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转型,别怂,干就完了!

西瓜影视 港台剧 2025-10-23 18:54 1

摘要:每天听《得到》,雷打不动。这不,今早听着《得到·头条》主理李南南的精挑细淘的《中年转型的方法:用物、爱人、敬畏神》,马上就被共情了。他说香港的TVB最近又裁员了,像老楼拆脚手架,“哗啦”一声,连灰都不剩。

每天听《得到》,雷打不动。这不,今早听着《得到·头条》主理李南南的精挑细淘的《中年转型的方法:用物、爱人、敬畏神》,马上就被共情了。他说香港的TVB最近又裁员了,像老楼拆脚手架,“哗啦”一声,连灰都不剩。

演过TVB《西游记》的江华,去卖了保险,《倚天屠龙记》的李成昌、《使徒行者》沈震轩开了出租车,《法政先锋》的陈思齐夜市摆摊卖鸡爪,《九品芝麻官》黄凤琼去当了月嫂,给40个奶娃娃擦过屁股。

你可能未必熟悉这些名字,但这些电视剧你没准看过。

最近的一次,是TVB开始尝试团播。就是一堆人组成团,一起上直播。包括吴卓羲、郭晋安、欧阳震华等等,一共六个人,平均年龄50+,总年龄超过300岁。

别急着悲悯——他们不过是提前替我们体验了“被系统优化”的酸爽。

香港那弹丸之地,巴掌大的摄影棚盛不下岁月这把杀猪刀;

我们这边,刀还没落下,风已经吹到脸上。

AI绘图、AI写稿、AI写代码,连AI都能演“深情对视”,

留给中年人的台词,只剩一句:“辛苦了,去财务领工资吧。”

别演苦情,苦情不值钱;

转型也不是“诗和远方”,是“再不开工,房贷就断供”。

哈佛老头布鲁克斯把人的脑袋分两半:

“流体智力”——年轻时候CPU,超频跑分,熬夜三天还能蹦迪;

“晶体智力”——老坛酸菜,越腌越有味,四十年的老卤水,拌啥都香。

AI把流体智力按在地上摩擦:

你刚学会Python,它GitHub上已迭代到“蛇精病”版本;

你熬通宵画原型,它一秒给你出72张高清大图,

还附带“老板更爱哪款”的数据报告。

别跟它拼速度,拼经验、拼人脉、拼“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套路多”。

晶体智力这口老锅,炖的是人情世故、行业黑话、背锅秘籍,

AI啃不动,年轻人嫌腻,

正好便宜了我们这帮“过季水果”。

布鲁克斯给中年人指了三条明路,翻译成人话就是:

1. 把肚子货倒出来——写专栏、录播客、做培训,别让知识长霉;

2. 把通讯录翻出来——别只加微信,要加餐,一起撸串交换情报;

3. 把尾巴夹起来——对变化说“您请”,对年轻人说“带带我”,对未知说“我怕怕但还是要上”。

别嫌土,土办法最扛地震。

薛兆丰:44岁辞去北大教职,上网讲经济学,

一张嘴把“边际效用”说成“相亲市场”,

卖课卖到一个小目标,

证明“知识付费”比“评职称”来钱快。

陈行甲:50岁辞官,做公益,

把“精准扶贫”玩成“流量扶贫”,

直播带货恩施土豆,

一颗土豆带出新阶层——“公益网红”。

储殷:大学教授变身短视频“老储”,

讲职场、讲婚姻、讲“35岁怎么还不死”,

一条视频点赞百万,

把“象牙塔”翻译成“菜市场”,

粉丝说:终于听懂教授在说人话。

万书记:街道办主任走上脱口秀舞台,

把“创文”“防疫”讲成段子,

观众笑出眼泪,

他笑出房贷——

“体制内”也能有“体制外”的副业。

别急着给他们贴“降维打击”的金粉,

他们只是提前把“晶体智力”变现,

在AI的牙齿缝里抢肉吃。

一个输出习惯:

每周写篇“踩坑笔记”,发知乎、发小红书、发家族群,

别嫌low,low是流量的亲妈;

写得多了,总有猎头、合伙人、韭菜——

哦不,是“知音”——来找你。

两种深度关系:

同行里找三五个“老伙计”,组个“深夜食堂”群,

互晒 KPI、互递简历、互推项目;

外行里找两三个“异类”,

做医生的、做DJ的、做月嫂的,

听他们骂街,学他们黑话,

交叉火力才能打中未来的靶。

三分敬畏之心:

对AI敬畏,它比你快,但没你“贱”;

对年轻人敬畏,他们比你莽,但缺你“稳”;

对未知敬畏,别怕打脸,

脸打肿了,脂肪厚了,抗寒。

中年转型,没有“星辰大海”,

只有“柴米油盐+WiFi”。

别给自己加“重启人生”的滤镜,

就是“换条赛道接着跑”,

跑不动就快走,

走不动就爬,

爬也要爬得姿势帅一点,

万一被无人机拍到,

还能上热搜——

#50岁大叔爬出人生新高度#

记住,

下半场哨声刚响,

主力被换下,

替补才登场。

AI再凶猛,

也抢不走你骨子里的“老油条”味。

去吧,

把简历改得花里胡哨,

把朋友圈晒得烟火气十足,

把水晶体老酒,

倒进时代的塑料杯,

敬自己——

敬那口不服软的牙,

敬那颗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

还蹦跶着想跳迪斯科的心。

“重新开始,这是自然。”

——加缪

翻译过来:

别怂,干就完了。

来源:倾城之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