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拆迁款到账那天,我妈把银行卡直接塞我弟手里,说‘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
“拆迁款到账那天,我妈把银行卡直接塞我弟手里,说‘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
”
豆瓣小组里这条帖子,两千多条回复,全是骂的。
有人甩出一张剧照:蒋欣穿着旧羽绒服,站在拆迁办门口,手里攥着化验单,眼神像要把楼炸了。
配文只有一句——“《多喜一家人》拍的就是我。
”
剧还没播,先靠一张剧照把热搜捅了个窟窿。
青岛老城区,1:1搭出来的“多喜巷”还在,墙皮故意做旧,空调外机锈得能刮手。
当地阿姨路过嘟囔:这不就是我们当年等签字的那条破街?
剧组把2008年冬天那股“等着拿钱救命”的味,连灰带土全搬进来了。
梁冠华为了演“赛多喜”,三个月啃煎饼卷大葱,体重飙了15斤,肚子鼓得能把裤腰勒成救生圈。
导演喊停,他还不撒手,非把拆迁合同再读一遍,说“得演出那种‘钱在眼前却够不着’的痒”。
蒋欣更狠,拍一场砸医院的戏,真把道具玻璃拍裂,手缝七针,第二天裹着纱布继续吼。
她私下跟记者说:“闻佳音的疯,是笑着把刀递给你,再让你自己捅自己。
”
最扎心的是青年演员章煜奇。
他演的“赛秀利”是家里唯一大学生,却得了抑郁症。
章煜奇跑去精神卫生中心住了两周,跟着病人排队打饭、做团体治疗。
回来那天,他在酒店电梯里突然崩溃大哭,把助理吓得够呛。
后来他解释:“不是演病态,是演‘想正常却正常不了’的那种羞耻。
”
4K HDR调色做完,画面像被2008年的冷空气又涮了一遍。
雪灾、奥运、股市绿到发慌的K线,全被塞进背景。
连汶川地震的募捐箱都摆在超市收银台,镜头一扫而过,没人喊口号,却看得人心里咯噔。
央视八套排播表上,这部剧被标成“重点”,爱奇艺把预告片放在首页六小时没撤。
Netflix的选片人看完粗剪,只回了一句话:
“中国家庭吵架,原来也能吵出史诗感。
”
拆迁款到底怎么分?
编剧没给答案。
第12集,蒋欣把银行卡掰成两半,一半塞给弟弟,一半扔进病房马桶。
镜头对着旋转的水流,戛然而止。
评论区吵翻了:
“换我,我也扔。
”
“扔?
那是救命钱!
”
剧组的微博放出一张幕后照:
道具师把真化验单、假房产证、半袋速冻饺子码了一桌,标签写着“记忆标本”。
底下最高赞的留言是:
“别拍了,再拍我就得回家跟我妈吵一架。
”
播出时间一拖再拖,传说是“五个一工程”审片组看完,让补拍一场“更温暖的结尾”。
导演傅东育在饭局上闷了一口酒:“温暖?
那得先让观众把玻璃碴子咽下去再说。
”
现在,青岛那排假拆迁楼成了打卡点。
阿姨们举着丝巾拍照,年轻人蹲在门口哭。
导游拿着喇叭喊:“这里是多喜巷,明年就拆真了,想哭的抓紧。
”
有人问我,这剧到底想讲啥?
我想了想,说:
“它不讲道理,就讲你家的那点脓包,挑破,给你看血是什么颜色。
”
血的颜色,2008年冬天,雪地里一滩,像兑了水的番茄汤。
又冷,又腥,还舍不得擦。
来源:把梦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