思北和秦南把办公室租在省城老棉纺厂三楼,电梯坏了半年,来求助的姑娘爬九层楼梯,汗滴在旧地砖上,像一串省略号。
137个名字,被志愿者小赵抄在A4纸背面,贴在冰箱门,每次开门拿可乐,先看到“小慧 17岁”“李姐 42岁”,气泡瞬间没味儿。
范建成在暗网买的“乖乖水”,一瓶250块,包邮。
警方截图里,卖家备注:拍二送一次性针管。
这些像素模糊的聊天记录,最后变成专家证人库里的PPT一页,省高院技术室把它放大到240寸,陪审员抬头,看见字体边缘全是锯齿,像狗啃的骨头。
叶念文升了合伙人,朋友圈没发喜报,只晒了一张旧照片:2018年自己还在实习,陪第一个当事人跑妇联,那天雨大,伞骨折一根,俩人挤在屋檐下分一包辣条。
他配了一句话:升职不过是把旧雨伞换成新的,雨还在下。
——
案子结了,制度补丁才开始打。
“一案多查”听起来像绕口令,翻译过来就是:别只问今晚这一杯,把他整年的开房记录全翻一遍。
试点合议庭更直接,三名法官必须有一名女性,且审过同类案件五起以上——数字冷冰冰,可坐在对面时,受害者至少不用再把“我当时穿了什么”重复第四遍。
但别急着鼓掌。
北南中心半年接137个案子,最后走到立案的不到三成,原因老套:证据灭失、证人反水、家人劝“算了”。
最离谱的一个,女孩父亲追到律所,吼:“你再把事闹大,她以后嫁不出去!
”
秦南说当时她手在桌下掐自己大腿,差点把牛仔裤抠出个洞。
——
有人问我:这案子到底改变了啥?
我想了想,大概是“沉默成本”变贵了。
过去忍一忍,风平浪静;现在忍一忍,热搜上可能跳出自己名字——27%的涨幅就是证明。
别小看这个数字,它让暗网卖家把“乖乖水”涨价到350,还得出示身份证截图才给发货,风险溢价,经济学就这么直白。
至于《反性骚扰法》能不能落地,文件还在走流程,页脚那行小字:征求意见截止12月31日。
我算了下,还有48天,足够把137个故事再抄一遍快递到北京,邮费到付。
——
晚上刷手机,看到叶思北说回忆录写到最后一章,标题暂定《把黑夜翻译成黎明》,被编辑打回,理由是“太文艺”。
她发了个苦笑表情,补一句:那就叫《第138个》,空着编号,等下一个人来填。
我盯着屏幕,忽然觉得那空格里像有风,吹得人心痒。
要不你也想想,如果编号停到你家门口,你会写下什么?
来源:微笑海浪pU3dN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