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子影后,也救不了这烂剧

西瓜影视 港台剧 2025-10-24 12:56 1

摘要:为了生活费,她忍受着出轨成性的渣男老公,常年在泰国台湾两地跑,彻夜为真真做直播募捐。

悬疑题材,一向是华语片难解的题。

这不,又有苦吃了。

迎着千呼万唤,一步噱头奇大的网飞台剧轰轰烈烈上线。

一眼看去,大事很妙。

惊悚悬疑主题,集齐舒淇、李心洁两季《见鬼》女主。

仍可见贾静雯、钟欣凌等熟脸,影后视后大集结。

年轻一辈还是拿了大奖、年仅24岁未来可期的林廷忆。

阵容不可谓不豪华。

热门要素——受虐少女、复仇母亲、回魂巫术、电诈园区、杀猪盘、台式邪教皆囊括剧中。

这意味着什么呢?

观众终于吃上一口好饭了?

可惜。

只意味着“拼好剧”文化正式入侵台剧。

故事开始于一场全民关注的死刑。

被执行者名叫张士凯,曾是班佧(虚构地名)电诈园区的一个头目。

观看执行死刑的房间中,除其亲属,另有两位母亲——

汪慧君(舒淇 饰)与赵静(李心洁 饰)。

她们的女儿是同窗好友,也同为园区受害者:

汪女真真坠楼成植物人,赵女欣怡早被虐待致死。

理论上,于二位母亲而言,这场死刑本该是一个大快人心的时刻。

毕竟,为了让张士凯被绳之以法,汪赵二人已奔走了多年。

但这一刻来临时,两位母亲庞大的恨意,却突然踏了空——

张士凯死的很快,问题也在这里。

十字架般的行刑台上,药物注射,幕帘垂下。

全程不过五秒,罪大恶极的死囚连挣扎都没有,睡过去一般安详。

他死得太快了。

自事发以来,汪慧君数年如一日地照料者植物人女儿真真。

为了生活费,她忍受着出轨成性的渣男老公,常年在泰国台湾两地跑,彻夜为真真做直播募捐。

赵静则回忆起女儿欣怡被发现时的样子。

她被关在笼子内,体无完肤,身上布满电击伤、异物撞伤、鞭打伤,下体撕裂,足可想生前遭受怎样的虐待。

生者有在世的难处,死者有亡命的不甘。

反观张士凯一家——

他自己落得安乐死一般的结局。

母亲与妹妹,一如既往挥金如土。

上一秒在镜头前鳄鱼落泪,下一秒高奢店快乐购物。

受害者难以获得应有赔偿,因财产早已被转移。

种种对比下,汪慧君愤慨:死刑竟像一个奖赏。

于是,全片最高概念设定启动:

还魂。

有一位东南亚神女,可为死去的人还魂七日——

曾经,赵静希望能复活女儿做最后告别,因其死无全尸而未如愿。

如今,死刑仁慈,给了张士凯一个全尸。

于是两个疯狂的“致命母亲”上线,计划复活张士凯。

让他如那些被监禁、被折磨的女孩们一样,被生不如死的绝望所戏耍。

为达目的,先是搞钱:

收集证据,分别从渣男老公与人渣上司处要挟到一笔巨款作为计划资金。

接着搞人:

买通相熟的警察盗窃尸体,伪造骨灰。

环环相扣,竟也成功将张士凯的尸送上了回魂台。

放别的剧要演上几季的故事,在这只是个开篇。

七日复活期开始,一出状似精彩的回魂计,仿佛就要拉开大幕。

但很快,不对劲的气息伴着剧情传来。

观众后知后觉——

不好了,导演拉的好像不是大幕。

复活后第三分钟,高开低走已成定局。

起初两位母亲受愤怒驱使,照着欣怡的尸检报告,一比一送还张士凯所有虐待。

但当张士凯被电击到昏厥,爽了不到三分钟的她们,突然害怕真把人弄死了。

于是“以牙还牙”暂停,改为施救。

方案正到发邪,离奇透顶——“叫救护车”。

四字一出,满屏问号。

不论这回魂之事多见不得光、“已死之人”多容易穿帮。

单论眼下的私刑局面,当真不怕被好心人报警吗?

