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向北风》收视第一,却被指太假,当晚多人弃剧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1 08:05 1

摘要:首播拿下央视收视第一的《依依向北风》,却因“太假”被大量观众当晚弃剧,口碑从热转冷,成了标准的高开低走

首播拿下央视收视第一的《依依向北风》,却因“太假”被大量观众当晚弃剧,口碑从热转冷,成了标准的高开低走

说白了,这部剧的起跑线设得很漂亮

10月19日晚19点30分,《依依向北风》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接档《沉默的荣耀》,同时采取“先台后网”的模式,爱优腾三平台22点上线,标准的电视端优先策略

据酷云实时数据,首集收视率峰值达到3.1,平均收视率2.5,当晚坐稳全网收视榜首

但奇怪的是,热度和好评没有同步上涨,反而在第二集开始迅速滑落

不少人是奔着《沉默的荣耀》去的

前一天这部剧突然安排三集连播收官,很多观众以为次日还有第39集,临到黄金档才发现换成了新剧

接档优势叠加编排“误会”,把《依依向北风》首集的收视拉到了天花板

可收视是一时的,口碑才是长久的,第二集起不来,原因基本集中在一个字:假

观众吐槽的点出奇一致

演员年龄和妆容是第一道雷

三四十岁的演员去演二十出头的知青,镜头里滤镜拉得很满,女演员口红、眼线、睫毛都在抢戏,衣服像刚出库

“扮嫩、化妆、滤镜一起上”,这不是那个时代的面貌

我看第一集时,客厅的落地扇呼呼响,屏幕里光打得发白,奶奶在电视前嘟囔了一句:这哪像插队的孩子,像去城里逛百货

服化道也被指出不合时宜

有人提到瓶盖、舞台背景的道具做法,像穿越到后来,场景铺陈太新太整齐

有多位观众评论,服装太新、场景太亮,跟当年“吃穿用都紧巴巴”的实际不搭

换句话说,质感没对齐,一眼就出戏,哪怕台词再努力,画面先输了

更扎心的是剧情走了最熟的模板:下乡、坐牢、三角恋一锅炖,还加了军警抓知青的桥段

盛雪竹、曲芳菲和乔正君之间的情感线开局就拧成一团,未婚先孕、假结婚、入狱,戏剧冲突一股脑压上来

关于“军警抓知青”的情节,很多经历过那段时光的人表示闻所未闻,认为与当年现实不符

有业内人士提到,这种强行制造极端冲突的写法,容易把真实复杂的历史生活简化成戏剧噱头

我不反对戏剧化,关键是要立得住

那个年代的知青生活有苦有甜,有矛盾也有温情,但不是随手扣一个“黑暗”标签就能讲清楚的

创作应当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与生活逻辑,这是讲年代戏最基本的职业底线

当年很多知青在村里做广播、搞文娱、参与生产,和农民之间往往互相照顾,这是不少人的共同记忆

把普遍经验直接改写成“见人就抓”,观众不认,情感也不买账

演员年龄并非原罪,状态才是关键

三十多岁演二十多岁不稀奇,《人世间》里也有跨龄表演,但胜在人物真实、细节可信,没有把滤镜当润色、把浓妆当青春

对比同类题材,《依依向北风》在“真实感”上的差距决定了它的口碑落差

说白了,观众不是挑剔,是在乎你有没有把生活的褶子揉进故事里

另外一个问题是人物行为的动机

盛雪竹写举报信公开化、追求恋爱主动出击,这些不是不能写,但要给出足够的时代与个人背景支撑

当人物的选择缺少可信的动因,剧情就会显得“为了冲突而冲突”

我看到那场“抢着养孩子”的戏,心里冒出的第一个疑问是:她为什么这样做?

是情感、责任还是愧疚?

如果没有清晰的答案,观众就会把这归到“瞎编”的那一类

目前暂无剧组或平台的权威回应,关于争议也没有专业人士出面释疑

这在舆情爆发的前期并不罕见,但窗口期很短

观众的耐心通常只给到前三到五集,后续如果不调整,收视曲线会反映出来

负面口碑继续发酵,后续收视与平台播放量、广告收益大概率会受影响

这不是危言耸听,是近几年多部年代剧的真实轨迹

在地铁上刷到弹幕,很多人问:没有年轻演员吗,至少让状态更贴近一点吧

也有人说:不是一定要土,要的是合理

演员状态、妆造节制、道具考据、剧情逻辑,这几件事做好了,观众就能原谅预算

反过来,预算再高,真实感缺位,口碑也立不起来

说到底,这是一部有受众基础的题材,架子不小,站位也不低,选择“先台后网”就是为了夯实电视端

高收视不等于高质量,“收视赢了、口碑输了”,这场首播之战并不算胜利

如果创作团队能在争议点上迅速校准,比如淡化滤镜、降低妆容浓度、调整服化道旧化程度、对剧情中不合常识的桥段做修订或解释,回暖仍有空间

我更关心的是接下来的48到72小时

第二集后的收视变化通常会给出趋势线,网络平台的热度、弹幕情绪也会同步反映

未来三天,是《依依向北风》能否止跌的关键观察期

有业内人士提到,剧组在此时如果发布创作札记、历史资料来源、服化道考据说明,往往能缓和一部分质疑

当然,这需要真诚和速度

观众的记忆是长的,《人世间》之所以被提及,是因为它在人物和生活细节上留下了可靠的参照

年代戏不是旧衣服和黄滤镜的堆砌,而是让人物站在时间里自然地呼吸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但这是必须要走的一步路

如果说《依依向北风》首播的最大教训是什么?

不是别的,是“别把戏剧冲突当历史”

把真实的时代打底,再在其上铺设情感与矛盾,观众才会跟你走

尊重观众的认知与情感,是题材剧最基本的礼貌

而这份礼貌,决定了它能不能在后面的每一个晚上留住人

接下来,观众会看两件事:剧情是否回到生活逻辑,剧组是否愿意正面回应

我也会继续看下去,不是为了挑刺,而是想看看它能不能把“假的”翻过来,变成一次认真补票的修正

愿这部从北风起步的剧,能在真实里找到回暖的方向

来源:霏宝追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