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甜宠霸总”横行、刑侦题材爆款不断的今天,能让一部剧悄悄杀出重围的,还有一个老牌赛道:谍战剧。
在“甜宠霸总”横行、刑侦题材爆款不断的今天,能让一部剧悄悄杀出重围的,还有一个老牌赛道:谍战剧。
不论是国安反谍、抗日潜伏,还是解放前后的特工博弈,谍战剧自带一种让人“脑子嗡嗡响”的魅力。
每一秒都是暗潮汹涌,每一眼都可能藏着“内鬼”,一开追就停不下来。
这一类剧,最大的看点就是两个字——烧脑。
而这三年里,国产谍战剧也逐渐摆脱套路,开始回归“硬核”剧情,不再一味撒狗血、堆明星,而是真刀真枪地靠故事、节奏、表演、悬念说话。
本文就来盘一盘近三年口碑与收视都在线的10部谍战剧,看到最后,你大概率会和很多人一样,为榜首那部“黑马之作”鼓掌叫好。
这是导演赵宝刚转型拍摄“国安题材”的一次尝试。
背景设定非常现代,是近年来少有的“网络+国安”结合的剧集。
一个看似是普通手游的“特工任务”,竟被境外情报组织操控着用来发展间谍。
一群玩家在不知不觉中,被拉进一场真正的间谍战争。而其中一位玩家,正是主角的弟弟。
这剧脑洞够大,节奏也紧凑,就是感情线有点抢戏。但作为一部科幻味十足的“现实谍战剧”,已经算是很有诚意。
谁能想到,一向以偶像剧见长的王一博,这次穿上了长衫,演起了民国时期的银行职员。
但别小看他这个角色,整部剧其实聚焦的是金融战线的谍战角力。
看似是在数钱,实则在对抗帝国主义经济入侵。剧中他从银行职员一路成长为“红色金融家”,成长线非常清晰。
尤其后半段的转场,从上海到江西,节奏很稳,文戏多于动作,但胜在人物立得住,拍得挺细腻。
秦昊和杨幂这对“少见组合”居然意外有火花。一个是演技派,一个是流量女星,这部剧里双双脱胎换骨,硬核得很。
1944年的哈尔滨,宋卓文以警察厅特务科卧底的身份潜伏,却因为误会和自己失控的双胞胎哥哥互换了身份。
兄弟二人内外夹击,既要躲开日本人的疑心,又要提防身边的特务,紧张感拉满。
双线交叉+错位认知+卧底反卧底,构成了这部剧最大看点。
如果你喜欢那种“张力爆炸”的心理战,《哈尔滨一九四四》可以安排上。
黄晓明的“翻红”之作,不是靠耍帅,而是靠演技撑起来的。
主角是潜伏在敌营的中共地下人员,同时还得装成军统的人。
一人分饰三角、身份错综复杂,搞情报、应付追查、照顾家人,一个人当三人使。
这剧最抓人的点在于“压迫感”——男主时时刻刻处于暴露边缘,身边没有一个真正可信之人。
哪怕是假妻子、假孩子,分分钟也可能被牵连。
黄晓明演出了什么叫“笑里藏刀”,蒋欣饰演的地下工作者则撑起了人性部分的情感脊梁。值得一看。
第六名:《孤舟》这部剧有点意外地排名靠后,但并不代表它不好看,反而是那种“懂行的观众才会细品”的佳作。
男主角顾易中因任务失败,被诬陷成叛徒。他假装投敌进入汪伪特工站,顶着“伪装者”的身份暗中调查真凶。
整部剧最大的亮点,就是“真假难辨、善恶模糊”。
他身边的人,不是谁都可信,敌人、战友、甚至自己人都有多面性。剧情上带着点《无间道》味儿。
另外女主陈都灵饰演的民间艺人张海沫,与男主的感情线,既有情也有义,收尾很克制。整体节奏适合慢慢咀嚼。
如果你喜欢“现代版”间谍题材,这部是不可错过的。
聚焦当下核电技术被窃风险,设定接近现实,贴近国安反谍实务。
男主是一名国家安全人员,查着查着,发现线索全指向一个神秘女子,而这个女子似乎又在暗中保护他。
