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盛夏芬德拉》爆火,成为新的“短剧门脸”。这部投资800万元的作品,用“撑伞名场面”的光影构图、“事事有回应”的细腻人设,以及“先让故事好看”的创作理念,被观众奉为 “短剧细糠”,证明短剧完全能靠内容质感叩开主流市场的大门,甚至被视为行业摆脱“粗制滥造”
近日,《盛夏芬德拉》爆火,成为新的“短剧门脸”。这部投资800万元的作品,用“撑伞名场面”的光影构图、“事事有回应”的细腻人设,以及“先让故事好看”的创作理念,被观众奉为 “短剧细糠”,证明短剧完全能靠内容质感叩开主流市场的大门,甚至被视为行业摆脱“粗制滥造”的引领之作。
但现实却是,《盛夏芬德拉》的高光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短剧行业目前的撕裂现状。
10月15日,短剧《折腰》在某平台上线仅12小时即遭到下架,随之#短剧折腰尺度好大#话题也登上热搜。这部改编自蓬莱客同名IP的作品,本可接着长剧的热度,凭借“世仇联姻+权谋博弈”的内核延续IP效应,却选择了把情欲戏当成卖点。
从花絮片段可见,剧中台词露骨直白,亲密戏密集堆砌,“冰水疗毒” 时演员肌肤特写与水汽交融的镜头、“浴池疗伤”时暧昧喘息声效的刻意放大,宣发也打着“还原原著大尺度”的噱头……处处体现剧作团队对软色情边界的疯狂试探,更暴露出部分短剧从业者对内容底线的漠视,难逃沦为监管整治典型的结局。
再看网友的两极反应,更凸显行业的价值撕裂。有网友评论“这都能拍出来”,呼吁“短剧分级”;而支持者则认为,只是 “还原原著”、满足娱乐需求不需要太苛刻,甚至还列举出不少比《折腰》尺度还要大的其他短剧作品。
那些说《盛夏芬德拉》太内敛,《折腰》尺度不算什么的观众,反映的是短剧行业不争的事实——近年短剧行业的“尺度内卷”愈演愈烈,对“靠尺度博流量”捷径的过度依赖。
“短剧版《九重紫》”《昭世录》把宅斗剧简化成“浴室吻”“舌吻”的亲密戏合集,女主低胸露肩让人“没眼看”;《庆余年之帝王业》硬加后宫 “侍寝戏”,把历史剧拍成风月片,遭历史博主抵制……有人会问,既然《盛夏芬德拉》已证明 “内容为王” 可行,为何还有人铤而走险?答案藏在账单里。为了赚快钱,他们丢弃了艺术创作的底线,却也在 “赚快钱” 的同时,亲手毁掉观众对短剧的好感和信任度。
《盛夏芬德拉》的“细糠”品质与《折腰》的“夭折”,构成了短剧行业最真实的双面镜。如今,无论是长剧还是短剧,观众对“细糠”的期待已远超“糟粕”。短剧行业若想真正站稳主流市场,必须在品质上向长剧继续靠拢,把成本花在质感打磨与内容深耕上。更关键的是,在影视分级尚未落地的当下,短剧中频繁出现的少儿不宜内容,已直接威胁到公共视听环境的健康,这不仅需要行业自我约束,更要求监管部门进一步收紧审核口子,用更明确的标准、更严格的执行,斩断 “靠低俗赚快钱” 的利益链条。若行业还不及时醒悟,终将错失转型良机,毁掉本该光明的未来。
记者:任晓斐 编辑:邢媛 校对:汤琪
来源:星河倾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