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阵地》创作座谈会举行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2 18:56 1

摘要:10月22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剧《阵地》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奕君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宣部文艺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中央广播

10月22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剧《阵地》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奕君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宣部文艺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广西广播电视台相关负责同志,以及专家学者、主创代表、制作播出机构代表、媒体代表等8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奕君指出,以“文化抗战”为主题创作一部有深度、有温度、有厚度的电视剧作品,不仅恰逢其时,而且意义重大、使命光荣。电视剧《阵地》是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是紧扣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重要时间节点推出的应时之作,同时也是广西“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一次成功实践,填补了题材空白。该剧首次全景式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抗战”,展现烽火笔墨中的文人群像;深挖精神内涵,刻画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由传统文人向文化战士的精神蜕变;彰显地域特色,展现桂林作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独特魅力和广西在我国文化抗战史上的重要地位;观照时代生活,回应当下文化建设时代命题,对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将以此次座谈会为新起点,在电视艺术创新创造上勤耕不辍,努力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时代经典。

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满昌学表示,该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广西红色资源”“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节点组织创作的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该剧首次全景式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文化界“以笔为枪、坚守阵地”的壮阔历程,既填补了抗战题材中文化抗战叙事的空白,也探索了红色主题表达的新路径。未来,广西将继续努力推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彰显广西特色的精品力作,为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广西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范易介绍了该剧的创作情况,他表示,该剧政治站位高,紧扣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节点,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文化抗战的历程。该剧是首部浓墨重彩展现文化抗战的作品,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在还原历史的同时,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文化在社会发展与精神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该剧勇于突破创新,追求艺术精湛,通过虚实结合、多线并进、群像塑造的手法,让历史中的文化名人更加真实可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电视剧项目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高级编辑马骏介绍了该剧的收视表现和热烈反响。他表示,该剧首集收视率3.162%,是今年第一部首集收视率即突破3%的革命题材剧。该剧选题立意独树一帜,书写文化抗战新篇章,体现了抗日战争的残酷性、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令观众耳目一新,具有填补影视创作领域题材空白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民族存亡之际,文化的重要力量。

本剧总制片人严从华表示,该剧是广西深挖自身资源、讲好广西故事的有力行动,填补了文化抗战的题材空白。该剧自创作以来,总局在重要时间节点上统筹策划,多次组织指导创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并首次建立看片会机制,推动重大题材电视剧更好传播。该剧全体主创人员专注投入、高效敬业。这部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多方的努力和支持。本剧导演高希希表示,该剧是第一部全景式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文化抗战的作品,作为导演,深感责任重大。文化抗战是抗日战争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希望能够通过本剧,将文化抗战的历史展现在观众面前,树碑立传。革命先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仰,历史剧的核心使命是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在情感共鸣中铭记历史,在价值认同中走向未来。希望未来可以创作出更多既能传承历史又能引领未来的精品力作。本剧编剧钱林森表示,通过实地调研、研读资料,深感“前哲耀其光,后学宜承其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和文化抗战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剧的意义既在于为文化人画像,也在于彰显文化抗战的重要意义。

本剧演员,“郭沫若”饰演者王劲松表示,该剧给予了自己宝贵的机会,能够展示郭沫若先生在抗战时期,为文化抗战做出的贡献,比较详细地走进郭沫若先生,了解他的舍身、忘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伟大力量。本剧演员,“安娥”饰演者王丽坤分享了创作历程,她表示,为更好诠释安娥,主创团队一方面通过史料考据还原人物本真,另一方面通过走访安娥的后人、研读她的传记,尽可能挖掘在亲人和身边人眼中安娥的形象,既让角色在文化人气质与革命者锋芒间找到精准落点,又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细节的刻画,让历史人物真正“活”在荧幕上,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的精准平衡。本剧演员,“周恩来”饰演者刘劲表示,该剧呈现了文化抗战的历程,彰显了情怀和格局,写得好、导得好、演得好,显现了文化大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生动展现了周恩来总理高度的理想信念和大智慧。本剧演员,“田汉”饰演者张博表示,田汉作为中国戏剧的改革者,对中国戏剧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田汉以戏剧为渠道,传播革命精神,对文化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饰演田汉,让更多的观众走近田汉,了解文化抗战的重要意义。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京盛,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高长力,《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文艺报》副总编辑徐健,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戏文系主任李胜利等专家学者认为,该剧带来了“广西经验”,是广西挖掘自身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做好文艺精品创作的生动实践。该剧主题宏大、立意高远,以现实主义精神观照历史、观照现实,通过精心选择典型的文化事件与人物,刻画文化人群像,清晰勾勒出文化斗争与民族解放的重要关联,揭示出文艺工作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内在逻辑,从文化角度全景式呈现了抗战精神与民族精神,展现了文化力量与文化传承。同时,该剧创新了观众的观剧模式,引发“剧情考据”热,引导观众以剧作为索引,去查阅、去学习,激发了观众深入理解历史的热情。

电视剧《阵地》以“文化抗战”视角切入,讲述了夏衍、郭沫若、田汉、巴金、艾青等200多位文化名人在国破家亡之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笔为枪激励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积极参加抗日战争的故事。该剧于2025年9月16日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推出,咪咕、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同步播出,收到广泛关注与好评。

来源:广西卫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