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长成为“匪谍”,周至柔、陈诚在“吴石案”中如何迂回营救?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4 12:23 1

摘要:在《沉默的荣耀》中,陈诚与周至柔一声声“学长”叫得亲切自然,引人注目,好不亲热。

在《沉默的荣耀》中,陈诚与周至柔一声声“学长”叫得亲切自然,引人注目,好不亲热。

两人一位是台湾省长,一位是“国防部”代参谋总长,官阶和军衔皆高于吴石,为何如此称呼?

原来,三人皆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吴石为保定三期骑兵科,陈诚和周至柔则分别是八期炮兵科与步兵科,这一声“学长”名副其实。周至柔长期追随陈诚,属“土木系”核心,二人交情深厚。

那么,当吴石因“通共”被捕,这两位身居要职的学弟,究竟作何反应?又各自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一、周至柔的迂回之策,难阻枪响马场町

周至柔

吴石案发,震动国民党高层。谁也未料,总裁亲点的“吴状元”竟会暗中助共。

尽管周至柔曾命二厅暗中监视吴石,但一旦罪名坐实,他仍感颜面无光,毕竟“共谍”出在“国防部”,还是他的直属部下。

尽管心存一丝同情,陈诚与周至柔并未直接出面求情。并非不愿,而是不敢。

作为蒋介石亲信,他们深知“通共”二字的分量,更明白总裁正处震怒之中,贸然进言无异引火烧身。

不过,作为“国防部”代参谋总长,周至柔仍有机会暗中周旋。

他以吴石官阶高、案情重大为由,建议蒋介石设立高等军事法庭审理。在审判人选上,他煞费苦心。

解密档案显示,周至柔在呈文中提议由蒋鼎文任审判长,韩德勤与刘咏尧担任审判官。

蒋介石迅速批复同意,并正式任命三人。

为何是这三位?

一来,三人背景可靠。蒋鼎文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韩德勤为总统府战略顾问,刘咏尧任“国防部”政治部副主任,皆忠心耿耿。

二来,三人职务清闲,能专注审案。“战略顾问”本就是闲职,刘咏尧也非一线要员,正合老蒋“从速从严”之意。

更重要的是,三人皆出身保定系,与吴石有校友之谊,私交甚笃。周至柔此举,可谓用心良苦。

呈文顺利获批,可见蒋介石对此安排并无异议。至于周至柔是否暗中向三人交代什么,已不得而知。但审判结果确实对吴石有利,虽认定“通共”属实,但念其抗战有功,建议免死。

然而,这并非蒋介石所要的结局。他不仅亲批“杀无赦”,更以“审判不公”为由将三人革职。周至柔再签呈求情,建议记过处分,但老蒋不为所动。

周至柔的运作,并非仅因同窗之情。作为技术官僚的代表,他更担忧若轻易处决吴石,未来恐人人自危,司法程序亦形同虚设。可惜,他终究未能算过蒋介石的独裁手腕。

枪声在马场町响起,但周至柔尽力了。

二、你救我于危难,我护你家人余生

剧中,吴石唯一请求是“放我太太回家”,审讯组应允。然而真实历史中,情报机构远非如此仁慈。

吴石夫人王碧奎虽对丈夫所为毫不知情,仍因“共谍家属”身份入狱。蒋介石甚至意图对其子女下手。

危急时刻,陈诚站了出来。

陈诚

他与吴石之间,不止同窗之谊,更有救命之恩。

北伐期间,陈诚在南昌战役中重病昏迷,被敌军包围。时任作战科科长的吴石率警卫连杀出重围,背负陈诚冒死突围,双脚溃烂亦不离不弃。

这份恩情,陈诚从未忘却。

国民党退守台湾时,正是陈诚向蒋介石力荐吴石出任国防部参谋次长,称“如此军事人才,不用可惜”。如今他虽救不了吴石性命,却决心保全其家人。

吴石

他向蒋介石直言:吴石有罪,但“祸不及妻儿”。若行连坐之法,不仅失信于民,更将动摇军心,令党内人人自危。

这番话,蒋介石听进去了。

陈诚随后三次在王碧奎案卷上批示“家属无涉,暂缓羁押”,使其刑期一减再减,最终仅判七月。

吴石子女吴学成、吴健成一度流落街头,靠捡拾菜叶果腹,夜宿车站长椅。“匪谍子女”的身份令他们备受冷眼。

陈诚得知后,每月从办公经费中拨出200新台币,派副官暗中接济,助其租房度日,并安排吴学成入读教会学校,吴健成化名“陈明德”进入台北建国中学。

“陈明德”正是陈诚年轻时用过的化名,其用心可见一斑。

在“检肃匪谍条例”肆虐的五十年代,陈诚此举冒着极大政治风险。副官始终未透露身份,账目也经特殊处理,以免授人以柄。

吴健成不负期望,考入台大电机系,1977年赴美留学。其出境手续能顺利办理,亦因陈诚临终前嘱托警备总司令陈大庆:“若吴石子女有难,能帮则帮。”

陈诚

直到2000年,吴健成在国史馆查阅解密档案时,才在发黄的卷宗中发现几笔“遗属安抚”拨款,签发人正是陈诚。

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三、立场的对岸,人性的微光

吴石就义后,陈诚在日记中写下:“闻吴石伏法,念旧,不胜唏嘘。”紧接着却笔锋一转:“执法如山,不容宽贷。”

陈诚

无人知晓他落笔时的心境。

论立场,吴石与周、陈并非同道;论信仰,他们更是对手与敌人。然而,吴石为理想视死如归的勇气,显然深深触动了对手。

周至柔在体制内尽力周旋,陈诚在暗处守护遗孤,他们的选择,让历史在冷硬的政治铁幕中,透出一缕人性的微光。

这些尘封于档案中的往事,随真相的解密缓缓浮现,为那段动荡岁月,添上了一抹超越立场的温度。

来源:清风小毅H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