剧情绕了好几个弯,直到结尾你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根本不是敌人,而是最深处的同盟。
这剧的厉害之处在于:不搞煽情、不扯感情,全靠细节推进,每个线索都是反转的伏笔。
38岁“老男神”张鲁一稳稳地撑住了节奏,高圆圆这次也挺惊艳。
一个“误会”贯穿全剧,两位主角从敌对到并肩作战,是这部剧最核心的情节动力。
讲的是上海解放前后,老警察与地下党员意外搭档,追查一桩特务案件。
两人性格天差地别,一个讲程序,一个靠直觉,却在共同办案中逐渐建立信任。
剧中不少特务身份都藏得极深,看似天真烂漫的女教师、外表光鲜的企业家,其实背地里都是两面人。
那种“谁是敌人、谁是真正战友”的悬念贯穿到底。
尤其最后一集,主角面对牺牲做出的选择,令人动容。
谍战剧界的新贵,设定一听就让人头皮发麻。
主角梁朔,执行任务时意外失忆,却被误认成敌方高官。他就顺水推舟继续假扮,还要查清楚自己到底是谁。
在潜伏过程中,他发现敌人要搞一个“和平共荣大会”,名义上是活动,实际上是为了牺牲一批劳工。他必须在记忆尚未恢复的情况下破局。
剧情非常工整,节奏张弛有度,情感与任务线并行推进,而且还设定了“身份迷雾+潜伏反潜伏+个人牺牲”三大谍战核心套路。
最后他终于想起自己就是被寄予厚望的关键人物,回归身份后一战成名。
对观众而言,这是一场“从混乱到认清”的过程,跟主角一起破开迷雾。
真实历史改编的作品总带着一种压得住场的力量。《沉默的荣耀》正是这种类型。
男主是根据真实人物改编,他甘愿孤身赴台,冒着被识破的风险传送情报。
他明知道结局可能是牺牲,但还是坚持要为国家传递关键机密。
这部剧不靠特效,也没有夸张的打斗,全靠演员的演技和细节的堆砌。于和伟的“稳”,吴越的“狠”,都让人感到“平静之下的惊雷”。
结局虽然是牺牲,但也是那种令人泪目的“有声无声”。
它告诉人们,真正的英雄,可能从头到尾都没有高呼口号,却做了最危险的事。
这是这三年最具“黑马”气质的一部剧!
它最大的不同,是设定在三国时期,却拍出了当代谍战剧的内味儿。
诸葛亮北伐失败,引出内部出现内鬼,主人公必须查出敌人,还要牺牲自己洗清嫌疑。
整个剧就像一个“古装版的《谍影重重》”,打戏克制,台词紧凑,逻辑在线,每一集都像在下围棋,走一步得推演五步。
陈坤饰演的卧底,隐忍冷静,有种“天下兴亡,匹夫当为”的大气。
白宇饰演的调查者,则理性冷峻,面对兄弟的牺牲选择沉默。这种精神碰撞,比任何台词都震撼。
它没有流量噱头,靠的是剧情张力和演员表现力,从一开始不被看好,到播出后豆瓣高开高走,妥妥地成为“黑马之王”。
这十部剧,虽然都披着“谍战”外衣,但方向各异:
有的讲现代国家安全,如《绝密较量》《特工任务》;有的聚焦抗战潜伏,如《孤舟》《潜渊》;有的从历史真实出发,如《沉默的荣耀》;甚至还有古装题材的《风起陇西》,独树一帜。不论你是喜欢心理博弈、逻辑推理,还是身份迷局、情感拉扯,这份榜单里,总有一部适合你。
也许你追剧只为爽快感,也可能为了寻找信仰与使命的重量,但可以确定的是——好剧,不会让人失望。
如果非要从这10部中选一部“必看”,那《风起陇西》值得一票;而想看热血理想主义,那《沉默的荣耀》一定能让你心头一震。
现在,你准备好沉浸在这场“潜伏者的世界”了吗?
来源:局外人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