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毁掉一部剧!央视《依依向北风》“戏混子”,看她演戏真别扭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2 17:56 1

摘要:央视八套新剧《依依向北风》刚接档,就凭知青题材赚足讨论度,可剧中一位年轻女演员的表现,却让观众忍不住吐槽。

央视八套新剧《依依向北风》刚接档,就凭知青题材赚足讨论度,可剧中一位年轻女演员的表现,却让观众忍不住吐槽。

她背景特殊,母亲是家喻户晓的老戏骨,自己也有科班和顶级院团加持,按理说该是亮点,为何反倒成了争议中心?

观众的评价句句实在,那么她的演技到底有哪些争议呢?

《依依向北风》讲的是上世纪 70 年代知青故事,质朴是核心基调,可张可盈饰演的曲芳菲一出场就引发热议。

细长挑眉、玫红色眼影,配上假睫毛和口红,与下乡知青的身份格格不入,观众说这更像现代网红妆。

剧中其他女演员虽有妆造,但并未如此出戏,菅纫姿的盛雪竹妆造清淡,眼神有年代感。

除了妆容,张可盈演技的不稳定更成问题,在离别戏份中,她虽然能传递不舍,可情感爆发时却显得用力过猛。

更明显的对比在日常对手戏里,和铁政饰演的知青对戏时,对方说话时会自然点头、眼神跟着互动。

而张可盈常常等对方说完才反应,眼神偶尔飘向镜头外,显得很游离。

有观众发现,她和菅纫姿演姐妹争执时,菅纫姿的眼泪是慢慢红的,她却突然就眼眶湿了,情绪跳跃的太快,让观众觉得非常出戏。

这么一看,难道张可盈也是空有背景,没有演技的“关系户”吗?

张可盈的演艺之路,从起点就带着特殊性,母亲张凯丽是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渴望》《人民的名义》等作品深入人心。

她自己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如今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科班出身加顶级背景,堪称 “硬核履历”。

但 “张凯丽女儿” 的标签,始终比她的个人身份更先被提起,2019 年《老酒馆》中,她饰演的小棉袄就因妆造引发争议。

那时观众就发现,这个年轻演员似乎还没找到贴合年代角色的状态。

顶着 “星二代” 头衔,她的每点不足都会被放大,毕竟普通演员的青涩可能被宽容,而她的失误易被归为 “靠关系”。

不过张可盈的演艺之路并非一路滑坡,她也有被认可的时刻。

在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中,她的舞台表现获好评

话剧对演员的即时反应和情感把控要求极高,能站稳脚跟说明她有专业基础,这与人艺的舞台锻炼密不可分。

2022 年《幸福到万家》的何幸运一角,让她提名金鹰奖最佳女配角,这是业界对她的一种肯定。

很多演员需在不同场景打磨,张可盈显然还在过程中,《依依向北风》她对角色温柔特质的把握已有所进步。

《依依向北风》作为央视接档的年代剧,其实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剧中还原了上世纪 70 年代的知青生活。

土坯房里的煤油灯、补丁摞补丁的旧棉袄、集体劳动时的工分本,这些细节让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觉得 “很真实”。

剧情上,它没有只讲爱情纠葛,还融入了返城、高考、改革开放等时代节点。

比如知青们围在一起听高考恢复消息时的激动,让观众感受到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起伏,有媒体称其 “拍出了年代剧的厚重感”。

但选角争议也成了剧集的 “减分项”,最明显的是演员年龄与角色的适配度,剧中知青设定多为17、18岁,可主演们大多三十岁左右。

鲁诺、何明翰看着比角色成熟不少,有观众吐槽这部剧像是一群叔叔阿姨演少男少女,少了很多青春朝气。

而观众对张可盈的吐槽,不仅仅是因为选角不适配,还有更多的是对 “星二代” 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

星二代的争议

放眼影视行业,星二代扎堆早已不新鲜,《依依向北风》阵容中,张可盈是少数有话题度的年轻演员,剧组或许正看中这一点。

正剧自带口碑滤镜,对年轻演员是 “镀金” 好机会,但观众眼睛雪亮,若实力跟不上,反而适得其反。

张可盈并非没意识到标签的重量,她在采访中也说,希望大家关注她的角色而非身份。

这种态度值得肯定,但真正的破局还需作品说话,母亲张凯丽的成功,靠的是《渴望》里的刘慧芳等一个个扎实角色。

若张可盈能在年代剧里卸下浓妆,在情感戏里稳住表情,观众还会只记得她是 “张凯丽女儿” 吗?

行业对星二代的宽容度其实不低,只要有实力,观众就愿意接纳,比如姚安娜现如今已经通过小角色慢慢磨练演技,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张可盈已拥有很多演员羡慕的资源,央视正剧、话剧舞台都为她提供了锻炼机会。

不知道未来她能不能抓住这些机会,撕掉“星二代”的标签。

来源:场景SkZq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