再多看一眼,人竟然还是直接从充满刑具的犯罪基地直接拉走的。

梦到哪出演哪出。

主角智商下线,张士凯也全自动搅局。

在救护车上鲤鱼打挺,拖着一身的刺伤、砍伤、贯穿伤、电击伤,奔驰在东南亚堵得水泄不通的大马路上,躲避着来自警方、医生以及主角二人的追击。

成功以一敌四五六七,收拾掉一群训练有素的警察,甚至在被汽车撞飞后继续狂奔。

最后又被主角抓回囚禁,一切回到原点。

放弃了智商换来的这段,到底在燃什么?燃的是一个视觉效果——为了张士凯逃逸的刺激,为了追逐的“大片感”。

剧已至此,再迟钝的观众心里也有把称了。

东南亚+悬疑+流行题材+0逻辑,这是陈家羁绊觉醒,思诚附体了。

如此降智的反转,并不是孤例。

比如:

起初主角团怕偷尸复活一事败露,报警抓走邻居阿彭——制造出隔壁无人的空间。

剧集过半,阿彭突然归来,并发现张士凯,抓汪慧君个现行。

下一秒,紧张刺激的BGM渲染中,他一步步逼近,却突如其来给了张士凯一脚。

然后一个大闪回,昭示:

原来,阿彭也与张士凯有仇,他是复活计划中的一员。

连被警察抓走这一步,都是他与赵静一起策划的,为的是进监狱探消息。

再比如:

先一个反转铺垫——原来恶人张士凯竟是一个绝世好哥,其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在病态养母的手中保护妹妹,让妹妹有一个干净的人生。

紧接着,妹妹驱车前去救哥。

本以为是兄妹情深,结果立刻又一个反转——

营救成功后,妹妹突然对张士凯拔枪相向。

告诉他“只有你死了,我才能真的干净”。

硬要上演一出农夫与蛇之蛇先救农夫再杀之版。

更天才的是,哥在副驾时她不拔枪,车停时她不说话,偏偏张士凯手握方向盘时,妹要取人性命了。

最后因扰乱驾驶员出车祸,妹自己被撞死了。

这些个反转,你也不能说它不是反转。

但比起恍然大悟,只让人无语到有些生气甚至发笑。

不怪社长严格。

实在是处处踩着“反转”的大忌——把观众当傻子

换句话说,不靠剧作本身,靠的是刻意给出不符合剧情逻辑的虚假信息,来诈骗观众。

随着反转,一个一个信息接连抛出,靠着眼花缭乱的元素和新的悬疑点刺激,让人忘了上一段在讲什么。

故事从复仇私刑、设计谋财,到挖掘女孩们的园区真相、找寻卧底。

回忆中女孩们被挑拨得互相陷害,当下时间线里,两位母亲也呈现出死仇般的纠葛。

想进来看“致命母亲”的,却莫名其妙看起了狼人杀。

降智反转,也不是《回魂计》一个作品的问题,而是国产悬疑通病。

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导演的意图的,九转大肠一样的剧情,为的是展现局中人的众生相。

所有闪到腰的反转情节,都指向人物的不同面向——

看似为女儿奋不顾身的母亲,也有自己的盘算和隐忧。

而被处死的大反派张士凯,也活在另一种无力抵抗的水深火热之中。

陈正道在拼好剧里真正想做的,兴许是人性悬疑。

只不过,好的反转增加人物厚度,坏的反转扯坏人物设定。

《回魂计》显然只做到了后者。

刻画人性选择“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粗糙展示手法,灰度没调出,人物逻辑先烂成泥。

所以不免遗憾、可惜。

以“正义担当”赵静为例。

剧中用往事展现几位母亲差异:

