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央视播了一部剧叫《沉默的荣耀》,讲的是1949到1950年在台湾牺牲的四个烈士的故事,吴石、朱枫这些人的事迹。这部剧播出后,好多福州本地人发现里面有很多家乡元素,特别是福州小吃和当地风俗,看得人直拍腿。
最近央视播了一部剧叫《沉默的荣耀》,讲的是1949到1950年在台湾牺牲的四个烈士的故事,吴石、朱枫这些人的事迹。这部剧播出后,好多福州本地人发现里面有很多家乡元素,特别是福州小吃和当地风俗,看得人直拍腿。
剧中人物经常吃鱼丸、肉燕这些美食,连鸡汤汆海蚌这种传统菜都出现了。有位演员还对着一锅汤感叹说“鲜得眉毛都要掉了”,这句台词现在在福州人朋友圈被疯狂转发。鱼丸和肉燕在福州人看来根本不是普通的街边小吃,办喜事或过年过节都得上桌,有些老福州说这是从小吃到大的记忆。
有意思的是剧情里还用了寿山石传递情报。陈宝仓角色把秘密刻在一块田黄石上,这种石头在福州很出名,专门用来雕刻工艺品。看剧的时候我心想,要是真把机密藏在石头里,万一被人当普通饰品买走怎么办?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寿山石雕是非遗手艺,雕刻师傅能做出超细的纹路,难怪能当暗号用。
最戳人的还是结局那幕。牢房里有人用福州方言唱《月光光》,歌词是“问郎此去何时返”,配上主角被处决的剧情,很多观众都看哭了。这歌从唐朝就有了,就三十几个字,没想到现在演革命戏还能靠老歌煽情。有网友说听完了赶紧搜歌词,发现全是以前奶奶哄睡时念的童谣。
现在福州成了不少人的旅游地。好多看完剧的人专门跑过去参观烈士故居,还有人按着剧情路线找饭店吃鱼丸。三坊七巷那边的导游说最近咨询相关景点的游客翻了好几倍,带团时都得额外加讲些剧中细节。
剧里出现的太平燕餐馆生意最近特别好,老板娘说有游客指着菜单问“这个是不是剧里出现过的”,还有人特意点鸡汤汆海蚌拍照发朋友圈。不过也有老顾客吐槽,最近鱼丸价格涨了些,可能和游客多有关。
剧组为了还原真实,应该专门请教过福州人。比如肉燕必须用猪肉泥做皮,鱼丸里要有肉馅,这些细节都拍得很准。就连背景里一闪而过的巷子招牌,都能在福州老城区找到原型。有摄影爱好者对比过画面和实景,相似度超过八成。
剧中角色牺牲那段情节后,网上出现一堆讨论帖。有人说这些烈士其实有后代还在福州生活,也有人说剧里有些地点现在变成了学校或公园。最火的帖子是一位老师发的照片,显示他班上学生举着自画的吴石画像,说要在暑假实地探访烈士足迹。
现在这部剧已经播完,但衍生话题还没完结。短视频平台开始出现“跟着剧学闽菜”的教程,有人教人在家包肉燕,也有人对比不同店的鱼丸口感。评论区有人开玩笑说“这剧等于给福州做了免费广告”,确实现在想查福州旅游攻略,前几页全是跟这部剧相关的推荐路线。
来源:小节下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