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人接话,但空气里那股“终于”的松弛感藏不住——像地铁门合上前一秒挤进来的打工人,喘着粗气,好歹赶上了。
“无期徒刑”四个字蹦出来的时候,办公室茶水间里有人小声嘀咕:“才无期?
便宜他了。
”
没人接话,但空气里那股“终于”的松弛感藏不住——像地铁门合上前一秒挤进来的打工人,喘着粗气,好歹赶上了。
二审改判的判决书比热搜来得晚,却比热搜更解渴。
警方把“水”重新送检,DNA图谱一拉长,范建成的名字再也跑不掉;赵淑慧那个银色U盘里,8段视频像8颗钉子,一颗一颗敲进棺材板。
最绝的是,他在取保候审期间开直播,把受害者当流量密码,法官大笔一挥:加重情节,没商量。
有人调侃,这是“自己递刀”的典范,听着像段子,细想直冒冷汗。
叶思北第一次出镜是在央视《法治在线》,镜头扫过她的侧脸,弹幕飘过一句“她眼角有疤,但眼神没碎”。
节目没配煽情BGM,反而让 silence 占了上风——那几秒空白,比任何哭喊都响。
弟弟叶念文坐在台下,手里攥着刚领回的律师证,红皮烫金,像一张迟到的通行证。
姐弟俩没抱头痛哭,只是散场后并肩走了段夜路,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像把过去的自己远远甩在后头。
赵淑慧的离婚手续办得比超市结账还快。
民政局门口,她牵着女儿范雯雯,小姑娘手里攥着一只粉色保温杯,杯底贴着新学校的校徽。
有人问:“以后姓什么?
”赵淑慧答:“先治病,再改名,姓什么都不如姓‘自由’。
”11月,她发起的“职场妈妈保护计划”上线,第一天就挤爆服务器——后台数据显示,73%的咨询来自凌晨一点到三点,都是娃睡后才有空哭的妈妈。
赵楚楚的缓刑判决书下来那天,她给叶思北发了条短信,只有三个字:“对不起。
”叶思北回了一个句号。
半年后,两人一起坐在“她说”公益平台的直播间,弹幕刷“魔幻联动”,她们对视一眼,同时笑出声,笑得有点苦,像隔夜的冷咖啡,好歹能提神。
平台运行十个月,帮17个人固定证据、换工作、搬家、给孩子转学,数字不大,却都是实打实的“第二次人生”。
最高法年底那份《性侵案件证据规则指引》,白纸黑字写着“创伤后应激反应不影响证人可信度”。
翻译成人话:哭到背过气、记错时间、微信拉黑又加回,都不等于“撒谎”。
一位基层女警在内部培训笔记里写:“以后问笔录,先递纸巾,再问‘你还好吗’,别再问‘你确定吗’。
”
有人把这句话发到微博,点赞破百万,评论区最高赞是:“原来被相信的感觉,比赢官司还爽。
”
直播平台的“受害者保护机制”上线第一天,屏蔽关键词库里多了“完美受害者”“仙人跳”“价格没谈拢”。
程序员小哥加班到凌晨,边敲代码边骂:“早干嘛去了?
”骂完继续敲,键盘声像深夜打铁,火星子四溅。
2024年元旦,叶思北跑去杭州给“打破沉默”法律援助基金剪彩,红绸子一落地,背后电子屏跳出捐赠名单:有卖奶茶的,有做新能源的,还有家网红MCN,曾因蹭热度被她当众怼过。
有人起哄“互联网没有记忆”,叶思北淡淡一句:“记忆有,只是偶尔格式化,得有人帮它恢复。
”台下掌声稀稀拉拉,却持续了很久,像小雨,湿衣服但不打伞。
原代理律师孟鑫被吊销执照的消息夹在春运抢票攻略里,不显眼。
业内群有人甩出一张他早年演讲的旧照,PPT标题赫然写着“律师的职业伦理”。
照片被做成表情包,配文“大型翻车现场”。
没人同情,也没人庆祝,只是默默把备注改成“前同行”,像把过期文件拖进回收站,清空,不留快捷方式。
案子翻篇了吗?
翻不翻的,日子总得先过。
地铁依旧挤,房租照样涨,职场妈妈把摄像头对准工位,录下每一次不怀好意的靠近;高校选修课表上,“反性骚扰”三个字终于出现在公选课栏,容量100人,选课系统开放3秒满员;深夜的直播间里,赵楚楚把镜头对准自己眼角的疤,说:“伪证是我一辈子的污点,但污点也能当路灯,照别人,也烫自己。
”
屏幕外,有人关掉手机,长舒一口气,把闹钟设在六点五十——明天还要上班。
正义没有彩蛋,它只是把跑道上的坑填平,后面的人不用再摔同一个跟头。
至于跑不跑,跑多快,看个人。
来源:浪里勇搏波涛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