面对老师对女儿的不当体罚,精致利己派认为小事化了,圆滑派观望,唯独赵静全力支持女儿反抗,坚持处罚老师。

而女儿辈间也有着母亲的痕迹,或多或少影响了她们在电诈园区的结局。

这种正义卫道士本有许多层次可挖,剧集却选最粗浅方式:

先画白——展示赵为女复仇的奋不顾身;

再画黑——为求真相心智迷失,三言两语被挑拨,怀疑自己女儿是被汪慧君女儿真真骗去的园区,

于是劫走植物人真真,几欲杀之再复活问真相。

这一段莫名其妙的反转内讧,看得让人生理不适。

很难想象,一个信奉“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的人,会以绑架谋杀他人女儿的方式,去换取真相。

如此处理,一是想以“勇者的鲁莽”“爱女的决心”丰富形象。

二则为增添反转的刺激——烘托最后汪赵二人选择信任,携手大boss的弧光。

却因拿捏不准尺度,崩坏人物根基。

想做人性悬疑,却完全不通人性。

最后俩人又在观众不知道的地方和好了

再说了,那些可笑的刺激感到底有什么必要呢?

看看它们把整部剧引向了怎样的方向吧。

为了追求一种“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哇塞反转感。

各有弱点却总归是受害者的母亲女儿们,为了完成“反转”,成了一个又一个愚蠢的心机怪。

真正的施虐者张士凯,在喜剧的bgm之下,在无数“原来是被收养的可怜孩子”“原来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妹妹”的反转中,在黑暗里完成了自我救赎。

这不是艺术自由之争。

而是,你可以拍致命母亲,也可以拍《周处除三害》,但不能什么都想要,却没那个金刚钻。

说实话,作为观众,感觉人格都要看分裂了。

就像是看着一个顶好的食材,被乱七八糟的调料给毁了。

七日还魂死刑犯的设定,做严肃题材,左可议论在案件结束后,司法与社会如何看待受害者亲属未停止的心理需求;右可探索如何面对亲人意外离世的漫长告别。

做商业题材,亦能打破框架。

一改过去只会以泪洗面的伟母形象,拍一出姿态各异的致命母亲。

但最终却选择将司法探讨轻轻带过,死亡告别让步于荒唐的反转。

用无逻辑反转换来快节奏的娱乐性,用猎奇虐待的镜头来描绘女孩的惨状、进行对现实的抨击。

本还颇具一些新鲜感的三位母亲,又在追求“轮流给死囚做人工呼吸”与“坚定守护女儿被强暴后留下的死囚之子”“暧昧姐弟恋”这种情节的刺激感下,彻底落了俗套。

这当然是一种选择,一种趋势。

一种主创为预计三季的体量留下的钩子。

结尾真真睁眼,旁白显示她亦正亦邪

只是,拼好剧盛行的当下,社长仍想呼吁一种《舌尖上的中国》精神——

“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2025年上半年,在以高概念、商业化为代表的网飞,断层拿下收视全球第一的,也不是《鱿鱼游戏》之类话题之作,而是《混沌少年时》。

图源:Netflix

这部心理悬疑的最佳范本,全片一镜到底,无一处耸人听闻的刻意反转,不虚构任何一处信息诓骗观众,连bgm都绝不多放。

就这样,却用手术刀的精准,展现了一个看似人畜无害甚至有些懵懂愚蠢的男孩,是怎么产生行凶杀人的心理。

《混沌少年时》

对主角的描画不求刻意的“黑白配比”,只是顺着人性本身的肌理出发,在幽深的地方看见迷茫,在空洞的地方窥出可怖。

而后便能明白,单纯是真,邪恶也是真。

《混沌少年时》

人性本就是悬疑片,又何苦去虚头巴脑的布景与营造。

大道至简,观众对影视作品从来都只有一个要求:

不求你曲高和寡,也拜托不要东拼西凑。

来源:谈心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