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剧《我们的河山》《归队》《阵地》多视角解码 “抗战为什么能胜利”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0 09:12 2

摘要: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连续播出《我们的河山》《归队》《阵地》三部重点电视剧,以多元视角展现抗战历史,弘扬艺术力量,传承民族精神,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连续播出《我们的河山》《归队》《阵地》三部重点电视剧,以多元视角展现抗战历史,弘扬艺术力量,传承民族精神,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17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重点电视剧创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剖析剧目亮点,认为这些剧目在题材、内容、审美、技术等全方位探索创新,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完美结合,展现出新的历史视野和价值内涵,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生动回答了“抗战为什么能胜利”这一根本问题,实现了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新突破。《我们的河山》《归队》《阵地》等抗战题材重点电视剧坚持正确抗战史观,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创作力量,打造了一场荧屏盛宴。

《我们的河山》:形象诠释“兵民是胜利之本”

《我们的河山》以一个县域视角为切口,以小城之变映照民族之兴,通过主人公庄埼风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过程,直观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实践,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道理。

华策影视集团总裁傅斌星坦言,在剧本创作阶段,编剧刘戈建采用“解剖麻雀”的手法,深入山东抗战故地采风,走访历史遗址、查阅珍贵史料、聆听亲历者讲述,通过山东沂蒙山区一个县城的抗战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依靠群众、扎根人民,诠释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深刻命题;在拍摄制作阶段,毛卫宁导演提出,唯有细节精准还原、情感真诚共鸣,才能让历史“可触摸、可共情”。剧中一枚纽扣、一句方言、一场战役布局,都经过严谨考据。王雷、陈钰琪、焦俊艳等演员更是全身心投入,塑造了一批可信、可敬、可亲的人物形象。他们的命运与情感,让历史鲜活起来,印证了只有“人活”,历史才会活,作品才会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我们的河山》编剧刘戈建分享创作心得时表示,“兵民是胜利之本”是剧集创作灵魂,该剧通过虚构的崮城县八年抗战历程,展现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与多方反动势力的斗争,既体现发动、组织、武装民众建立抗日政权与军队的方针,也聚焦“胜利”,展现根据地军民由弱变强、解放县城的历程,诠释“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

剧中刘竹梅扮演者陈钰琪回忆,初读剧本便被刘竹梅的角色魅力深深打动:作为县长女儿、文德女中毕业生,这位“千金小姐”毅然放弃优渥生活,扎根乡野与群众并肩,因信仰与庄埼风相知相爱,又在爱情中愈发勇敢,用一生诠释革命与进步的真谛。“这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角色类型,她的成长转变让我充满好奇,”她提到,同时身为党员,她深感肩负使命,希望通过表演向观众传递刘竹梅身上坚定的信仰与坚毅的精神。

《归队》:是关于信仰与精神归属的作品

《归队》用一个“归”字巧妙串联起平民战士的心灵史、东北抗联的斗争史和中华民族复兴史,折射出中国人民艰难取得14年抗战胜利的历程,以及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伟大贡献。

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副总经理黄杰介绍了自制剧《归队》的亮眼成绩与创作历程。该剧成绩颇丰,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峰值达25708,持续霸榜多个榜单,弹幕总量430万,超5万条弹幕含“这盛世如你所愿”;CVB收视率峰值2.178%、收视份额峰值8.975%,多次登顶黄金时段收视日榜,获近百家权威媒体肯定,豆瓣开分7.9分,创2021年以来国产战争剧最高分。

《归队》总制片人茅熠透露,《归队》不仅是抗战剧,更是关于信仰与精神归属的作品。创作团队扎根历史,研读17余册核心书目、10余部影像资料,组建20余位多领域专家顾问团,平衡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2023年10月主创深入东三省开展近20天调研,制定了跨越两省、70%以上实景拍摄的方案,搭建场景50余个、改造30余个,力求在画面中呈现“岁月漫漫、山河依旧”的历史质感。

她形象地称:“《归队》的主创团队是一群用生命演戏、用灵魂创作的人。”美术指导为一场戏搭建四个“家”;造型指导几乎零酬金投入;男主角为角色减重37斤;女主角在冰湖中浸泡五小时;导演每日睡眠不足三小时……“正是这种对职业的敬畏、对历史的尊重,让《归队》成为一部‘满怀生命诚意’的作品。”她说。

剧中兰花儿的饰演者袁姗姗表示,这部作品对自己而言不仅是影视作品,更是与抗联先烈的跨时空对话,让她真切感受到那段岁月的温度与“英雄”的重量。

她提到,该剧跳出宏大战争叙事,聚焦抗联小队集结历程,细腻刻画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其女性群像打破传统抗战剧女性叙事边缘化、符号化的问题,展现女性主动参与历史、捍卫家国的勇气。

她所饰演的兰花儿并非天生英雄,却在国难当头扛起责任,始终坚守归队信念。她真正懂得了“抗联战士嚼棉絮打仗”不是传说,在环境恶劣且食物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他们凭着“冻不死、打不垮”的劲儿坚守了14年。袁姗姗深情地感叹:“这份坚韧太令人敬佩!”

《阵地》:“以笔为枪” 支撑民族抗战

《阵地》聚焦夏衍、郭沫若等文化名人以笔为枪的文化抗战,文武双战场共同支撑民族抗战。这些文化作品皆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识和把握历史,严肃科学地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成为主题艺术精品佳作。

广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马继霞表示,《阵地》作为桂林文化抗战主题重大革命题材剧,以当代视角重现1938年—1944年桂林文化抗战历史,展现200多位文化名人“以笔为枪”的事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凸显中国共产党对国统区桂林文化抗战的领导,揭示了“文化引领有时比子弹更有穿透力”的真理。

演员王丽坤分享了她在《阵地》中饰演安娥的感悟与收获。她表示,安娥有扎实历史原型,既是写出《卖报歌》《渔光曲》的才情创作者,也是深入虎穴的红色情报员,极具戏剧张力。

她提到,安娥这位兼具艺术感与行动力的女性人物从历史的尘烟中走出来,有胸怀大爱而隐忍坚毅的品格,有以文化为阵地、以信仰为弹药的坚守,让今天的观众看到了这位童谣的创作者同时也在守护家国,看到了文化工作者用智慧与勇气筑起了精神长城。

栏目主编:樊江洪

来源:乍记

相关推荐