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密码失效?3个月连扑5部轻喜剧,观众审美疲劳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1 16:53 1

摘要:最近打开电视,三部轻喜风偶像剧《许我耀眼》《入青云》《宴遇永安》居然挤在同一时期播出!现在的偶像剧要是没点搞笑桥段,都不好意思叫自己“爆款预备役”了是吧?但追完几集后,不少观众开始嘀咕:怎么感觉这些剧的笑点越来越像?人设越来越眼熟?难道轻喜偶像剧的红利期真的要

轻喜偶像剧扎堆上线!是观众永远的心头好,还是创作偷懒的万能药?

最近打开电视,三部轻喜风偶像剧《许我耀眼》《入青云》《宴遇永安》居然挤在同一时期播出!现在的偶像剧要是没点搞笑桥段,都不好意思叫自己“爆款预备役”了是吧?但追完几集后,不少观众开始嘀咕:怎么感觉这些剧的笑点越来越像?人设越来越眼熟?难道轻喜偶像剧的红利期真的要过去了?

曾几何时,偶像剧还是“虐恋”的天下!《楚乔传》《扶摇》那种爱得撕心裂肺、权谋斗得你死我活的剧情才是主流。可如今呢?轻喜元素简直像长了腿,从古偶窜到现偶,连男频大男主剧《庆余年》《赘婿》都靠它赚足口碑!为啥创作者一窝蜂搞“轻喜”?说白了,就是观众累了!

白天上班已经够卷了,晚上追剧谁还想被虐得心肝疼?《卿卿日常》里一大家子插科打诨,《苍兰诀》里大魔王和小仙女互换身体闹笑话,这种轻松解压的剧情,正好戳中年轻人“求快乐”的软肋。更别说像《传闻中的陈芊芊》《双世宠妃》这类“小而美”黑马,用低成本轻喜甜宠撬动大市场,资本能不眼红吗?

但问题来了!当所有剧都打着“轻喜”标签,观众反而审美疲劳了。最近《赴山海》强行在传统武侠里塞搞笑桥段,结果拍成“四不像”,评分扑穿地心;《四方馆》里女主偷个路引就能混进长乐城,这种侮辱智商的剧情,观众直接吐槽:“编剧是不是以为我们笑点长在脚底板?”

更尴尬的是,有些剧根本不适合硬走轻喜路线!比如《田耕纪》,明明讲的是古代农家宅斗、赚钱谋生的辛酸事,非要用“撒欢搞钱剧”的轻喜包装,导致剧情撕裂感严重。而《许我耀眼》前期走悬疑风,后期突然变“全家搞笑追妻”,人设前后矛盾,被观众调侃“高开癫走”。

难道轻喜偶像剧真的没救了?未必!那些成功案例早就给出了答案——

人设反差是王道

《苍兰诀》里大魔头和小仙女互换身体,《与凤行》里战神被凡人当宠物养,这种反差自带笑点还不违和。为啥?因为笑料是从人物关系里自然长出来的,不是硬塞的!相比之下,某些剧里主角突然讲冷笑话、跳热舞,简直像春晚小品乱入。

CP感才是灵魂

轻喜只是佐料,糖还得靠CP发!《苍兰诀》的“棣欣引力”、《与凤行》的赵丽颖林更新二搭,观众嗑生嗑死的同时,顺便把笑点也消化了。如果演员之间火花不足,再好的剧本也像相声现场——只剩尬演。

笑点得高级,拒绝烂梗

真正的好笑,是剧情推进中的巧妙设计,不是照搬短视频热梗!《四方馆》化用“海底捞生日歌”被骂俗套,《神隐》的“搞里头”梗也遭群嘲。反观《卿卿日常》,把女性互助、反内卷等现代议题融入古代背景,观众一边笑一边共鸣,这才是长期饭票啊。

轻喜不是万能灵药,它只是让故事更鲜活的调味料。如果编剧只会套用“欢喜冤家”“先婚后爱”模板,导演拍喜剧像拍PPT,演员放不下偶像包袱挤眉弄眼……那再多轻喜元素也是浪费!

说到底,观众反感的不是轻喜本身,而是创作偷懒。当套路取代真诚,笑点变成流水线产品,再讨巧的风格也救不了扑街的命运。下次想拍轻喜剧,先问自己:这个笑点,真的能让观众发自内心笑出来吗?

来源:如意如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